古诗词网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元好问金朝〕《论诗三十首·其七

慷慨悲歌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洲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慷慨悲歌不传穹庐一曲天然

慷慨悲歌 kāng kǎi bēi gē
情绪激昂地放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语出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 钟期 信为贤。” 元 秦竹村 《行香子·知足》套曲:“慷慨悲歌,空敲唾壶,落魄无成, 新丰 逆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中年游中州,地多胜蹟,益足以发抒其才思,登临怀古,慷慨悲歌,集中此数卷为最胜。” 峻青 《海啸》第四章:“那副肃穆、庄严的神气,使人想起慷慨悲歌奔赴战场的壮士。”  ——《漢語大詞典》
绝 ( 絕 絶 ) jué
绝 [ jué ]
  1. 断:~种。~缘。~嗣。~情。~迹。断~。杜~。灭~。空前~后。
  2. 尽,穷尽:~命。~望。~境。~棋。气~。
  3. 极,极端的:~妙。~密。~壁。~无仅有。
  4. 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伦。~唱。~代。
  5. 一定的,肯定的:~对。~然。
  6. 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
  7. 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五~。
不传(不傳)bù chuán
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几不传。” 郑玄 注:“传,移也。”
不传习。《史记·五帝纪论》:“ 孔子 所传 宰予 问《五帝德》《帝繫姓》,儒者或不传。” 司马贞 索隐:“二者皆非正经,故 汉 时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多不传学也。”  ——《漢語大詞典》
穹庐(穹廬)qióng lú
(1).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汉书·匈奴传下》:“ 匈奴 父子同穹庐卧。” 颜师古 注:“穹庐,旃帐也。其形穹隆,故曰穹庐。”《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虽有城郭,而不居之,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毡帐秋风迷宿草,穹庐夜月听悲笳。”参见“ 穷庐 ”。
(2).泛指北方少数民族。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鏑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上皇北臣穹庐,东臣 鸡林 ,南臣 滇池 ,西臣 昆夷 ,三岁一来会。” 宋 司马光 《言北边上殿札子》:“可以驱穹庐於幕北,復 汉 唐 之土宇。”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夫子本 楚 之良家,而云 楚 为非种,以忧劳主父,效忠穹庐故,遂不惮污辱其乡人,虑大义灭亲之太过也。”  ——《漢語大詞典》
一曲 yī qǔ
(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
(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
(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
(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沈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漢語大詞典》
本 běn《國語辭典》

本 [ běn ]

  1. 草木的根幹。《說文解字·木部》:「木下曰本。」《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是以畝廣以平,則不喪本。」漢·高誘·注:「本,根也。」
  2. 事物的本原、根源。如:「本末倒置」、「變本加厲」。《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3. 母金、資金。如:「成本」、「股本」、「夠本」、「賠本」、「將本圖利」、「一本萬利」。
  4. 書籍、字畫、碑帖等。如:「讀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裝本」。
  5. 演出的底本。如:「腳本」、「話本」、「劇本」。
  6. 古代奏達皇帝的文書。如:「奏本」、「修本」。
  7. 量詞:➊ ​ 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➋ ​ 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➌ ​ 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8. 姓。如明代有本高。
  1. 根據、依憑。如:「一本初衷」。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本之春秋以求其斷。」
  1.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本位」、「校本部」。
  2. 起初的、原來的。如:「本能」、「本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3. 現在的、目前的。如:「本月」、「本年度」。
  1. 本來、原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本定天下,諸將及(項)​籍也。」《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1. 稱自己或自己這方。如:「本人」、「本庭」、「本籍」、「本報訊」。《淮南子·氾論》:「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
天然 tiān rán
(1).自然赋予的,生来具备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圣,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 汤 武 之名不难侔,而 成 康 之俗可復兴也。”
(2).指天性、本性。《宋书·孝义传·严世期》:“ 严世期 , 会稽 山阴 人也。好施慕善,出自天然。” 刘大白 《看盆栽的千年红梅》诗:“萧疏是她的天然,倔强是她的个性。”
(3).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区别于人工、人造)。 唐 皮日休 《五贶诗·太湖砚》:“求於花石间,怪状乃天然。”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二:“至所谓 香炉峯 者,极高峻。双峯左右立,天然如门。” 柯岩 《三匹“马”的冰车》诗:“一条小路通向结了冰的池塘,那是我们天然的溜冰场。”
(4).指事物不加修饰的本色。 唐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元 杜仁杰 《雁儿落过得胜令·美色》曲:“不将朱粉施,自有天然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她穿着一身浅蓝的布衣布裤……也没有任何修饰,可是朴素天然、出落大方。”
(5).指诗文书画等的自然风致和情趣。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昔人论 宋文帝 书,以谓其工夫不及 羊欣 而天然过之。”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四:“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独 云林 古淡天然, 米襄阳 后一人也。”
(6).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象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老舍 《四世同堂》三二:“ 瑞丰 觉得假若 冠先生 出头和 东阳 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