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卒岁(卒歲)zú suì
(1).度过年终。《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新唐书·辛替否传》:“今计仓廪,度府库,百僚共给,万事用度,臣恐不能卒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申氏》:“邑有贫民某乙,残腊向尽,身无完衣。自念:何以卒岁?” 黄遵宪 《邻妇叹》诗:“饥寒将奈卒岁何,哭声呜呜往以復。”
(2).度过岁月。 汉 郭泰 《答友劝仕进者》:“未若巖岫 颐 神,娱心 彭 老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呈上姊夫》诗:“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苏门孙先生言行》:“老而学《易》,欲探厥旨,聊以卒岁,如斯而已。”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材力日苦弱,意气徒纵横;优游幸卒岁,已有妻孥情。”
(3).终年,整年。《管子·大匡》:“行此卒岁,始可以罸矣。”《淮南子·主术训》:“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一:“餘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卒岁守藜藿,短褐苦不完。” ——《漢語大詞典》
(2).度过岁月。 汉 郭泰 《答友劝仕进者》:“未若巖岫 颐 神,娱心 彭 老 ,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呈上姊夫》诗:“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苏门孙先生言行》:“老而学《易》,欲探厥旨,聊以卒岁,如斯而已。”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材力日苦弱,意气徒纵横;优游幸卒岁,已有妻孥情。”
(3).终年,整年。《管子·大匡》:“行此卒岁,始可以罸矣。”《淮南子·主术训》:“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唐 李白 《赠友人》诗之一:“餘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明 夏完淳 《春雪怀不识》诗:“卒岁守藜藿,短褐苦不完。” ——《漢語大詞典》
虎 hǔ《國語辭典》
虎 [ hǔ ]
名- 動物名。哺乳類食肉目貓科。形似貓,全身黃褐色,具黑色條紋。性凶猛。獨居,善游泳。於夜間狩獵,以鹿、羊、豬等為食。俗稱為「老虎」。
- 姓。如漢代有虎旗。
- 威武勇猛。如:「虎將」、「龍兄虎弟」、「虎父無犬子」。《詩經·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後漢書·卷八四·烈女傳·董祀妻傳》:「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
虎 [ hū ]
- 參見「馬馬虎虎 」條。
不 bù/fǒu《國語辭典》
不 [ bù ]
副-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 與「就」連用,表示有所選擇的意思。如:「晚上回到家的消遣,不是看書,就是聽音樂。」
-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醫生,請問他的身體狀況好不?」
-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齣戲好不精彩!」、「誤會澄清了,心情好不輕鬆!」
- 置於句中,用來調整音節,沒有特殊含義。《詩經·小雅·車攻》:「徒御不驚,大庖不盈。」漢·毛亨·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楚辭·宋玉·招魂》:「被文服 纖,麗而不奇些。」漢·王逸·注:「不奇,奇也。」
-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不 [ fōu ]
名- 姓。如晉朝有不準。
不 [ fǒu ]
助- 表示否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傳》:「上問曰:『道軍所來,聞鼂錯死,吳楚罷不?』」同「否 」。
- 表示疑問、未定。晉·陶淵明〈遊斜川〉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唐·李白〈秋浦歌〉一七首之一:「寄言向江水,汝意憶儂不?」同「否 」。
不 [ fū ]
名- 花萼上的蒂。《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能有 néng yǒu
反问语。古时多见于诗词。 宋 周邦彦 《苏幕遮·风情》词:“陇云沉,新月小。杨柳梢头,能有春多少?”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木樨》词:“打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漢語大詞典》
获 ( 獲 穫 ) huò
获 [ huò ]
- 打猎得到的禽兽:猎~。
- 得到,取得:~得。~奖。~悉。如~至宝。
- 古代对奴婢的贱称:臧~。
- 能得到机会或空闲:不~面辞。
- 收割庄稼:收~。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