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平生游,枉迹问考槃。
门有车马客,驾言出汉关。顾念平生游,枉迹问考槃。
倒屣出门迎,摄袂不及餐。坐客置斗酒,握手论辛酸。
借问朝市中,荣枯多变迁。金张自赫奕,丁傅相扳援。
新贵日更进,旧老日以残。浅水有迅波,浮云无定端。
天时相代谢,世事诚艰难。送客闭我门,偃仰窃自欢。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顾念(顧念)gù niàn
(1).眷顾想念;念及。《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 唐 顾况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诗:“伏承诸侍郎,顾念犹迍邅。”《二刻拍案惊奇》卷六:“ 翠翠 道:‘向者因顾念双亲,寄此一书。今承父亲远至,足见慈爱。’” 周恩来 《致郑洞国信》:“时机急迫,顾念旧谊,特电促速下决心。”
(2).思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顾念无计,不如著衣以窜。” 巴金 《家》二五:“至于无爱的结婚,精神上的痛苦……这一切都是母亲所不顾念的。”
(3).顾及,想到。 邹鲁 《中国同盟会·招降满州将士布告》:“凡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校者,若能顾念大义,翻然来归,军政府必推诚相与,视为一体。”
(4).犹回顾。 应修人 《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顾念过去,瞻望未来。” ——《漢語大詞典》
(2).思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尸变》:“顾念无计,不如著衣以窜。” 巴金 《家》二五:“至于无爱的结婚,精神上的痛苦……这一切都是母亲所不顾念的。”
(3).顾及,想到。 邹鲁 《中国同盟会·招降满州将士布告》:“凡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校者,若能顾念大义,翻然来归,军政府必推诚相与,视为一体。”
(4).犹回顾。 应修人 《上海通信图书馆与读书自由》:“我们顾念过去,瞻望未来。” ——《漢語大詞典》
平生 píng shēng
(1).平素;往常。《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唐 杜甫 《梦李白》诗:“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周立波 《懒蛋牌子·去抓赵子彬》:“人人都知道, 赵子彬 平生有三好:好喝大酒,好耍大钱,好看娘们。”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2).指平素的志趣、情谊、业绩等。 晋 陶潜 《停云》诗:“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説彼平生?” 唐 裴度 《中书即事》诗:“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不烦诸曲笔!”
(3).旧交;老交情。 唐 杨衡 《送郑丞之罗浮中习业》诗:“何当真府内,重得款平生。” 宋 苏洵 《与欧阳内翰第三书》:“年近五十始识阁下,倾盖晤语,便若平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陈友石》:“大人閲其字迹,称善,即邀至舟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4).一生;此生;有生以来。《陈书·徐陵传》:“岁月如流,平生几何?晨看旅雁,心赴 江 淮 ;昏望牵牛,情驰 扬 越 。” 唐 韩愈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武王伐纣平话》卷下:“ 南宫适 用尽平生气力死战。”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这可以说是 朱延年 平生第一笔生意。” ——《漢語大詞典》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動-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枉 wǎng《國語辭典》
枉 [ wǎng ]
形- 弯曲的、不直的。如:「枉尺」。《说文解字·木部》:「枉,衺曲也。」《荀子·王霸》:「辟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景之枉也。」
- 不正直的、邪恶的。《论语·颜渊》:「能使枉者直。」《元史·卷一七五·张珪传》:「人有冤抑,必当昭雪,事有枉直,尤宜明辨。」
- 扭曲、歪曲。如:「贪赃枉法」。《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 冤陷。如:「冤枉」、「勿枉勿纵」。
- 迁就、委屈。参见「枉驾」、「枉顾」等条。
- 邪恶不正的人事物。如:「矫枉过正」。《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 冤屈。《新唐书·卷一三五·高仙芝传》:「我有罪,若辈可言;不尔,当呼枉。」
- 徒然、白费。如:「枉费」。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二:「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
迹 ( 跡 ) jì《國語辭典》
- 「迹 」的异体字。
问 ( 問 ) wèn
问 [ wèn ]
-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
-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
-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
- 管,干预:概不过~。
-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
- 姓。
考槃
亦作“ 考盘 ”。亦作“ 考磐 ”。 成德乐道。《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毛 传:“考,成;槃,乐。” 陈奂 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 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 。”《考槃序》则言此诗为刺 庄公 “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 晋 陆云 《逸民赋》:“鄙 终南 之辱节兮,韙 伯阳 之考槃。”《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 唐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宋 苏辙 《次韵秦观见寄》:“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謁。” 清 姚鼐 《获嘉渡河》诗:“想见幽人尚考盘,安得同归脱鞿绊。”一说,“考,扣也;槃,器名。葢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见 宋 朱熹 《诗集传》引 陈氏 说。近人亦或从之,以为是奴隶出亡反抗之辞。见 高亨 《诗经今注》及 鲍昌 《释考槃》。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