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鹤算添新甲,熊丸忆往年。

黎遂球明代〕《寄为丰城令沈公寿母时从孙来乞赠言

闻道丰城宰,循良似母贤。气看龙剑旧,光有婺星连。

鹤算添新甲,熊丸忆往年。辛堪操臼受,寒与着襦先。

蠹迹遗编在,鸾心舞镜悬。芝兰都植砌,桂玉共炊烟。

发薄犹胜剪,邻芳几卜迁。青箱名不负,綵笔已争传。

络绣馀既得,安仁乐事全。计将门户重,人美板舆边。

花县香应遍,瑶池鸟正前。萱秋赢六十,桃信报三千。

地胜疑句漏,官高拟稚川。清惟丹鼎养,舞羡锦袍鲜。

献寿称王母,徵诗见阿玄。以兹知令子,为政总神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鹤算添新熊丸往年

鹤算(鶴算)hè suàn
鹤寿,长寿。 唐 无名氏 《上嘉会节贺表》:“值清明驭气之时,当仁寿悦随之始,固可年同鹤算,岁比山呼。” 宋 刘克庄 《贺新郎·二鹤》词:“古云鹤算谁能纪。叹归来,山川如故,人民非是。” 明 邵璨 《香囊记·庆寿》:“祈寿考,愿鹤算绵绵,福海滔滔。”  ——《漢語大詞典》
添新
司马光诗物意倍添新  ——《韵府拾遗 真韵》
甲 jiǎ《國語辭典》

甲 [ jiǎ ]

  1. 天干的第一位。
  2. 古代軍人穿的護身衣物。以皮革或金屬片製成。如:「盔甲」、「鎧甲」、「披甲」。《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3. 指軍人、兵士。《左傳·宣公二年》:「伏甲將攻之。」
  4. 動物身上具有保護作用的硬殼。如:「龜甲」、「鱗甲」。
  5. 手指、腳趾上的角質硬殼。如:「指甲」、「腳趾甲」。
  6. 引申為圍護於物體外的堅硬保護殼。如:「裝甲車」。
  7. 古代基層治安制度的戶口編制名稱。如:「保甲」。元·施惠《幽閨記·第六齣》:「奉上司明文,遍張文榜,畫影圖形,十家為甲,排門粉壁,各處挨捕。」
  8. 量詞。臺灣計算地積的單位。一甲有二千九百三十四坪,等於零點九七公頃。
  1. 等第最優的。如:「甲等」、「甲級」。
  1. 超出群眾、位居首位。如:「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1. 假定的代名詞。如:「某甲」、「甲地」。北齊·顏之推〈還魂志〉:「婢逐呼云:『某甲欲奸我!』濟即令人殺之。」

甲 [ jià ]

  1. 動物名。指甲魚。脊椎動物亞門爬蟲綱龜鱉目。外形像龜,背甲呈灰黑色,有軟皮。腹部白色或淡黃色。頸部甚長,四肢粗短,有厚蹼。多棲息於湖沼等溫、熱帶水域。背甲圓形,邊緣柔軟,肉供食用,甲殼可入藥。也稱為「鱉」。
熊丸 xióng wán
以熊胆制成的药丸。 唐 柳仲郢 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咀咽,以苦志提神。见《新唐书·柳仲郢传》。后用为贤母教子的典故。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清 姚鼐 《题陈硕士母鲁恭人端居课子图》诗:“万卷容可收,熊丸不復得。”  ——《漢語大詞典》
忆 ( 憶 ) yì
忆 [ yì ]
  1. 回想,想念:回~。追~。~苦思甜。
  2. 记得,记住:记~。记~犹新。
往年 wǎng nián
以往的年头;从前。《左传·昭公十七年》:“往年吾见之,是其徵也,火出而见。今兹火出而章,必火入而伏。” 唐 元结 《漫酬贾沔州》诗:“往年壮心在,尝欲济时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林四娘》:“静锁深宫忆往年,楼臺簫鼓遍烽烟。” 姚雪垠 《长夜》一:“虽然他们的声音表面上同往年一样的朴实和亲切,可是骨子里却满含着恐怖的关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