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老我绝人事,终日坐虚堂。

陆游宋代〕《薄暑

仲夏暑尚薄,孤村日尤长。
僧坊初施浴,行路亦馈浆。
老我绝人事,终日坐虚堂。
南北两松棚,细细吹清香。
堂中无长物,独置湘竹床。
我睡仆亦休,睡觉谁在傍?起坐拭两皆,小山郁苍苍。
安得乌有生,俱老无何乡!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老我绝人终日虚堂

老我 lǎo wǒ
老人的自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老我伴身惟有影,倚徧风轩月榭。”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信守郑舜举蔗庵韵》词:“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金 李纯甫 《送李经》诗:“髯 张 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鶻盘秋空。怒如怪兽拔枯松,老我不敢婴其锋。”  ——《漢語大詞典》
绝人 jué rén
1.犹过人。《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彼无异故,智略絶人,独患无身耳。”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宋武帝 以英伟絶人之资,用武歷年而不能并中原者,以不得 河 北也。” 明 邵璨 《香囊记·媾媒》:“闻得他才貌絶人,特央你去説亲。” 清 吴伟业 《雁门尚书行》序:“长身伉爽,才武絶人。”
2.与人世隔绝。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本事》:“贵其内能自约,外能絶人也。” 明 李贽 《答耿司寇》:“其杜门不出,非简亢也,非絶人逃世也。”  ——《漢語大詞典》
事 shì《國語辭典》

事 [ shì ]

  1. 工作、职务。《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礼记·祭法》:「以死勤事则祀之。」
  2. 人类所作所为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活动,都称为「事」。如:「人事」、「国事」。《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3. 变故。如:「多事之秋」、「平安无事」。
  1. 侍奉。《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2. 做、为。《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 插入。《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慈父孝子所以不敢事刃于公之腹者,畏秦法也。」通「剚」。
终日(終日)zhōng rì
(1).整天。《易·乾》:“君子终日乾乾。” 唐 杜甫 《愁坐》诗:“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红楼梦》第九二回:“自从 司棋 出去,终日啼哭。” 刘半农 《学徒苦》诗:“奔走终日,不敢言苦!”
(2).良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终日 扁鹊 仰天叹。”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终日,非谓终一日也。终日犹良久也。言中庶子与 扁鹊 语良久, 扁鹊 乃仰天而叹也。《吕氏春秋·贵卒》篇曰:‘所为贵鍭矢者,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言良久乃至,则与不至同也……良久谓之终日,犹常久谓之终古矣。”  ——《漢語大詞典》
坐 zuò《國語辭典》

坐 [ zuò ]

  1. 彎曲下肢,將臀部附著在座位上休息。與站相對。如:「坐下」、「坐在椅子上」。
  2. 古人席地而坐時兩膝著地,故亦稱跪為「坐」。《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唐·孔穎達·正義:「坐,跪也。」
  3. 居、處。如:「坐落」、「坐北朝南」、「坐二望一」。
  4. 搭乘。如:「坐車」、「坐船」。
  5. 干犯。如:「坐法當死」。
  6. 處斷、定罪。如:「連坐」、「坐死」。《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隋書·卷八三·西域傳·吐谷渾傳》:「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7. 北平、河北、天津方言。指物體重心極力向下壓。如:「這房子向下坐了。」
  8. 蒞臨。參見「坐殿」、「坐堂」等條。
  1. 席位。《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通「座」。
  1. 堅守不去。參見「坐鎮」、「坐索」等條。
  2. 比喻平白的、不勞而獲的。如:「坐享其成」、「坐收漁利」。
  1. 因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曾祖父通,以功封重合侯,坐兄何羅反,被誅。」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虚堂 xū táng
高堂。 南朝 梁 萧统 《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復静。” 唐 戎昱 《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復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宋 朱熹 《山北纪行》之十:“北渡 石塘桥 ,西访 濂溪 宅。乔木无遗株,虚堂唯四壁。” 清 顾炎武 《悼亡》诗之二:“北府曾缝战士衣,酒浆宾从各无违。虚堂一夕琴先断,华表千年鹤未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