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清晨 qīng chén
早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 汉 贾谊 《新书·官人》:“清晨听治,罢朝而议论。”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清晨发皇邑,日夕过 首阳 。”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次日清晨,儿女早来问安。” 茅盾 《子夜》二:“清晨五时许,疏疏落落下了几点雨。” ——《漢語大詞典》
蒙 mēng/méng/měng《國語辭典》
蒙 [ méng ]
动- 覆盖、遮著。如:「蒙上一张纸。」
- 欺骗、瞒骗。如:「蒙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上下相蒙。」
- 冒。《汉书·卷五一·贾山传》:「故切直之言,明主所欲急闻,忠臣之所以蒙死而竭知也。」《汉书·卷四九·鼌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
- 受到、承受,表示感敬。如:「蒙您照料,十分感谢。」《文选·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 遭受、遭遇。如:「蒙难」。《易经·明夷卦·彖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元史·卷六五·河渠志二》:「黄河决溢,千里蒙害。」
- 昏昧无知的心智。如:「启蒙」。《黄帝内经素问·卷一一·举痛论》:「令验于己而发蒙解惑,可得而闻乎?」
- 孩童。如:「童蒙」。
-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进退两难,不知所适之象。
- 蒙古的简称。如:「蒙藏」。
- 姓。如秦朝有蒙恬。
菜把 cài bǎ
指蔬菜。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清晨送菜把,常荷地主恩。”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园杂兴》诗之七:“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清 赵翼 《扈从木兰杂诗》之三:“酒瓶屡加水,菜把须论緡。” ——《漢語大詞典》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名-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 姓。如汉代有常惠。
-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荷 hé《國語辭典》
荷 [ hé ]
名- 植物名。睡莲科莲属,多年生草本。叶大而圆,夏天开红色或白色花。地下茎称为「藕」,果实称为「莲子」,二者皆可供食用。也称为「莲」、「芙蕖」。
荷 [ hè ]
动- 用肩膀扛著。如:「荷锄」、「荷枪」。《汉书·卷五二·窦田灌韩传·灌夫》:「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
- 承当、担负。如:「不胜负荷」。汉·张衡〈东京赋〉:「荷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
- 蒙受。今多用书信中,表谢意。如:「感荷」、「为荷」。《左传·昭公三年》:「一为礼于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奉先帝之遗训,荷本朝之厚恩。」
地主 dì zhǔ
(1).当地的主人。对来往客人而言。 唐 郎士元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诗:“山下古松当綺席,簷前片雨滴春苔,地主同声復同合,留欢不畏夕阳催。” 明 李贽 《与焦从吾》:“且当处穷之日,未必能为地主,是以未敢决来。”参见“ 地主之谊 ”。
(2).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韦昭 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 泰山 梁父 。”《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 梁父 ,礼祠地主。”
(3).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 王拜驴 等於 贺二 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於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
(4).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 毛泽东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 茅盾 《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漢語大詞典》
(2).神名。《国语·越语下》:“皇天后土,四乡地主正之。” 韦昭 注:“乡,方也。天神地祇,四方神主,当征讨之。”《史记·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 泰山 梁父 。”《汉书·郊祀志上》:“天子至 梁父 ,礼祠地主。”
(3).田地的主人。《元典章·刑部十八·宿藏》:“ 王拜驴 等於 贺二 地内掘得埋藏之物,於所得物内,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於地内得者,依上令,得物之人与地主停分。”
(4).占有土地,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或阶级。 毛泽东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 茅盾 《林家铺子》二:“一个多月前乡下人收获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们和高利贷的债主们如数逼光。” ——《漢語大詞典》
恩 ēn《國語辭典》
恩 [ ēn ]
名- 他人给我或我给他人的帮助。如:「感恩」、「大恩大德」。
- 情爱。唐·白居易〈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清·洪升《长生殿·第三七出》:「记盒钗初赐,种下这恩深厚。」
- 有德泽的。如:「恩师」、「救命恩人」。
- 国家有特殊庆典而特别举办的。如:「恩诏」、「恩科」。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