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乱离(亂離)luàn lí
(1).政治混乱,给国家带来忧患。《诗·小雅·四月》:“乱离瘼矣,爰其适归。” 毛 传:“离,忧。” 郑玄 笺:“今政乱国将有忧病者矣。” 晋 潘岳 《关中诗》:“乱离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绝命词》:“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2).遭乱流离。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后汉书·烈女传·董祀妻》:“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唐 刘长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诗:“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乱离时候,照顾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无法可想。” ——《漢語大詞典》
(2).遭乱流离。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悠悠世路,乱离多阻。”《后汉书·烈女传·董祀妻》:“感伤乱离,追怀悲愤。” 唐 刘长卿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诗:“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乱离时候,照顾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无法可想。” ——《漢語大詞典》
朋友 péng yǒu
(1).同学;志同道合的人。后泛指交谊深厚的人。《易·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孔颖达 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诗·大雅·抑》:“无言不讐,无德不报。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后汉书·马援传》:“ 春卿 事 季孟 ,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名声荷朋友,援引乏姻婭。” 明 高启 《次韵周谊秀才对月见寄》:“朋友凋零江海空,弟兄离隔关山迥。” 茅盾 《昙》一:“这都是她到 上海 后收到的各方面朋友的信。”
(2). 明 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 邹朋友 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 梅朋友 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 明 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3).特指恋人。 陈原 《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2). 明 代士大夫对儒学生员之称。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今早有个柬帖来,説 邹朋友 要相访,不免啟扉等候呀。”《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时新得进身,这几个朋友,好不高兴,带了五六个家人上路。”《儒林外史》第二回:“开蒙的时候,他父亲央及集上新进 梅朋友 替他起名。”《儒林外史》第二回:“原来 明 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
(3).特指恋人。 陈原 《社会语言学》10.2:“旧词被赋予新义。例如:‘朋友’(在一定场合下,=恋爱对象)。” ——《漢語大詞典》
尽 ( 儘 盡 ) jìn/jǐn《國語辭典》
- 「盡 」的異體字。
合沓(合遝)hé tà
(1).重迭;攒聚。 汉 贾谊 《旱云赋》:“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宋 司马光 《海仙歌》:“东方曈曨景气清,庆云合沓吐赤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约三十餘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2).纷至沓来。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波间车马音犹合沓,顷之无所见。” 元 周昂 《晨起》诗:“鼓声随晓角,合沓起平荒。”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合遝,盛多貌。”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居者》诗:“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冻云合遝,波浪激衡。” ——《漢語大詞典》
(2).纷至沓来。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波间车马音犹合沓,顷之无所见。” 元 周昂 《晨起》诗:“鼓声随晓角,合沓起平荒。”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合遝,盛多貌。”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居者》诗:“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冻云合遝,波浪激衡。” ——《漢語大詞典》
岁月(歲月)suì yuè
(1).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 江 淮 閒,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岁月如流,零落将尽。” 唐 白居易 《重赋》诗:“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此事须从容图之,只要成就,莫论岁月。” 鲁迅 《书信集·致沈兼士》:“稍积岁月,倘得修正,当奉览也。”
(2).指短时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 田 宗彊,负海阻 河 济 ,南近 楚 ,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 伊洛 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漢語大詞典》
(2).指短时间。《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诸 田 宗彊,负海阻 河 济 ,南近 楚 ,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新唐书·薛收传》:“两贼连固,则 伊洛 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 孙中山 《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各国发明机器者,皆积数十百年始能成一物,仿而造之者,岁月之功已足。” ——《漢語大詞典》
徂 cú《國語辭典》
徂 [ cú ]
动- 往、去。《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 死亡。晋·李辽〈上表请修孔庙〉:「二臣薨徂,成规不遂。」宋·王安石〈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方冬告役,君夏而徂,寿五十五,识者叹吁。」通「殂」。
- 已往的、过去的。《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赞曰》:「徂年已流,壮情方勇。」宋 · 陆游〈病少愈偶作〉诗二首之二:「但恨著书终草草,不嫌徂岁去堂堂。」
- 至、及。《诗经·大雅·云汉》:「不殄禋祀,自郊徂宫。」唐·韩愈〈祭董相公文〉:「自迩徂远,混然一区。」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