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辛苦为渠耘病叶,殷懃挽住是游丝。

杨万里宋代〕《去瑞香病叶

紫蕤落尽长青枝,政是添新换旧时。
辛苦为渠耘病叶,殷懃挽住是游丝。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辛苦病叶挽住游丝

辛苦 xīn kǔ
(1).辛味与苦味。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之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 宋 苏轼 《东坡羹颂》:“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 清 金农 《曲江之上杂书》诗之三:“辛苦服三苓,《本草》出袖内。”
(2).穷苦;困厄。《左传·襄公九年》:“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宋书·徐湛之传》:“ 永兴公主 一门嫡长,早罹辛苦。” 唐 李白 《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清 刘大櫆 《窦祠记》:“百姓辛苦流亡,无所控诉。”
(3).辛勤劳苦。《左传·昭公三十年》:“ 吴光 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幽栖多暇豫,从役知辛苦。” 金 李汾 《再过长安》诗:“自怜 季子 貂裘敝,辛苦灯前读揣摩。” 清 李渔 《巧团圆·试艰》:“拼得喫些辛苦,有甚么做不来。” 刘大白 《田主来》诗:“辛苦种得一年田,田主偏来当债讨。”
(4).使……劳累。《逸周书·酆保》:“ 商 为无道,弃德刑范,欺侮羣臣,辛苦百姓,忍辱诸侯。”《宋书·竟陵王诞传》:“ 大明 二年,发民筑治 广陵城 , 诞 循行,有人干舆扬声大駡曰:‘大兵寻至,何以辛苦百姓!’”
(5).憔悴貌。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三:“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其去岁十月至其今年三月,恒菜食,既辛苦疲瘦,姨母更劝令渐进,裁少少而已。”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汪越》:“视汝头如蓬葆,辛苦至矣,可便升车,往见汝父。”
(6).辛酸悲苦。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生辛苦兮缘离别,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晋 李密 《陈情事表》:“臣之辛苦,非独 蜀 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其( 徐思叔 )词云:‘……胡山不隔思归路,只把琵琶写辛苦。’”
(7).指身体痛苦难受。《北齐书·徐之才传》:“帝又病动,语 士开 云:‘恨用 之才 外任,使我辛苦。’”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四折:“柴林下那个宰臣,教火烧了身,兀的不辛苦杀 凌烟阁 上人。”《恨海》第四回:“女儿!我此刻格外辛苦了,头晕的就同没了主一般。”
(8).套语。用于表示慰劳。 明 高启 《梦锺离两兄》诗:“握手説辛苦,杯觴復同持。” 清 梁同书 《直语补证》:“人有往来行役之事,彼此相慰劳曰辛苦。”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真不巧,碰到今天下雪,你太辛苦了。”
(9).用于求人做事。如:这事还得您辛苦一趟。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渠 qú/jù《國語辭典》

渠 [ qú ]

  1. 人工挖掘的水道。如:「河渠」、「溝渠」、「水到渠成」。
  2. 姓。如漢代有渠參。
  1. 他,指第三人稱。如:「渠等」、「渠輩」。宋·楊萬里〈郡圃杏花〉詩:「海棠穠麗梅花淡,匹似渠儂別樣奇。」
  1. 大。《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
  2. 參見「[[渠渠]]」條。
耘 yún《國語辭典》

耘 [ yún ]

  1. 除草。《墨子·三辯》:「農夫春耕夏耘,秋斂冬藏,息於聆缶之樂。」《文選·張衡·東京賦》:「兆民勸於疆場,感懋力以耘耔。」
病叶(病葉)bìng yè
败残之叶。 唐 杜甫 《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宋 杨万里 《过安仁岸》诗:“雨蒲拳病叶,风篠秃危梢。” 宋 陆游 《秋兴》诗:“病叶辞秋应有恨,候虫吟壁故知时。”  ——《漢語大詞典》
殷 yīn/yān/yǐn《國語辭典》

殷 [ yīn ]

  1. 朝代名。参见「殷商 」条。
  2. 姓。如唐代有殷令名。
  1. 盛大。《书经·洛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
  2. 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实」。《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1. 情意深厚、周到。如:「殷切期望」、「招待甚殷」。通「慇」。
  2. 众多。《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殷其盈也。」

殷 [ yǐn ]

  1. 形容雷声。《集韵·上声·隐韵》:「殷,雷声。」《诗经·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四下·黔游日记二》:「雷声殷殷,天色以云幕而暗。」
  1. 震动。《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三:「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

殷 [ yān ]

  1. 红黑色的。《广韵·平声·山韵》:「殷,赤黑色。」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懃 qín《國語辭典》

懃 [ qín ]

  1. 努力。晋·支遁〈座右铭〉:「懃之懃之,至道非弥。」通「勤」。
  1. 待人诚恳周到。如:「慇懃」、「懃恳」。宋·苏舜钦〈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诗:「韩子我所佳,招我懃有谓。」通「勤」。
  1. 姓。如宋代有懃铉。
挽住
憋住  ——《整理自网络》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1.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2. 事情。如:「国是」。
  3. 姓。如唐代有是光。
  1.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2.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3.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4.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1.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1.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1.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游丝(遊絲)yóu sī
(1).飘动着的蛛丝。 南朝 梁 沈约 《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唐 皎然 《效古诗》:“万丈游丝是妾心,惹蝶縈花乱相续。”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岁月如驰,繁华似梦。见游丝荡漾,残红堆拥。” 巴金 《灭亡》第十三章:“天似乎就要燃烧起来了,人类底运命像游丝一般地飘浮着。”
(2).装在仪表指针的转轴上或钟表等的摆轮轴上的金属弹性线圏,能使转轴或摆轮作往复运动。
(1).指蜘蛛等布吐的飘荡在空中的丝。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会圃临春风》:“游丝曖如网,落花雰似雾。”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东风摇曳垂杨綫,游丝牵惹桃花片。” 明 陈献章 《封博罗何孝子庐墓诗卷》诗:“活水有源终到海,游丝无力秪随风。”《老残游记》第三回:“那水面上有一条綫,彷彿游丝一样,在水面上摇动。”
(2).指缭绕的炉烟。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宫草微微承委佩,炉烟细细驻游丝。”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