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古福地,琼台上侵星。
桐柏古福地,琼台上侵星。
仙人种玉处,瑶草犹亭亭。
羽人纫作佩,瑞露濯芳馨。
悬崖百丈坑,九畴诗得经。
真境有谁何,守护烦六丁。
长官仙李氏,不畏兹山灵。
河阳无数花,叶蕊炫紫青。
受此贞洁姿,不露凡卉形。
命彼轻举者,窃取岩中扃。
封植入笼槛,罗列帝轩屏。
结根失所托,催残日飘零。
揖我求我言,矢诗当见听。
草木遂其性,民物自安宁。
君其毋求奇,采掇遮可停。
兰玉近取譬,何用专阶庭。
人观尽白眼,莫遣下青冥。
仙人种玉处,瑶草犹亭亭。
羽人纫作佩,瑞露濯芳馨。
悬崖百丈坑,九畴诗得经。
真境有谁何,守护烦六丁。
长官仙李氏,不畏兹山灵。
河阳无数花,叶蕊炫紫青。
受此贞洁姿,不露凡卉形。
命彼轻举者,窃取岩中扃。
封植入笼槛,罗列帝轩屏。
结根失所托,催残日飘零。
揖我求我言,矢诗当见听。
草木遂其性,民物自安宁。
君其毋求奇,采掇遮可停。
兰玉近取譬,何用专阶庭。
人观尽白眼,莫遣下青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桐柏
南北朝 江淹 望荆山诗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南北朝 沈炯 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 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
唐 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 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
《韵府拾遗 陌韵》:名山记天台山即仙人桐柏所理亦名桐柏山 ——《骈字类编》
南北朝 沈炯 长安还至方山怆然自伤诗 淮源比桐柏,方山似削成。
唐 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 泗水南流桐柏川,沂山北走琅琊县。
《韵府拾遗 陌韵》:名山记天台山即仙人桐柏所理亦名桐柏山 ——《骈字类编》
古 gǔ《國語辭典》
古 [ gǔ ]
名- 过去久远的时代。与「今」相对。如:「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唐·李贺〈古悠悠行〉:「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
- 过去的事物。如:「贵古贱今」、「信而好古」。《宋史·卷二六二·刘温叟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古体诗。如:「五古」、「七古」。
- 姓。如汉代有古霸。
- 过去的、旧的。如:「古人」、「古事」。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曲:「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质朴。如:「古朴」、「人心不古」。宋·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福地 fú dì
指神仙居住之处。道教有七十二福地之说。亦指幸福安乐的地方。旧时常以称道观寺院。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芳林园 者,福地奥区之凑, 丹陵 、 若水 之旧。” 唐 杨炯 《晦日药园诗》序:“乃有神州福地,上药中园, 左太冲 所云当衢向术, 潘安仁 以为面郊后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这里有甚么閒散心处?名山胜境,福地寳坊皆可。” ——《漢語大詞典》
琼台(瓊臺)qióng tái
亦作“璚臺”。
(1).相传为 桀 纣 所建的玉台。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紂 之昏乱,欲讨诸侯,使 飞廉 恶来 诛戮贤良,取其寳器,埋於 琼臺 之下。” 晋 潘尼 《乘舆箴》:“ 辛 作 璇室 ,而 夏 兴 琼臺 。”
(2).玉饰的楼台,亦泛指华丽的楼台。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 涪 右众山内, 金华 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臺。” 清 朱鹤龄 《游灵岩山赋》:“方 吴 之盛,香径铺棻,璚臺对整。”《镜花缘》第四七回:“远远望那山峰上面,俱是琼臺玉洞,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别有洞天。”
(3).山峰名。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天台山 西北。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双闕 云耸以夹路, 琼臺 中天而悬居。” 宋 范仲淹 《送虎丘长老》诗:“暂向 天臺 参众真, 虎丘 风月远随身。 琼臺 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清 戴名世 《游天台山记》:“如 桃源 为 刘 阮 遇仙处,及 琼臺 双闕 ,号为 天臺 第一景者,路东西不相值,遂未获至。” ——《漢語大詞典》
(1).相传为 桀 纣 所建的玉台。 晋 王嘉 《拾遗记·殷汤》:“ 紂 之昏乱,欲讨诸侯,使 飞廉 恶来 诛戮贤良,取其寳器,埋於 琼臺 之下。” 晋 潘尼 《乘舆箴》:“ 辛 作 璇室 ,而 夏 兴 琼臺 。”
(2).玉饰的楼台,亦泛指华丽的楼台。 唐 杜甫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 涪 右众山内, 金华 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臺。” 清 朱鹤龄 《游灵岩山赋》:“方 吴 之盛,香径铺棻,璚臺对整。”《镜花缘》第四七回:“远远望那山峰上面,俱是琼臺玉洞,金殿瑶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别有洞天。”
(3).山峰名。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天台山 西北。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 双闕 云耸以夹路, 琼臺 中天而悬居。” 宋 范仲淹 《送虎丘长老》诗:“暂向 天臺 参众真, 虎丘 风月远随身。 琼臺 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清 戴名世 《游天台山记》:“如 桃源 为 刘 阮 遇仙处,及 琼臺 双闕 ,号为 天臺 第一景者,路东西不相值,遂未获至。” ——《漢語大詞典》
上 shàng/shǎng《國語辭典》
上 [ shàng ]
名- 物體的表面、高處或邊側。如:「門上」、「山上」、「樓上」。《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皇帝。《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
- 尊長或在上位的人。《禮記·王制》:「樂事勸功,尊君親上,然後興學。」《孝經·士章》:「忠順不失,以事其上。」
- 首座。《禮記·曲禮上》:「席南鄉北鄉,以西方為上。」
-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公堂上」。
- 升、由下而上。《易經·需卦·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去、到。如:「上街」、「上天津」。
- 進呈。如:「上表」、「上書」、「上奏」。
- 添加。如:「這鋪子總不上新貨。」
- 教讀。如:「今日老師上了那課?」
- 安裝。如:「上燈」、「上刺刀」。《鏡花緣·第三七回》:「鏤窗上鎖,不能開放。」
- 旋緊。如:「上錶」、「上發條」。
- 登載。如:「上報」、「上帳」。
- 塗抹。如:「上漆」、「上顏色」。
- 表示動作的發生或結果。如:「考上大學」、「關上大門」。
- 表示動作的開始或繼續。如:「愛上」、「迷上武俠小說」。
- 表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
- 最好的、優等的。如:「上計」、「上策」。
- 地位高。如:「上級」、「上流社會」。
- 在前面的。如:「上篇」、「上卷」。《商君書·開塞》:「上不及虞夏之時,而下不修湯武。」
- 接近、將近。如:「成千上萬」。《儒林外史·第七回》:「王員外共借了上千兩的銀子與荀家。」
- 表時間或次序在前。如:「上一位」、「上個月」。
上 [ shǎng ]
- 參見「上聲 」條。
侵星 qīn xīng
拂晓。此时星尚未落,故云。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儔。” 闻人倓 注:“侵星,犹戴星也。”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征途乃侵星,得使诸病入。” 宋 王禹偁 《寄金乡张赞善》诗:“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冒雨归。”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