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发挥天地读周易,管领江山歌杜诗。

戴复古宋代〕《黄州竹楼呈谢国正

每日黄堂事了时,一心惟恐上楼迟。
发挥天地读周易,管领江山歌杜诗。
切戒吏来呈簿历,常邀客至共琴棋。
风流太守谁其似,半似元之半牧之。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发挥天地管领江山杜诗

发挥(發揮)fā huī
(1).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易·乾》:“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孔颖达 疏:“发谓发越也,挥谓挥散也。言六爻发越挥散,旁通万物之情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是以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覈,众美辐輳,表里发挥。” 唐 杜牧 《代人举周敬复自代状》:“掌纶言於西掖,才称发挥;参密命於内庭,众推忠慎。”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恭惟某官膺天大任,於时有为,发挥才谋,更歷事任。”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我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现在就拿出办法来抵销敌人的火力优势。”
(2).阐发,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唐 柳宗元 《哭连州员外司马》诗:“六学诚一贯,精义穷发挥。”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 寀 苦心探賾,多所发挥。”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 东廓先生 专发挥 阳明先生 ‘良知’之旨,以继往开来为己任。”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作词气体要浑厚,血脉贵贯通。血脉要贯通,而发挥忌刻露。”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袁博士 ,你不介意我再发挥几句吧。”
(3).引申为吩咐,出主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旦]何不行个令儿,大家欢饮?[丑]敬候主人发挥。”
(4).使奋起。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天以震雷鼓羣动,佛以鸿鐘惊大梦,而能发挥沉潜,开觉茫蠢,则鐘之取象,其义博哉!”
(5).犹衬托。 唐 刘禹锡 《杨柳枝词》之二:“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宋 范成大 《两虫》诗:“鷓鴣忧兄行不得,杜宇劝客不如归。天涯羈思难绘画,惟有两虫相发挥。” 明 袁宏道 《上方》:“卑者远翠稠迭,为屏为障,千山万壑,与平原旷野相发挥,所以入目尤易。”
(6).宣扬;表彰。《新唐书·陈子昂传》:“ 天皇大帝 揽元符,东封 太山 ,然未建明堂,享上帝,使万世鸿业闕而不照,殆留此盛德,以发挥陛下哉!”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臣等谓宜命协律播之声歌,詔太史编之简策,以发挥不世之鸿休,张大无伦之丕绩。”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序》:“悲年运之日往,值禁罔之逾密,而见贤思齐,独立不惧,故作此歌以发挥其事云尔。”
(7).指宣传。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八章:“开设报馆,发挥本社(自治社)之主张。”
(8).引荐;推重。《太平广记》卷一五七引《河东记·李敏求》:“受生苦穷薄,故人当要路,不能相发挥乎?” 宋 王安石 《送杨骥秀才归鄱阳》诗:“巾箱所得皆幽懿,亦见乡人为发挥。”
(9).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 宋 范仲淹 《得地千里不如一贤赋》:“附益我疆,虽有邦畿之远;发挥王业,难居家食之先。” 茅盾 《子夜》四:“自从四十岁上,他生了一位宝贝儿子以后,他那种贪财吝啬刻薄的天性就特别发挥。”
(10).犹抒发。 元 萨都剌 《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诗序:“予始见君而惧,次得君而喜,终会君而乐,又得名山水以发挥久别抑鬱之怀。”
(11).犹发作,动作。《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俊 有了酒意,做出财主的样式,支手舞脚的发挥。”  ——《漢語大詞典》
天地 tiān dì
(1).天和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清 吴伟业 《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
(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李善 注:“天地,犹天下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楚老》:“ 陈胜 城中鼓三下, 秦 家天地如崩瓦。”
(3).指天地神灵。《金瓶梅词话》第三五回:“一年打个醮,答报答报天地就是了。”《红楼梦》第六九回:“﹝ 凤姐 ﹞於是天地前烧香礼拜,自己通诚祷告。”
(4).犹境界,境地。 唐 李白 《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清 魏源 《太室北溪石淙谷序》:“自此出峡,旷然禾畴,与峡中各一天地。”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刘四爷 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天地。”  ——《漢語大詞典》
读 ( 讀 ) dú/dòu
读 [ dú ]
  1. 依照文字念:~数。~经。~书。宣~。朗~。范~。
  2. 看书,阅览:阅~。速~。默~。~者。
  3. 求学:走~。
  4. 字的念法:~音。~破。
读 [ dòu ]
  1. 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句~。
周 zhōu《國語辭典》

周 [ zhōu ]

  1. 完密、严谨。如:「周密」、「周详」。《说文解字·口部》:「周,密也。」《左传·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
  2. 全部、整个。如:「周身」。
  1. 朝代名:➊ ​ 参见「周朝 」条。➋ ​ 参见「[[北周]]」条。➌ ​ 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➍ ​ 参见「[[后周]]」条。
  2. 环绕区域的外围部分。如:「四周」、「圆周」、「周围」。
  3. 量词。计算环绕次数的单位。如:「环岛一周」、「绕场两周」。
  4. 满一年。如:「周年」、「周岁」。通「周」。
  5. 姓。如明代有周顺昌。
  1. 环绕。如:「周而复始」。《楚辞·屈原·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2. 救济、援助。如:「周济」。《三国志·卷五八·吴书·陆逊传》:「夷王梅赜等并帅支党来附逊,逊倾财帛,周赡经恤。」通「赒」。
  1. 普遍、全、都。如:「众所周知」。《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易 yì《國語辭典》

易 [ yì ]

  1. 簡單、不困難。如:「容易」、「得來不易」。
  2. 平和、和藹。如:「平易近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1. 交換。如:「交易」、「貿易」、「以物易物」。《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 》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2. 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3. 輕視、輕慢。《左傳·襄公四年》:「戎狄荐居,貴貨易土。」《漢書·卷八六·王嘉傳》:「二千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
  4. 治理。《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
  1. 《易經》的簡稱。《論語·述而》:「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漢書·卷八八·儒林傳·丁寬傳》:「梁項生從田何受《易》,時寬為項生從者。」
  2. 姓。如春秋時代齊國有易牙。
管领(管領)guǎn lǐng
(1).管辖统领。 唐 李群玉 《赠人》诗:“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 楚襄王 。”《水浒传》第九四回:“副先锋 卢俊义 辞了 宋江 、 花荣 等,管领四十员将佐,军兵五万,望西北进征。”《明史·汪广洋传赞》:“ 明 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筦领枢要,率以勋臣领其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不看人间顷刻花,他年管领风云色。” 蔡元培 《世界观与人生观》:“今则自然界之记录,无远不届。远之星体之运行,小之原子之变化,皆为科学所管领。”
(2).领受。 唐 白居易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诗:“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宋 杨恢 《祝英台近·中秋》词:“不妨彩笔银笺,翠尊冰醖,自管领一庭秋色。” 明 高明 《琵琶记·旌表》:“这隆恩美誉,从教管领无所愧,万古青编记。”
(3).过问,理会。 宋 刘克庄 《满江红》词:“落日登楼,谁管领,倦游狂客。待唤起,沧浪渔父,隔江吹笛。”
(4). 清 代王府官员职称之一。相当于管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府官员制度》:“定制:亲王长史一员,头等护卫六员……四、五、六品典仪各二员,牧长二员,管领四员。”
(5). 清 末对水师军官的称呼。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水师书》:“ 中国 初建水师,但得督领十人,管领五十人,佐领二百人,已可应用不匱……凡责任管驾、治理全船之事者,则曰管领。”  ——《漢語大詞典》
江山 jiāng shān
(1).江河山岳。《庄子·山木》:“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 晋 郭璞 《江赋》:“芦人渔子,摈落江山。” 唐 杜甫 《宿凿石浦》诗:“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六章:“他常常在处理军务之暇,同幕僚和清客们站在船头,指点江山,评论形胜,欣赏风景,谈笑风生。”
(2).借指国家的疆土、政权。《三国志·吴志·贺劭传》:“割据江山,拓土万里。”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指望待整乾坤,定江山,安社稷,辅皇家救困扶危。”《说唐》第六三回:“孤家争取江山,管甚么有仇无仇?”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咱们一起打江山,一块坐江山。”  ——《漢語大詞典》
歌 gē《國語辭典》

歌 [ gē ]

  1. 唱。按樂曲或節拍來發聲。如:「高歌一曲」、「引吭高歌」。《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
  2. 頌揚。如:「歌功頌德」。《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夫天下稱周公,言其能論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風。」唐·李白〈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炎漢之風。」
  1. 合樂的曲調。如:「民歌」、「俚歌」、「漁歌」。《書經·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因東出關,過京師,作五噫之歌。」
  2. 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能唱的韻文。如〈長恨歌〉、〈子夜歌〉等。
杜诗(杜詩)dù shī
指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诗或诗集。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註释。” 巴金 《家》二四:“ 杜 诗説:‘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