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壮怀看宝剑,孤愤裂寒衾。

戴复古宋代〕《闻边事

昨日闻边报,持杯不忍斟。
壮怀看宝剑,孤愤裂寒衾。
风雨愁人夜,草茅忧国心。
因思古豪杰,韩信在淮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壮怀宝剑孤愤寒衾

壮怀(壯懷)zhuàng huái
豪壮的胸怀。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明 张煌言 《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 清 龚自珍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漢語大詞典》
看 kàn/kān《國語辭典》

看 [ kàn ]

  1. 視、瞧。如:「看見」、「收看」、「偷看」。唐·李白〈清平調〉三首之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2. 觀賞。唐·杜甫〈宿府〉詩:「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唐·王建〈醉後憶山中故人〉詩:「遇晴須看月,鬥健且登樓。」(詩文中亦讀平聲)​
  3. 拜訪、探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荀巨伯遠看友人疾。」
  4. 對待。如:「另眼看待」、「刮目相看」。唐·高適〈詠史〉詩:「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詩文中亦讀平聲)​
  5. 估量、觀察判斷。如:「你看這法子行得通嗎?」、「看來他真是被冤枉的!」
  6. 診治。《儒林外史·第一五回》:「請醫生看你尊翁的病。」
  7. 拿取。《醒世姻緣傳·第六四回》:「我流水叫徒弟看茶與他吃了。」
  1.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姑且試試的語氣。如:「想想看」、「等等看」、「試試看」。《水滸傳·第四二回》:「說的是。再仔細搜一搜看。」

看 [ kān ]

  1.  
  2. (一)​2.4.之讀音。
  3. 看守。如:「看門」、「看護」、「看守」。
宝剑(寶劍)bǎo jiàn
剑的美称。原指特别锋利而稀有的珍贵的剑。后泛指一般的剑。《左传·桓公十年》:“又求其宝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昔者 越王 勾践 有宝剑五,闻於天下。”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宝剑名:钝鉤、湛卢、豪曹、鱼肠、巨闕,五剑皆 欧冶子 所作。” 唐 王涯 《塞下曲》之二:“年少辞家从冠军,金妆宝剑去邀勋。”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鋏。”《水浒传》第五四回:“﹝ 公孙胜 ﹞归到家中,收拾了道衣、宝剑二口。”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漢語大詞典》
孤愤(孤憤)gū fèn
韩非 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 ﹞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 司马贞 索隐:“孤愤,愤孤直不容於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虽任当其职,而吾道不行;见用於时,而美志不遂。鬱怏孤愤,无以寄怀。” 清 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孤愤心犹烈,穷愁气未申。” 鲁迅 《准风月谈·“吃白相饭”》:“第一段是欺骗。见贪人就用利诱,见孤愤的就装同情。”  ——《漢語大詞典》
裂 liè/liě《國語辭典》

裂 [ liè ]

  1. 裁剪后剩余的布帛。《说文解字·衣部》:「裂,缯余也。」
  1. 割、撕、破。如:「破裂」、「裂开」。《礼记·内则》:「衣裳绽裂,纫咸请补缀。」《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范式传》:「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2. 分散。如:「分裂」、「四分五裂」。《庄子·天下》:「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术道将为天下裂。」
  3. 分配、划分。《墨子·尚贤中》:「般爵以贵之,裂地以封之。」《战国策·秦策五》:「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
寒衾 hán qīn
冰冷的被子。 唐 唐彦谦 《夜蝉》诗:“羇人此夕如三岁,不整寒衾待曙鸡。” 清 孙麟趾 《金缕曲·定庵将归托寄家书赋此送别》词:“嘆秋宵寒衾病枕,梦魂千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依稀恍惚的幻想,伴着震荡飞掠的旅梦,掩没在寒衾里。”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