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六月,张生来上都。
去年五六月,张生来上都。盛言粤南帅,谋国方忧虞。
借我二三子,难可稽须臾。吾父念儿子,云此不足图。
万里耗大官,宁归饭尔粗。尔时客江浦,径反南山隅。
久之张公子,再书抵隐居。虽云蹇脩意,缓亟固已殊。
皇帝策北方,有德无征诛。戍兵已归食,焉用资吾徒。
平时贵与贱,此分难可踰。家食亦无肉,客食亦无鱼。
而况骨肉美,离散诚何辜。彼俗虽不聋,我乃吹齐竽。
堂堂顾君业,贡之宜天衢。入山岂不邃,一檄乃可呼。
顾君发清兴,谓我聊嬉娱。嬉娱固当尔,使我生悲吁。
文章代所重,天下倾三吴。乡邦一千载,卓学承苏湖。
与子十年力,众芳差不芜。巾车岁来往,数见犹为疏。
诚恐数君子,自此分襟裾。岂曰不能待,学亦犹蒲卢。
移此问当路,乃觉非所须。城西旧馆舍,草木华村墟。
昔弃今颇念,有志为腐儒。万钱鬻句读,何必非壮夫。
告君别后意,口渴心肠枯。前后七百言,送君无所馀。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去年 qù nián
刚过去的一年。 唐 杜甫 《前苦寒行》之二:“去年 白帝 雪在山,今年 白帝 雪在地。” 宋 苏轼 《中秋月》诗之一:“殷勤去年月,瀲灧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去年羽书来,中枢失筹策。” 丁玲 《奔》:“去年的收成听说很好。” ——《漢語大詞典》
五六
唐 卢仝 楼上女儿曲 箜篌历乱五六弦,罗袖掩面啼向天。
唐 白居易 题座隅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唐 白居易 西原晚望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宋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 其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元 杨载 雪轩 仙人五六辈,飞下白云中。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题座隅 历官凡五六,禄俸及妻孥。
唐 白居易 西原晚望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宋 苏轼 夜泛西湖五绝 其一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元 杨载 雪轩 仙人五六辈,飞下白云中。 ——《骈字类编》
月 yuè《國語辭典》
月 [ yuè ]
名- 月亮、月球。如:「新月」、「殘月」、「日月星辰」。
- 月球繞行地球一周所需的時間。十二個月為一年。
- 月光。唐·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個月。如:「這個企劃案花了數月時間才完成。」
- 姓。如明代有月文憲。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圓形像月亮的。如:「月餅」。《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治塹溝,築月城以守。」
- 每月的。如:「月會」、「月刊」、「月薪」。
张 ( 張 ) zhāng
张 [ zhāng ]
-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 商店开业:开~。
- 拉紧:紧~。~力。
- 扩大,夸大:夸~。
- 放纵,无拘束:乖~。嚣~。
- 料理,应酬:~罗。
- 惊惶,慌忙:~惶失措。
- 看,望:~望。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 姓。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動-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 生命。如:「輕生」、「餘生」。
-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来 ( 來 ) lái
来 [ lái ]
-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 做某个动作:胡~。
-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音质好,二~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桂花香。
- 表示语气,归去~兮!
- 姓。
上都 shàng dū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文选·班固〈西都赋〉》:“寔用西迁,作我上都。” 张铣 注:“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贵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新唐书·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 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 ,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 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 ,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4).指天宫。《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漢語大詞典》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故称 邺 (今 河北 临漳 西南)为 上都 。《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 晋阳 为 下都 。”(2)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新唐书·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 世祖 中统 五年(1264)加号 上都 ,岁常巡幸,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诏令·建国都诏》:“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 开平府 闕庭所在,加号 上都 ,外 燕京 修营宫室,分立省部,四方会同,乞亦正名事。准奏。”
(4).指天宫。《后汉书·张衡传》:“羡上都之赫戏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贤 注:“上都,谓天上也。”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