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远羊城水汤汤,其源清激流汪洋。
黄爵滋〔清代〕《抚州行寄太守郭松崖前辈》
羊城山宛宛,半插高空半。平远羊城水汤汤,其源清激流汪洋。
墨龙池上龙飞翔,星辰照耀垂文昌。名贤典则首陆晏,名宦风流首谢王。
石入晴雨天无定,金窟银峰地宝罄。水溯巴湘估客穷,山梯闽粤征夫病。
黄山之山高高可种竹,黄水之水深深宜禾畴。乃有不耕之夫原上游,盗笋不足还盗牛。
我生之初风尚古,岁时伏腊罗尊俎。昔日崇墉足谷家,今时飘泊无聊侣。
临川之南龙骨渡,乃是逋逃渊薮处。为狐为鼠遑恤他,为虎为狼当奈何。
父兄教不先,子弟率不谨,不见阿芙蓉,家家鬼结磷。
士贫孰义学,民贫孰义仓,贫人挑盐富人食,官吏捉盐盐被攘。
安得反浇俗,尽为农桑民。安得挽薄习,尽为弦诵人。
我闻颜真卿,治陂灌田民利均。又闻秦起宗,俭约安静民化淳。
公其迈古昔,与民为更新。爱民之吏公其举,贼民之吏公其甄。
玉田氤氲灵谷芬,侧身南望歌神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平远(平遠)píng yuǎn
(1).平夷远阔。 宋 范成大 《回黄坦》诗:“平远一横看,浩荡供醉目。”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周 即冲寂, 吴 即流畅, 唐 稍平远,并幽夜之逸光。”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平远的原野的尽处,明蓝的天幕一丝不皱地直垂下去。”
(2).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坦之 ﹞祖 东海 太守丞,清淡平远。”
(3).山水画的一种取景方法,自近山望远山,意境绵邈旷远。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 郭熙 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漢語大詞典》
(2).谓性情平和,胸襟远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坦之 ﹞祖 东海 太守丞,清淡平远。”
(3).山水画的一种取景方法,自近山望远山,意境绵邈旷远。 宋 郭思 纂集《林泉高致》载其父 郭熙 之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漢語大詞典》
羊城 yáng chéng
(1). 广州 的别名。 唐 高适 《送柴司户刘判官之岭外》诗:“海对 羊城 阔,山连 象郡 高。” 陈毅 《广东》诗:“高阁 羊城 接大荒,骋怀极望鬱苍苍。”参见“ 五羊城 ”。
(2). 契丹 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辽史·太祖纪上》:“置羊城于 炭山 之北以通市易。” ——《漢語大詞典》
(2). 契丹 设置的进行贸易的处所。《辽史·太祖纪上》:“置羊城于 炭山 之北以通市易。” ——《漢語大詞典》
水 shuǐ《國語辭典》
水 [ shuǐ ]
名- 无色无臭的液体。由氢气与氧气化合而成。
- 汁、液。如:「墨水」、「药水」、「橘子水」、「柠檬水」。
- 海、河、江、湖的总称。如:「汉水」。《书经·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 五行之一。参见「五行 」条。
- 水星的简称。参见「水星 」条。
- 额外的收入、费用。如:「捞油水」。《邻女语·第二回》:「你一路上发的水还不彀么?还要到这地方来想方么?」
- 量词。计算衣物刷洗次数的单位。如:「这件衣服洗两水就走样了。」
- 姓。如明代有水苏民。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瓜果等多汁而不脆甜。如:「这梨吃起来水水的,不脆。」
汤汤(湯湯)shāng shāng
动荡。汤,通“ 荡 ”。 明 宋濂 《凝道记·终胥符》:“今四海汤汤,未知所底定,先生之辙迹将安之乎?”
(1).水流盛大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汤汤,流貌。”《诗·卫风·氓》:“ 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 毛 传:“汤汤,水盛貌。”《后汉书·班彪传》:“迺流辟雍,辟雍汤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水,汤汤若动,使观者有浩然之气。”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 延河 ,隔河是 清凉山 。”
(2).广大貌;浩茫貌。 南朝 梁 沈约 《梁鼓吹曲·木纪谢》:“仁荡荡,义汤汤。”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伤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 宋 叶适 《治势》:“故其势之至也,汤汤然而莫能遏。”
(3).疾去貌。《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王逸 注:“风为号令,言君命宽则风舒,风舒则己徘徊而有还志也;令急风疾,则己惶遽欲急去也。”
(4).流畅貌。《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
(5).流水声。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赞》:“ 吴山 未泐, 浙江 未枯,汤汤潮声,与诗名俱。” 宋 范成大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不过这船舱里舱板也没有,上面铺的只是一些稀稀的竹格子,船摇动时,就听到舱底积水汤汤的流动,到夜里怎么睡觉?” ——《漢語大詞典》
(1).水流盛大貌。《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汤汤,流貌。”《诗·卫风·氓》:“ 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 毛 传:“汤汤,水盛貌。”《后汉书·班彪传》:“迺流辟雍,辟雍汤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水,汤汤若动,使观者有浩然之气。”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 延河 ,隔河是 清凉山 。”
(2).广大貌;浩茫貌。 南朝 梁 沈约 《梁鼓吹曲·木纪谢》:“仁荡荡,义汤汤。”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伤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 宋 叶适 《治势》:“故其势之至也,汤汤然而莫能遏。”
(3).疾去貌。《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王逸 注:“风为号令,言君命宽则风舒,风舒则己徘徊而有还志也;令急风疾,则己惶遽欲急去也。”
(4).流畅貌。《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
(5).流水声。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赞》:“ 吴山 未泐, 浙江 未枯,汤汤潮声,与诗名俱。” 宋 范成大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不过这船舱里舱板也没有,上面铺的只是一些稀稀的竹格子,船摇动时,就听到舱底积水汤汤的流动,到夜里怎么睡觉?” ——《漢語大詞典》
其 qí/jī《國語辭典》
其 [ qí ]
代- 他、他们。用于第三人称。如:「听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孟子·万章上》:「亲之,欲其贵也。」唐·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他的、他们的。如:「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氏。」
- 这个、那样,表示指示。如:「查无其事」、「不厌其烦」。《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 殆、大概,表示揣测。《礼记·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几乎?」唐·柳宗元〈封建论〉:「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 将,表示时间。《左传·庄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训不善,政事其不治。」
- 岂、难道,表示反诘。《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 可、应该,表示期望。《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战国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 若、如果,表示假设。《荀子·劝学》:「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苏轼〈留侯论〉:「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 还是、或是,表示选择。《庄子·养生主》:「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秦诚爱赵乎?其实憎齐乎?物之甚者,贤主察之,秦非爱赵而憎齐也。」
- 发语词,无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其以沛为朕汤沐邑。」
- 然,语中助词。《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 表示语气的加强。如:「尤其」、「极其」。
- 姓。如汉代有其石。
其 [ jì ]
助-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诗经·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赐!汝来何其晚也?」
其 [ jī ]
助- 置于语尾,表疑问的语气。《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选·苏武·诗四首之三》:「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 人名用字。如汉代有郦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源 yuán《國語辭典》
源 [ yuán ]
名- 水流的出處。如:「水源」、「泉源」、「飲水思源」。《國語·晉語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唐·李嶠〈河〉詩:「源出崑崙中,長波接漢空。」
- 根本、由來。《韓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文選·班固·東都賦》:「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
- 姓。如唐代有源乾曜。
清激 qīng jī
(1).水流清澈湍急。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三:“拕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 明 文徵明 《宜兴善权寺古今文录叙》:“谷巖幽窅,流瀨清激。”
(2).谓清明自励。《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洪兴祖 补注:“此言沉沦於世俗者,困而不能达。清激以自厉者,介而不能通。”
(3).声音清亮激越。 三国 魏 曹丕 《答繁钦书》:“扬蛾微眺,芳声清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引声喉囀,清激慷慨。” ——《漢語大詞典》
(2).谓清明自励。《楚辞·刘向〈九叹·愍命〉》:“或沉沦其无所达兮,或清激其无所通。” 洪兴祖 补注:“此言沉沦於世俗者,困而不能达。清激以自厉者,介而不能通。”
(3).声音清亮激越。 三国 魏 曹丕 《答繁钦书》:“扬蛾微眺,芳声清激。”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二》:“引声喉囀,清激慷慨。” ——《漢語大詞典》
流 liú《國語辭典》
流 [ liú ]
名- 水的通稱。《史記·卷四·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唐·李白〈望廬山瀑布水〉詩二首之二:「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像水流的東西。如:「氣流」、「暖流」、「電流」、「車流」。
- 派別。如:「九流十家」。《漢書·卷一○○·敘傳下》:「群言紛亂,諸子相騰。秦人是滅,漢修其缺,劉向司籍,九流以別。」
- 品類、等級。如:「上流」、「名流」、「第一流」。
- 移動。如:「人口外流」。《易經·乾卦·九五》:「水流溼,火就燥。」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詩:「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留傳、散布。如:「流芳萬世」。《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 趨向。如:「流於形式」。《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
- 放逐。《國語·周語上》:「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宜流之海外,以正風教。」
- 放縱。《國語·晉語一》:「肆侈不違,流志而行,無所不疚,是以及亡而不獲追鑒。」
- 往來不定的。如:「流雲」、「流民」。
- 快速通過的、運轉不停的。如:「流星」、「流年」。宋·蔣捷〈一翦梅·一片春愁待酒澆〉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意外的、不明來處的。如:「流矢」、「流彈」。
- 沒有根據的。如:「流言」、「流譽」。
汪洋 wāng yáng
(1).宽广无际。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楚辞·王褒〈九怀·蓄英〉》:“临渊兮汪洋,顾林兮忽荒。” 王逸 注:“瞻望大川,广无极也。”《元史·河渠志一》:“ 海子 ,一名 积水潭 ,聚西北诸泉之水,流行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清 胡介 《吴梅村被征入都》诗之三:“一尊雨雪坐冥濛,人在汪洋千顷中。” 凌力 《星星草》第十一章一:“夏秋之交,河水正旺,河身一下宽到十多里,汪洋巨浸,无边无际。”
(2).形容恩情深厚。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3).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 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5).指广阔无边的海。川剧《柳荫记》第四场:“ 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漢語大詞典》
(2).形容恩情深厚。 宋 苏轼 《与郑靖老书》之四:“圣恩汪洋,更一赦,或许归农,则带月之锄,可以对秉也。”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高厚圣主恩,覆载荷汪洋。” 朱自清 《赠圣陶》诗:“君居停我情汪洋,更有贤妇罗酒浆。”
(3).谓气度恢弘豁达。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闕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重光诗》:“风神洒落,容止汪洋。”《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此皆是我平日心胸褊窄,故外侮得至。若神仙汪洋度量,无所不容,安得有此!”
(4).谓文章义理深广,气势浑厚雄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揄扬以发藻,汪洋以树义。” 唐 韩愈 《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其説汪洋奥美,关节开解,万端千绪,参错重出。学者就传其法,初若可取,卒然失之。” 元 刘埙 《隐居通议·文章五》:“﹝ 包恢 ﹞平生为人作丰碑巨刻,每下笔輒汪洋放肆,根据义理,娓娓不穷。” 明 宋濂 《诸子辩》:“《庄子》十卷……其书本《老子》,其学无所不窥,其文辞汪洋凌厉,若乘日月、骑风云、上下星辰而莫测。”
(5).指广阔无边的海。川剧《柳荫记》第四场:“ 梁兄 性情太直戆,枉自我千言万语打比方;本待不把实言讲,一片心事付汪洋。” 李瑛 《秋场上》诗:“万支歌儿顺路淌呵,好像洪汛汇汪洋。”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