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本多奇,盛生称独秀。
皇甫汸〔明代〕《盛二仲交示广志赋因赠》
江左本多奇,盛生称独秀。速化有性灵,栖玄谢尘垢。
披帙十行俱,拥衾万言就。揖手青门东,醉心在良觏。
广志拟雕虫,纤书臻古籀。情同呼霓馀,兴是凌云后。
愧匪辨璧姿,相邀出金奏。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江左 jiāng zuǒ
(1). 江 东。指 长江 下游以东地区。 五代 丘光庭 《兼明书·杂说·江左》:“ 晋 、 宋 、 齐 、 梁 之书,皆谓 江 东为 江 左。” 清 魏禧 《日录·杂说》:“ 江 东称 江 左, 江 西称 江 右,何也?曰:自 江 北视之, 江 东在左, 江 西在右耳。”
(2). 东晋 及 南朝 宋 、 齐 、 梁 、 陈 各代的基业都在 江 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 江左 , 南朝 人则专称 东晋 为 江左 。《晋书·温峤传》:“于时 江左 草创,纲维未举, 嶠 殊以为忧。及见 王导 共谈,欢然曰:‘ 江左 自有 管夷吾 ,吾復何虑!’”《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少好学,博览羣书,文章之美,与 颜延之 为 江左 第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从来名士夸 江左 ,挥麈今登拜将臺。” ——《漢語大詞典》
(2). 东晋 及 南朝 宋 、 齐 、 梁 、 陈 各代的基业都在 江 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 江左 , 南朝 人则专称 东晋 为 江左 。《晋书·温峤传》:“于时 江左 草创,纲维未举, 嶠 殊以为忧。及见 王导 共谈,欢然曰:‘ 江左 自有 管夷吾 ,吾復何虑!’”《南史·谢灵运传》:“ 灵运 少好学,博览羣书,文章之美,与 颜延之 为 江左 第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从来名士夸 江左 ,挥麈今登拜将臺。” ——《漢語大詞典》
本 běn《國語辭典》
本 [ běn ]
名- 草木的根幹。《說文解字·木部》:「木下曰本。」《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是以畝廣以平,則不喪本。」漢·高誘·注:「本,根也。」
- 事物的本原、根源。如:「本末倒置」、「變本加厲」。《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母金、資金。如:「成本」、「股本」、「夠本」、「賠本」、「將本圖利」、「一本萬利」。
- 書籍、字畫、碑帖等。如:「讀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裝本」。
- 演出的底本。如:「腳本」、「話本」、「劇本」。
- 古代奏達皇帝的文書。如:「奏本」、「修本」。
- 量詞:➊ 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➋ 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➌ 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 姓。如明代有本高。
- 根據、依憑。如:「一本初衷」。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本之春秋以求其斷。」
-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本位」、「校本部」。
- 起初的、原來的。如:「本能」、「本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現在的、目前的。如:「本月」、「本年度」。
- 本來、原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本定天下,諸將及(項)籍也。」《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 稱自己或自己這方。如:「本人」、「本庭」、「本籍」、「本報訊」。《淮南子·氾論》:「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
多奇 duō qí
谓超群出众;多有奇异之处。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近之既妖,远之有望。骨法多奇,应君之相。视之盈目,孰者克尚。”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宾礼名贤,而 张昭 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 唐 卢照邻 《宿晋安亭》诗:“闻有弦歌地,穿凿本多奇。游人试一览,临玩果忘疲。” ——《漢語大詞典》
盛 shèng/chéng《國語辭典》
盛 [ chéng ]
动- 用容器装东西。如:「盛饭」、「盛汤」。
- 容纳。如:「箱子太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 古代装在食器里祭祀的谷物。《周礼·地官·闾师》:「不耕者祭无盛。」汉·郑玄·注:「盛,黍稷也。」
盛 [ shèng ]
形- 兴旺、繁茂、丰富。如:「兴盛」、「旺盛」、「茂盛」、「丰盛」、「盛馔」。
- 浓厚的。如:「盛情」、「盛意」。
- 大规模的。如:「盛大」、「盛举」、「盛事」。
- 极,表程度之深。如:「盛怒」、「盛夸」、「盛赞」。《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晔盛称操德,且曰:『丞相若记旧怨,安肯使某来结好将军乎?』」
- 姓。如汉代有盛苞。
生 shēng《國語辭典》
生 [ shēng ]
動- 長出、生長。如:「生出一對角。」《詩經·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生產、生育。《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唐·白居易〈長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發生、產生。如:「生病」、「生效」、「橫生枝節」。《左傳·成公二年》:「義以生利,利以平民。」唐·杜甫〈愁〉詩:「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 生存、活存。如:「置之死地而後生」。
- 製造、新創。如:「惹事生非」、「你又生出新花樣來了。」
- 生存、生活。如:「起死回生」、「忍辱偷生」。《論語·顏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 量詞。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 生命。如:「輕生」、「餘生」。
- 泛指生物。如:「眾生」、「群生」、「放生」。
- 生計。如:「謀生」、「無以為生」。
- 讀書人稱為「生」。如:「書生」、「儒生」。
- 學習者、門徒。如:「生徒」、「門生」、「師生」、「學生」。
- 戲劇裡的腳色名稱。如:「小生」、「老生」、「武生」。
- 姓。如明代有生用和。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果實尚未成熟。如:「這個番石榴太生了,不能吃。」
-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飯」。
- 罕見、不熟悉。如:「生人」、「面生」、「生手」、「生字」。
- 沒有加工或鍛鍊過的。如:「生鐵」。
- 很、甚。如:「生怕」、「生恐」。唐·劉采春〈囉嗊曲〉六首之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
- 強迫。如:「生拉硬扯」。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把三個未發跡小秀士,生扭做吃勘問死囚徒。」
- 語助詞,無義。《儒林外史·第七回》:「況我看見你不喜我這煩劇的事,怎生是好?」
称 ( 稱 ) chēng/chèn/chèng
称 [ chēng ]
◎ 适合:~心。~职。相~。匀~。对~。
◎ 同“秤”。
- 量轻重:~量(liáng )。
- 叫,叫做:自~。~呼。~帝。~臣。~兄道弟。
- 名号:名~。简~。~号。~谓。职~。
- 说:声~。~快。~病。~便。
- 赞扬:~道。~许。~颂。~赞。
- 举:~兵。~觞祝寿。
◎ 适合:~心。~职。相~。匀~。对~。
◎ 同“秤”。
独秀(獨秀)dú xiù
(1).独自茂盛。《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 胡康侯 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
(2).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楚辞·招魂》:“《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北齐书·昭帝纪》:“﹝ 高演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3).指超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夫子继圣,独秀前哲。” ——《漢語大詞典》
(2).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楚辞·招魂》:“《激楚》之结,独秀先些。”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北齐书·昭帝纪》:“﹝ 高演 ﹞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然独秀。”
(3).指超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夫子继圣,独秀前哲。”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