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逸客 yì kè
超逸高雅的客人。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少留逸客,塞雁飞鸣。” 明 唐顺之 《法慕庵六十暟之父》诗:“逸客閒相过,机心老更疎。” 明 李贽 《又观梅》诗:“ 金陵 有逸客,特地看花来。” ——《漢語大詞典》
招携(招攜,招擕)zhāo xié
亦作“ 招擕 ”。
(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杜预 注:“携,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 宋 苏轼 《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
(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 梁国 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 聊城 ,将招携 海曲 诸贼。”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招携户口,检责漏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初遇贼,击败之。随广发牌諭招携逆党。”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擕。”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诗:“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 阎公 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漢語大詞典》
(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 杜预 注:“携,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 宋 苏轼 《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
(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 延明 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 梁国 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 聊城 ,将招携 海曲 诸贼。”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招携户口,检责漏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初遇贼,击败之。随广发牌諭招携逆党。”
(3).招邀偕行。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北齐书·文襄帝纪》:“至于才名之士……每山园游燕,必见招擕。” 宋 林逋 《寄题历阳马仲文水轩》诗:“红烛酒醒多聚会,粉笺诗敌几招携。”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 阎公 宾客今寂寞,幸有胜友能招携。” ——《漢語大詞典》
频 ( 頻 ) pín/bīn
频 [ pín ]
- 屡次,连次:~繁。~仍。~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率(lǜ)。~谱。捷报~传。
- 危急:“国步斯~”。
- 并列:“百嘉备舍,群神~行”。
- 古同“颦”。
- 古同“濒”,水边地。
载酒(载酒)
山家清事山径以蹇驴载酒避暑录话刘白堕酒或曰骑驴酒当是以驴载之而行也
孟浩然九日诗登高闻故事载酒访幽人 ——《分类字锦》
孟浩然九日诗登高闻故事载酒访幽人 ——《分类字锦》
联镳(聯鑣)lián biāo
(1).犹联鞭。 唐 权德舆 《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诗:“联鑣 长安 道,接武 承明宫 。”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出真州》诗:“早约戎装去看城,联鑣壕上嘆风尘。”《二刻拍案惊奇》卷八:“三人联鑣按轡而行。”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蟠桃宫》:“岁之三月朔至初三日,都人治酌呼从,联鑣飞鞚,游览於此。”
(2).喻相等或同进。《北史·甄琛传》:“观其状也,则 周 孔 联鑣, 伊 颜 接衽。” 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贼》:“名亦在鼎甲,联鑣入团司。” 清 沈德潜 《〈古诗源〉例言》:“后此 越石 、 景纯 ,联鑣接軫。”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四章:“且 日本 人以矮特闻,而今者变法而强,与强 英 联鑣。” ——《漢語大詞典》
(2).喻相等或同进。《北史·甄琛传》:“观其状也,则 周 孔 联鑣, 伊 颜 接衽。” 宋 岳珂 《桯史·富翁五贼》:“名亦在鼎甲,联鑣入团司。” 清 沈德潜 《〈古诗源〉例言》:“后此 越石 、 景纯 ,联鑣接軫。”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四章:“且 日本 人以矮特闻,而今者变法而强,与强 英 联鑣。” ——《漢語大詞典》
乘兴(乘興)chéng xìng
趁一时高兴;兴会所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忽忆 戴安道 。时 戴 在 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 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 宋 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乘兴不辞千里远,放怀还喜一樽同。” 陈毅 《游柏林失不雷河》诗:“临流乘兴,不惧归迟。” ——《漢語大詞典》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登台(登臺)dēng tái
(1).登上高台;登上舞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甲兴,公登臺而请,弗许。”《后汉书·明帝纪赞》:“登臺观云,临雍拜老。” 老舍 《四世同堂》十:“他的志愿是将来能登台去唱黑头,因他的脑袋既大,而又富于鼻音。”
(2). 汉 称尚书、御史、谒者为三台,后亦称三公,因称登上三公之位为“登臺”。亦泛指充任高级官吏。《晋书·温峤郗鉴等传论》:“ 道徽 儒雅,柔而有正…… 方回 踵武,奕世登臺。” 明 李东阳 《永贞叹》:“ 郑歇后 登臺司国事。”
(3).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邹韬奋 《奥国的教训》:“可是自 希特勒 登台, 德 帝国主义复活之后, 奥国 人民并不愿与 德 合并。”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 王明 、 李立三 犯路线错误,要选他们当中央委员,结果就要正确的人或者犯小错误的人空出两个位置来,让他们登台。”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他们( 日本人 )以为汉奸们的确是 中国 人的代表,所以汉奸一登台,人民必定乐意服从,而大事定矣。” ——《漢語大詞典》
(2). 汉 称尚书、御史、谒者为三台,后亦称三公,因称登上三公之位为“登臺”。亦泛指充任高级官吏。《晋书·温峤郗鉴等传论》:“ 道徽 儒雅,柔而有正…… 方回 踵武,奕世登臺。” 明 李东阳 《永贞叹》:“ 郑歇后 登臺司国事。”
(3).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邹韬奋 《奥国的教训》:“可是自 希特勒 登台, 德 帝国主义复活之后, 奥国 人民并不愿与 德 合并。”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 王明 、 李立三 犯路线错误,要选他们当中央委员,结果就要正确的人或者犯小错误的人空出两个位置来,让他们登台。”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一:“他们( 日本人 )以为汉奸们的确是 中国 人的代表,所以汉奸一登台,人民必定乐意服从,而大事定矣。”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