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
小序余患脚上气四十余日。
知旧先借傅玄集。
以余病剧。
遂见还。
开袠。
适见乐府诗龟鹤篇。
于危病中见长逝词。
恻然酸怀抱。
如此重病。
弥时不差。
呼吸乏喘。
举目悲矣。
火药间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独。
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
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
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
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
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
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
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
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
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
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
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
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
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
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
圹{土遂}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
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
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
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
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
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
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
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
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
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
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余结。
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
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
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
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
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
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
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
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
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
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
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
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
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
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
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
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
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
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
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
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
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
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
肝心尽崩抽。
知旧先借傅玄集。
以余病剧。
遂见还。
开袠。
适见乐府诗龟鹤篇。
于危病中见长逝词。
恻然酸怀抱。
如此重病。
弥时不差。
呼吸乏喘。
举目悲矣。
火药间阙而拟之。
松柏受命独。
历代长不衰。
人生浮且脆。
鴥若晨风悲。
东海迸逝川。
西山导落晖。
南郊悦籍短。
蒿里收永归。
谅无畴昔时。
百病起尽期。
志士惜牛刀。
忍勉自疗治。
倾家行药事。
颠沛去迎医。
徒备火石苦。
奄至不得辞。
龟龄安可获。
岱宗限已迫。
睿圣不得留。
为善何所益。
舍此赤县居。
就彼黄垆宅。
永离九原亲。
长与三辰隔。
属纩生望尽。
阖棺世业埋。
事痛存人心。
恨结亡者怀。
祖葬既云及。
圹{土遂}亦已开。
室族内外哭。
亲疏同共哀。
外姻远近至。
名列通夜台。
扶舆出殡宫。
低回恋庭室。
天地有尽期。
我去无还日。
居者今已尽。
人事从此毕。
火歇烟既没。
形销声亦灭。
鬼神来依我。
生人永辞诀。
大暮杳悠悠。
长夜无时节。
郁湮重冥下。
烦冤难具说。
安寝委沉寞。
恋恋念平生。
事业有余结。
刊述未及成。
资储无担石。
儿女皆孩婴。
一朝放舍去。
万恨缠我情。
追忆世上事。
束教以自拘。
明发靡怡悆。
夕归多忧虞。
撤闲晨径流。
辍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
恨失尔时娱。
遥遥远民居。
独埋深壤中。
墓前人迹灭。
冢上草日丰。
空床响鸣蜩。
高松结悲风。
长寐无觉期。
谁知逝者穷。
生存处交广。
连榻舒华茵。
已没一何苦。
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时。
晨夕对六亲。
今日掩奈何。
一见无谐因。
礼席有降杀。
三龄速过隙。
几筵就收撤。
室宇改畴昔。
行女游归途。
仕子复王役。
家世本平常。
独有亡者剧。
时祀望归来。
四节静茔丘。
孝子抚坟号。
父子知来不。
欲还心依恋。
欲见绝无由。
烦冤荒陇侧。
肝心尽崩抽。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松柏 sōng bǎi
亦作“ 松栢 ”。 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征。《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栢之质,凌霜犹茂。” 清 方文 《送万茂先应征北上》诗:“同心指松柏,高言洽芝兰。”参见“ 松柏后凋 ”。 ——《漢語大詞典》
受命 shòu mìng
(1).受天之命。古帝王自称受命于天以巩固其统治。《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 宋 苏轼 《策别十八》:“昔 周 之兴, 文王 、 武王 之国,不过百里,当其受命,四方之君长,交至於其廷,军旅四出,以征伐不义之诸侯,而未尝患无财。” 明 吴骐 《汉昭烈》诗:“名儒 卢 郑 久周旋,正值黄星受命年。”
(2).泛指接受任务、命令。《仪礼·士冠》:“筮人执筴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於主人。”《孟子·离娄上》:“ 齐景公 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絶物也。’” 朱熹 集注:“受命,听命於人也。”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太行山 庞炳勋 集团军是受命专门反共的。”
(3).特指受君主之命。《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石恶 将会 宋 之盟,受命而出。”《史记·项羽本纪》:“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 宋 王安石 《上相府书》:“伏惟阁下方以古之道治天下,而某之不肖,幸以此时窃官于朝,受命佐州。”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王 魏 为东宫之臣,受命於 高祖 也。”
(4).犹受教。《晏子春秋·谏上六》:“公( 齐景公 )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思受命於黄髮,独含辞而採言。”
(5).获得生命。《庄子·德充符》:“受命於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平脉》:“故极下之地,右手之尺,为受命之根本,如天地未分,元气浑沌也,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
(6).授命,牺牲生命。 明 李贽 《读史·张千载》:“﹝ 张千载 ﹞又密造一櫝, 文山 受命日,即藏其首。” ——《漢語大詞典》
(2).泛指接受任务、命令。《仪礼·士冠》:“筮人执筴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於主人。”《孟子·离娄上》:“ 齐景公 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絶物也。’” 朱熹 集注:“受命,听命於人也。”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 太行山 庞炳勋 集团军是受命专门反共的。”
(3).特指受君主之命。《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石恶 将会 宋 之盟,受命而出。”《史记·项羽本纪》:“吾与 项羽 俱北面受命 怀王 ,曰‘约为兄弟’。” 宋 王安石 《上相府书》:“伏惟阁下方以古之道治天下,而某之不肖,幸以此时窃官于朝,受命佐州。”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王 魏 为东宫之臣,受命於 高祖 也。”
(4).犹受教。《晏子春秋·谏上六》:“公( 齐景公 )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思受命於黄髮,独含辞而採言。”
(5).获得生命。《庄子·德充符》:“受命於地,唯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 南朝 齐 褚澄 《褚氏遗书·平脉》:“故极下之地,右手之尺,为受命之根本,如天地未分,元气浑沌也,既受命矣,万物从土而出,惟脾为先。”
(6).授命,牺牲生命。 明 李贽 《读史·张千载》:“﹝ 张千载 ﹞又密造一櫝, 文山 受命日,即藏其首。” ——《漢語大詞典》
独 ( 獨 ) dú
独 [ dú ]
- 单一,只有一个:~唱。~立。~霸。~裁。~创。~特。~辟蹊径(喻独创新风格或新方法)。~具慧眼(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 老而无子:鳏寡孤~。
- 难道,岂:“君~不见夫趣(趋)市者乎?”
- 〔~孤〕复姓。
- 语助词,犹“其”:“弃君之命,,~谁受之?”
历代(歷代)lì dài
(1).以往各代。《书序》:“ 夏 、 商 、 周 之书……歷代宝之,以为大训。”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歷代规謩,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子孙不振耀,歷代皆有之。”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今后务将颁降四书五经……歷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及当代誥律典制等书。”
(2).经历数代。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松柏受命独,歷代长不衰。”《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家原歷代书香。” ——《漢語大詞典》
(2).经历数代。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松柏受命独,歷代长不衰。”《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家原歷代书香。” ——《漢語大詞典》
长 ( 長 ) cháng/zhǎng
长 [ cháng ]
- 两端的距离:~度。
-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 优点,专精的技能:特~。专~。各有所~。
-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于写作。
- 生长,成长:~疮。
- 增加:~知识。
- 排行第一的:~子。~兄。~孙。
- 辈分高或年纪大:~辈。~者。家~。
- 领导人;负责人:部~。校~。
不衰 bù shuāi
(1).不衰退;不减弱。《楚辞·九章·涉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王逸 注:“衰,懈也。” 汉 张衡 《思玄赋》:“潜服膺以永靚兮,緜日月而不衰。”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有 大梁 夙将 超唯 为岭外刺史,年将九十矣,耳目不衰。” 清 徐士銮 《宋艳·奇异》:“平日嗜酒,膳食尽废,清瘦柴立,而精明殊不衰。”
(2).不止。《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讲诵弦歌不衰。” ——《漢語大詞典》
(2).不止。《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讲诵弦歌不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