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山灵(山靈)shān líng
(1).山神。《文选·班固〈东都赋〉》:“山灵护野,属御方神。” 李善 注:“山灵,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清 林则徐 《塞外杂咏》:“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郭沫若 《月蚀》:“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漢語大詞典》
(2).山间出产的珍异食物。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灵,陈水陆, 张君瑞 合当钦敬。”
(3).昆虫名。彝族民间史诗《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幺’有三对,河坝‘山灵’有二对,人人见了都喊打。”原注:“伯幺、山灵,都是昆虫。” ——《漢語大詞典》
本 běn《國語辭典》
本 [ běn ]
名- 草木的根幹。《說文解字·木部》:「木下曰本。」《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是以畝廣以平,則不喪本。」漢·高誘·注:「本,根也。」
- 事物的本原、根源。如:「本末倒置」、「變本加厲」。《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母金、資金。如:「成本」、「股本」、「夠本」、「賠本」、「將本圖利」、「一本萬利」。
- 書籍、字畫、碑帖等。如:「讀本」、「版本」、「刻本」、「拓本」、「手抄本」、「精裝本」。
- 演出的底本。如:「腳本」、「話本」、「劇本」。
- 古代奏達皇帝的文書。如:「奏本」、「修本」。
- 量詞:➊ 計算書籍、簿冊等的單位。如:「五本書」、「三本帳簿」。➋ 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西廂記第四本」。➌ 計算影片攝製成的膠卷的單位。如:「這部影片長達八大本。」
- 姓。如明代有本高。
- 根據、依憑。如:「一本初衷」。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本之春秋以求其斷。」
- 主要的、中心的。如:「本體」、「本位」、「校本部」。
- 起初的、原來的。如:「本能」、「本名」、「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 現在的、目前的。如:「本月」、「本年度」。
- 本來、原來。《史記·卷八·高祖本紀》:「本定天下,諸將及(項)籍也。」《文選·李密·陳情表》:「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 稱自己或自己這方。如:「本人」、「本庭」、「本籍」、「本報訊」。《淮南子·氾論》:「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
是 shì《國語辭典》
是 [ shì ]
名- 对、正确。如:「自以为是」、「积非成是」。
- 事情。如:「国是」。
- 姓。如唐代有是光。
- 赞成、称赞。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 表示肯定判断的话。如:「我是学生」、「他是外国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 表示存在的事实。如:「全身是伤」、「满身是汗」。
- 对命令的应答之词。如:「是,我这就去。」、「是,我马上就来。」
- 这。指示形容词。如:「是人」、「是日」。《论语·学而》:「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 此。指示代名词。《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 于是,表示前后相关。《书经·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管子·心术下》:「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
- 用于句中,使宾语提前。如:「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惟你是问」。
爱山(爱山)
唐 白居易 宿西林寺 木落天晴山翠开,爱山骑马入山来。
宋 苏轼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骈字类编》
宋 苏轼 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 多君贵公子,爱山如爱色。 ——《骈字类编》
农 ( 農 ) nóng
农 [ nóng ]
-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
-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
- 姓。
况 ( 況 ) kuàng《國語辭典》
- 「况 」的异体字。
登临(登臨)dēng lín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禪於 姑衍 ,登临 翰海 。” 唐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跡,我辈復登临。” 金 元好问 《东园晚眺》诗:“一诗不尽登临兴,落日东园独倚栏。” 朱德 《游南泥湾》诗:“登临万花岭,一览羣山小。” 碧野 《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漢語大詞典》
重复(重複)chóng fù
亦作“ 重复 ”。
(1).谓相同的事物又一次出现。《汉书·艺文志》:“至 元始 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於庭中。 扬雄 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顺续《苍頡》,又易《苍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 唐 刘知几 《史通·摸拟》:“夫上书其字,而下復曰字,岂是事从简易,文去重复者邪?”《元典章·兵部三·站户》:“诚恐其餘路分亦有似此,重复差役,骚扰站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先不要回来……’她低声重复着。”
(2).谓山重水复。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水国周地嶮,河山信重復。”一本作“ 重复 ”。 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 伊 洛 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3).引申为遥远。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左丞镇 京亳 ,相去路重复,数遣令子来,千里弔荼毒。”参见“ 山重水复 ”。
(4).重新恢复。 明 黄周星 《垂虹桥新涨歌》:“今年闻説鳩僝功,重復故道濬 吴松 。”
见“ 重復 ”。 ——《漢語大詞典》
(1).谓相同的事物又一次出现。《汉书·艺文志》:“至 元始 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於庭中。 扬雄 取其有用者以作《训纂篇》,顺续《苍頡》,又易《苍頡》中重復之字,凡八十九章。” 唐 刘知几 《史通·摸拟》:“夫上书其字,而下復曰字,岂是事从简易,文去重复者邪?”《元典章·兵部三·站户》:“诚恐其餘路分亦有似此,重复差役,骚扰站户。”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先不要回来……’她低声重复着。”
(2).谓山重水复。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水国周地嶮,河山信重復。”一本作“ 重复 ”。 唐 宋之问 《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诗:“ 伊 洛 何悠漫,川原信重复。”
(3).引申为遥远。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左丞镇 京亳 ,相去路重复,数遣令子来,千里弔荼毒。”参见“ 山重水复 ”。
(4).重新恢复。 明 黄周星 《垂虹桥新涨歌》:“今年闻説鳩僝功,重復故道濬 吴松 。”
见“ 重復 ”。 ——《漢語大詞典》
重 zhòng/chóng《國語辭典》
重 [ zhòng ]
名- 物体或人体的分量。如:「物重」、「体重」。
- 物体的分量大。与「轻」相对。如:「这块石头比那块木头重。」
- 浓、厚。如:「口味重」、「颜色重」。《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 严峻的。如:「重刑」、「重罚」。
- 要紧的。如:「库房重地」。
- 剧烈的。如:「重病」。
- 价值高的。如:「重酬」、「重器」。
- 比……为重。《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尊敬。如:「尊重」、「敬重」。
- 偏好。如:「重色轻友」。
- 增加。《吕氏春秋·季夏纪·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是重吾罪也。」《汉书·卷四·文帝纪》:「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
- 谨慎。如:「安土重迁」。《荀子·议兵》:「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 每每、屡次。《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唐·白居易〈渭村雨归〉诗:「复兹夕阴起,野色重萧条。」
重 [ chóng ]
名- 量词。计算相叠、累积物的单位。如:「九重天」、「千重山」、「万重山」。
- 添加、复叠。《荀子·富国》:「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念之。」
- 再、另。如:「重来」、「重游故地」、「重修旧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