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王冕元代〕《对月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世情乖异变更月色何尝今古

世情 shì qíng
(1).时代风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2).世俗之情。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坛经·付嘱品》:“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 清 周亮工 《白云书屋咏为王望如作》诗:“ 王公 少世情,峻嶒云外内。”
(3).世态人情。 清 李玉 《人兽关·窘谒》:“岳丈,岳丈,就是世情冷煖,也不该这样待我。” 许地山 《铁鱼底鳃》:“你老哥把世情看得太透彻,看来你底发明是没有实现的机会了。”
(4).势利。 唐 施肩吾 《及第后过扬子江》诗:“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此人见小生身上蓝缕,故云如此,特地眇视於小生,好世情也呵!”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
(5).犹言世人,时人。《文选·陆机〈文赋〉》:“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 李周翰 注:“练简时人之常过,乃识前贤之所美也。”  ——《漢語大詞典》
乖异(乖異)guāi yì
(1).不一致;背离。《史记·三代世表》:“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 宋 梅尧臣 《述酿赋》:“君臣乖异,法不施矣。”《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前所遣者,疑其乖异;后所遣者,又安知其能尽腹心邪!”
(2).反常。 宋 沈作哲 《寓简》卷九:“ 宣和 间,执政 邓子常 家有一女子絶色,然其理性乖异,多独处,寡笑言。” 清 朱琦 《续苏明允谏论》:“又其是非乖异,闇主乱朝,乃至迁其刑於諫,迁其赏於不諫。”
(3).指暴戾。 郭沫若 《祭李闻》:“誓当毁独裁而民主,代乖异以慈祥,化干戈为玉帛,作和平之桥梁。”  ——《漢語大詞典》
每 měi《國語辭典》

每 [ měi ]

  1. 各个。如:「每人」、「每件」、「每时每刻」。
  1. 常、往往。《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晋书·卷六二·祖逖传》:「祖逖,……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
  2. 凡是、只要。如:「每逢佳节倍思亲」。宋·欧阳修〈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词:「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1. 姓。如汉代有每当时。
变更(變更)biàn gēng
改变;更动。《管子·法法》:“上不行君令,下不合於乡里,变更自为,易国之成俗者,命之曰不牧之民。” 唐 张祜 《江西道中作》诗之三:“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 冰心 《寄小读者》十:“她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万物毁灭而变更!”  ——《漢語大詞典》
月色 yuè sè
(1).月光。 唐 李华 《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 宋 陈师道 《寒夜有怀晁无斁》诗:“灯花频作喜,月色正可步。”《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崔玄微 ﹞乘着月色,独步花丛中。” 朱自清 《荷塘月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2).指月亮。 唐 王昌龄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怕怎的,待月色上来的时候,奴送三位娘去。”  ——《漢語大詞典》
何尝(何嘗)hé cháng
亦作“ 何甞 ”。亦作“ 何常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不。《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於天命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夫正位北辰,嚮明南面,所以运天枢,毓黎献者,何尝不经道纬德,以勒皇蹟者哉?” 宋 苏轼 《登常山绝顶广丽亭》诗:“何甞有此乐,将去復徘徊。”《西游记》第二七回:“ 行者 道:‘弟子亦颇殷勤,何常懒惰?’”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 江 浙 的教育,表面上虽说发达,内情何尝佳。”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今古 jīn gǔ
(1).现时与往昔。 唐 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宋 苏轼 《夜直秘阁呈王敏甫》诗:“共谁交臂论今古,只有闲心对此君。”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北史·薛辩传》:“汝既未来,便成今古,缅然永别,为恨何言!” 唐 王昌龄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诗:“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元 赵孟俯 《闻捣衣》诗:“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待他时始惘然。”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