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见画忽自省,平地咫尺行山川。
王冕〔元代〕《关河雪霁图为金陵王与道题》
飞沙幂人风堕帻,老夫倦作关河客。
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听寒流雪山白。
悠悠如此四十年,世情脱略忘间关。
今晨见画忽自省,平地咫尺行山川。
鸟道连云出天险,玉树琼林光闪闪。
阴崖绝壑望欲迷,冰花历落风凄惨。
枯槎侧倒银河开,三巴春色随人来。
渔翁舟子相笑语,不觉已过洪涛堆。
溪回浦溆石齿齿,溪上人家成草市。
长林大谷猿鸟稀,小步蹇驴如冻蚁。
西望太白日色寒,青山削出蛾眉山。
人生适意随所寓,底须历涉穷跻攀。
明朝揽镜成白首,春色又归江上柳。
何如高堂挂此图,浩歌且醉金陵酒。
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听寒流雪山白。
悠悠如此四十年,世情脱略忘间关。
今晨见画忽自省,平地咫尺行山川。
鸟道连云出天险,玉树琼林光闪闪。
阴崖绝壑望欲迷,冰花历落风凄惨。
枯槎侧倒银河开,三巴春色随人来。
渔翁舟子相笑语,不觉已过洪涛堆。
溪回浦溆石齿齿,溪上人家成草市。
长林大谷猿鸟稀,小步蹇驴如冻蚁。
西望太白日色寒,青山削出蛾眉山。
人生适意随所寓,底须历涉穷跻攀。
明朝揽镜成白首,春色又归江上柳。
何如高堂挂此图,浩歌且醉金陵酒。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今晨
萧颖士登临河城赋怀一纪以如昨怆今晨而独游 ——《韵府拾遗 真韵》
见 ( 見 ) jiàn/xiàn
见 [ jiàn ]
- 看到:看~。罕~。~微知著。~义勇为。~异思迁。
- 接触,遇到:怕~风。~习。
- 看得出,显得出:~效。相形~绌。
-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上。~下。
- 会晤:会~。接~。
-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解。~地(见解)。~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外。~教。~谅(原谅我)。~笑(被讥笑)。
- 古同“现”,出现,显露。
- 古同“现”,现存。
画 ( 畫 ) huà
画 [ huà ]
-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
-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➊成卷轴形的画;➋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
-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
-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
-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 同“划”。
忽 hū《國語辭典》
忽 [ hū ]
动- 不留心、不注意。如:「忽略」、「疏忽」。唐·魏征〈论时政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明·方孝孺〈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 轻视、瞧不起。汉·曹操〈表刘琮令〉:「蔑万里之业,忽三军之众。」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
- 突然。如:「忽喜忽忧」、「忽冷忽热」。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快速的、一瞬间。如:「倏忽」。《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
- 姓。如明代有忽仲、忽明。
自省 zì xǐng
自行省察;自我反省。《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汉书·董仲舒传》:“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南朝 齐 萧景先 《遗言》:“此度疾病,异於前后,自省必无起理。” 宋 苏辙 《分司南京到筠州谢表》:“捫必自省,事犹可追。” 清 戴震 《答彭进士允初书》:“情之当也,患其不及而亦勿使之过。未当也,不惟患其过而务自省以救其失。” ——《漢語大詞典》
平地 píng dì
(1).平坦的地面。《左传·隐公九年》:“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多步兵,步兵利险; 汉 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歇鞍到平地,倏逢 锦城 乐。”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2).平整地面。《论语·子罕》:“譬如平地,虽覆一簣,进,吾往也。”
(3).犹言突然;平白无故。 元 无名氏 《十样锦》套曲:“谁想驀然平地浪波生,怎知道祸从天降。”《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西门庆 ﹞官禄临门,平地做了千户之职,就有如此美事。”《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引 明 曹静照 《西江月》词:“鶯儿对对话花梢,平地把人惊觉。”
(4).平稳地;稳当地。《朱子全书》卷十六:“如人过得箇关了,便平地行将去。”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二:“拉车可以平地弄个三毛四毛的,作小买卖既要本钱,而且没有准能赚出三餐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
咫尺 zhǐ chǐ
(1). 周 制八寸为咫,十寸为尺。谓接近或刚满一尺。 唐 柳宗元 《石渠记》:“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
(2).形容距离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淮南子·道应训》:“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 唐 牟融 《寄范使君》诗:“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 娄江 路阻修。”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天昏黑,咫尺莫辨。”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她们乡关咫尺,却因病抛离父母、亲爱的人。”
(3).形容地方狭小。《战国策·赵策二》:“ 舜 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 唐 张祜 《题王右丞山水障》诗之二:“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自馀轩》:“虽达官右族,曾不得咫尺园林,可以游目而憇足。”
(4).形容微小;不足道。《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制》之十九:“盖诚奇伟倜儻之人,岂曰匹夫咫尺之行。”
(5).形容时间短暂。 宋 晁补之 《芳仪怨》诗:“寧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元 马谦斋 《沉醉东风·自悟》曲:“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説,咫尺韶华去也。”《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他几次想说出真情……可是话到舌边卡住了,咫尺间,他失去了最后的勇气。” ——《漢語大詞典》
(2).形容距离近。《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淮南子·道应训》:“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 唐 牟融 《寄范使君》诗:“未秋为别已终秋,咫尺 娄江 路阻修。”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下:“天昏黑,咫尺莫辨。”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她们乡关咫尺,却因病抛离父母、亲爱的人。”
(3).形容地方狭小。《战国策·赵策二》:“ 舜 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 唐 张祜 《题王右丞山水障》诗之二:“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 清 厉鹗 《东城杂记·自馀轩》:“虽达官右族,曾不得咫尺园林,可以游目而憇足。”
(4).形容微小;不足道。《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史记·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於世,岂若卑论儕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清 钱谦益 《太仆寺制》之十九:“盖诚奇伟倜儻之人,岂曰匹夫咫尺之行。”
(5).形容时间短暂。 宋 晁补之 《芳仪怨》诗:“寧知翻手明朝事,咫尺人生不可期。” 元 马谦斋 《沉醉东风·自悟》曲:“人我场慢争优劣,免使傍人做话説,咫尺韶华去也。”《新华文摘》1981年第11期:“他几次想说出真情……可是话到舌边卡住了,咫尺间,他失去了最后的勇气。” ——《漢語大詞典》
行山 xíng shān
行走于山地。《周礼·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侔以行山,则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於凿。”
巡视山岳。《史记·夏本纪》:“ 禹 乃遂与 益 、 后稷 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漢語大詞典》
巡视山岳。《史记·夏本纪》:“ 禹 乃遂与 益 、 后稷 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漢語大詞典》
川 chuān《國語辭典》
川 [ chuān ]
名- 河流。如:「河川」。《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大陆地区四川省的简称。
- 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置于开水中,水一开即刻捞起。如:「川肉片」。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