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画图画图奈尔何,抚几为之三叹息。

王冕元代〕《五马图

太仆济济唐衣冠,五马不著黄金鞍。
饮流系树各有廷,未许便作驽骀看。
鬃鬣萧萧绿云节,喷沫长鸣山岳动。
世无伯乐肉眼痴,那识渥洼千里种。
官家去年搜骏良,有马尽拘归监坊。
遂令天下气凋丧,驴骡□□争腾骧。
只今康衢无马迹,得见画图差可识。
画图画图奈尔何,抚几为之三叹息。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画图画图抚几三叹

画图(畫圖)huà tú
(1).绘图。《庄子·田子方》:“ 宋 元君 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唐 高适 《塞下曲》:“画图 麒麟阁 ,入朝 明光宫 。”《旧唐书·萧倣传》:“ 滑 临 黄河 ,频年水潦,河流泛溢,坏西北隄。 倣 奏移 河 四里,两月毕功,画图以进。”
(2).图画。《晋书·刘牢之传》:“ 玄 大喜,与 敬宣 置酒宴集,阴谋诛之,陈法书画图与 敬宣 共观,以安悦其志。” 唐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之二:“九天开出一 成都 ,万户千门入画图。”《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时 玉英 已是十龄,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 毛泽东 《介绍一个合作社》:“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3).比喻美丽的自然景色。 唐 元稹 《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诗:“郡邑移仙界,山川展画图。” 宋 司马光 《晚景亭》诗:“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 元 谢应芳 《倪元镇过娄江寓舍因偕智愚隐游姜公墩》诗:“三江五湖上,羣峰开画图。”
(4).图像;画成的人像。 唐 薛媛 《写真寄夫》诗:“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锦貂裘生改尽 汉 宫妆,我则索看 昭君 画图模样,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近人 陈楚南 《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阑干,惆悵花容一见难。几度唤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 郭沫若 《瓶》诗之一:“世间上有没有能够图梦的艺人,能够为我呀图个画图,使她再生?”
(5).指图样。 元 张昱 《辇下曲》:“为造龙舟载 天姆 ,院家催造画图来。”  ——《漢語大詞典》
奈 nài《國語辭典》

奈 [ nài ]

  1. 堪、经得起。《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同昌公主》:「稍过度,则熇蒸之气不可奈。」通「耐」。
  2. 对付、安顿、处置。通常与「何」连用。《国语·晋语二》:「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1. 表示意外转折的语气。如:「怎奈计划不周,以致发生困难。」、「他本性不坏,无奈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尔 ( 爾 ) ěr
尔 [ ěr ]
  1. 你,你的:~父。~辈。~汝(你我相称,关系密切)。~曹(你们这些人)。~虞我诈。
  2. 如此:偶~。不过~~。
  3. 那,其(指时间):~时。~后。
  4. 而已,罢了(亦作“”):“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
  5. 词尾,相当于“”、“”:卓~。率~(轻易地)。
何 hé/hē/hè《國語辭典》

何 [ hé ]

  1. 那里、何处。《史记·卷七○·张仪传》:「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谁。《西游记·第八回》:「闹天宫搅乱蟠桃者,何也?」
  1. 什么。如:「何故」、「何时」。《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 为什么。如:「何必」、「何不」、「何乐不为」。《论语·先进》:「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
  2. 岂、怎么。如:「何只」、「何足挂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今主非尧、舜,何能无过?」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 多么。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不幸」。《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1. 姓。如三国时魏国有何晏。
抚几(撫几)fǔ jī
凭几,拍几。表示感叹。 晋 陆机 《赴洛中道中作》诗:“抚几不能寐,振衣独长想。”《南史·韦叡传》:“帝见 叡 甚悦,抚几曰:‘佗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犹忆前岁,余读《东汉》至 陈仲举 、 范 、 郭 诸传,为之抚几。姬一一求解其始末,发不平之色。”  ——《漢語大詞典》
为 ( 為 爲 ) wéi/wèi
为 [ wéi ]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为 [ wèi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之 zhī《國語辭典》

之 [ zhī ]

  1. 的、底。《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 于。《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 诸、之于。《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 与、及。《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 而。《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 若、如果。《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则。《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1.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 他、彼。《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 其、他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 此、这个。《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 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 至、到。《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 是、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 取用。《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1.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三叹(三歎)sān tàn
亦作“ 三叹 ”。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漢語大詞典》
息 xī《國語辭典》

息 [ xí ]

  1. 呼吸时出入的气。如:「窒息」、「奄奄一息」、「一息尚存」。《聊斋志异·卷七·青娥》:「略闻香息,心愿窃慰。」
  2. 子女、儿子。如:「子息」。《战国策·赵策四》:「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弱息仅存,亦为庶产。」
  3. 利钱。如:「利息」、「月息」、「年息」。《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
  4. 音讯、音信。如:「消息」、「信息」。
  5. 赘肉。《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邪气藏府病形篇》:「若鼻息肉不通,缓甚为多汗,微缓为痿瘘偏风。」通「瘜」。
  6. 姓。如明代有息隆泰。
  1. 呼吸、喘气。《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2. 休憩、放松身心。如:「歇息」、「休息」。《孟子·梁惠王下》:「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3. 停止、消失。如:「止息」、「息怒」、「川流不息」。《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百姓素朴,狱讼衰息。」
  4. 繁殖、滋长。《荀子·大略》:「有国之君,不息牛羊。」《战国策·齐策四》:「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