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
洛水分余脉,穿岩出石棱。碧经岚气重,清带露华澄。
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
壁峻苔如画,山昏雾似蒸。撼松衣有雪,题石砚生冰。
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饥猿寻落橡,斗鼠堕高藤。
嶮树临溪亚,残莎带岸崩。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
似泛灵槎出,如迎羽客升。仙源终不测,胜概自相仍。
欲别诚堪恋,长归又未能。他时操史笔,为尔著良称。
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
壁峻苔如画,山昏雾似蒸。撼松衣有雪,题石砚生冰。
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饥猿寻落橡,斗鼠堕高藤。
嶮树临溪亚,残莎带岸崩。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
似泛灵槎出,如迎羽客升。仙源终不测,胜概自相仍。
欲别诚堪恋,长归又未能。他时操史笔,为尔著良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莹澈(瑩澈)yíng chè
亦作“ 莹彻 ”。
(1).莹洁透明。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亮 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唐 贾餗 《太阿如秋水赋》:“气晶莹而不息,质莹彻而难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一夕,明月莹彻,小步庭中。” 郭沫若 《〈唐风·扬之水〉今译》:“激越的流泉中,白色的小石真是莹彻呀!”
(2).净化,使明洁。 唐 杜确 《〈岑嘉州集〉序》:“儻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 ——《漢語大詞典》
(1).莹洁透明。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亮 作琉璃屏风,甚薄而莹澈,每於月下清夜舒之。” 唐 贾餗 《太阿如秋水赋》:“气晶莹而不息,质莹彻而难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一夕,明月莹彻,小步庭中。” 郭沫若 《〈唐风·扬之水〉今译》:“激越的流泉中,白色的小石真是莹彻呀!”
(2).净化,使明洁。 唐 杜确 《〈岑嘉州集〉序》:“儻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 ——《漢語大詞典》
通三
说文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王起代李相贺登极第二表陛下孝至通三上极于君父德均吹万下被于生灵 ——《分类字锦》
岛 ( 島 ) dǎo
岛 [ dǎo ]
- 江海或湖泊里四面被水围着的陆地:~屿。半~。海~。~链(排列成一串的许多岛)。
岩梧(岩梧)
唐 韦庄 渔塘十六韵 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 ——《骈字类编》
积 ( 積 ) jī
积 [ jī ]
- 聚集:~少成多。处心~虑。~储。~愤。~郁。~怨。~愿。~累(lěi )。~攒。
- 数学上指乘法运算的得数:~数。乘~。体~。容~。
- 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这孩子有~。捏~。
万 ( 萬 ) wàn/mò《國語辭典》
万 [ mò ]
- 參見「万俟 」條。
层 ( 層 ) céng
层 [ céng ]
- 重(chóng):~云。~峰。~浪。~叠。
- 重复地:~出不穷。
- 级:~次。阶~。上~。
- 量词(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如“五~楼”;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如“还有一~顾虑”;c.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如“一~薄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