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休 xiū/xǔ《國語辭典》
休 [ xiū ]
動- 歇息。如:「休養」、「休憩」。《詩經·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息。」宋·歐陽修〈醉翁亭記〉:「行者休於樹。」
- 停歇、終止。如:「休會」、「休學」。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蕭·香冷金猊〉詞:「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水滸傳·第五一回》:「若孩兒有些好歹,老身性命也便休了。」
- 辭退官職、工作。如:「退休」。唐·杜甫〈旅夜書懷〉詩:「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唐·白居易〈自問〉詩:「宦途氣味已諳盡,五十不休何日休?」
- 丈夫主動向妻子解除婚約。《水滸傳·第八回》:「我不曾有半些兒點汙,如何把我休了?」《紅樓夢·第六八回》:「如今指名提我,要休我。」
- 喜悅、快樂。《詩經·小雅·菁菁》:「既見君子,我心則休。」《新唐書·卷九六·杜如晦傳》:「休戚與我均,何所避?」
- 不要、不可。如:「休想」、「休問」。唐·杜甫〈戲贈友〉詩二首之二:「勸君休歎恨,未必不為福。」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
- 美好。如:「休兆」、「休德」。唐·柳宗元〈與邕州李域中丞論陸卓啟〉:「累仕所至,必有休聲。」
- 福祿、吉慶。《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以禮承天之休。」《戰國策·魏策四》:「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 姓。漢封楚元王之子為休侯,後以邑為氏。
- 用於句尾,相當於「罷」、「了」。宋·李清照〈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詞:「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宋·呂勝己〈南鄉子·斗笠棹扁舟〉詞:「笑道漁翁太拙休。」
休 [ xiǔ ]
- 參見「休屠 」條。
休 [ xǔ ]
動- 使溫暖。《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末,蹙於腦而休於氣。」通「煦」。
- 發出痛念、憐惜的聲音。《左傳·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三國志·卷十四·魏書·蔣濟傳》:「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争气(争氣)zhēng qì
(1).意气相争。《荀子·劝学》:“有争气者,勿与辩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若以 刘沪 全无过犯,只是 狄青 、 尹洙 可罪,乃是全不计修 永洛城 经久利害,只听 郑戩 等争气加诬。” 元 张国宝 《罗李郎》第一折:“你交财上不应口,争气处打破头。”《三国志平话》卷上:“他为 长沙 太守,我是緑衣郎,岂能为他争气?”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各自争气,各自逞强。”
(2).以气势相竞争。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
(3).犹尽力,用劲。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时天下无问邇遐小大,虽伟男髫女,皆争气唱之。”
(4).争光;努力向上,不甘示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得第做官回来,诚然是与宗族争气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第一场:“你怎这么不要强,不争气呢?” ——《漢語大詞典》
(2).以气势相竞争。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
(3).犹尽力,用劲。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二:“时天下无问邇遐小大,虽伟男髫女,皆争气唱之。”
(4).争光;努力向上,不甘示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得第做官回来,诚然是与宗族争气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镜听》:“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第一场:“你怎这么不要强,不争气呢?” ——《漢語大詞典》
三尊 sān zūn
(1).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汉 班固 《白虎通·封公侯》:“人有三尊:君、父、师。”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二十四章经》:“三尊者,佛、法、僧也。”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 元始天尊 、 灵宝天尊 、 道德天尊 。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伏冀三尊驻景,下察丹襟,万圣迴轩,傍流玄泽。”参见“ 三清 ”。 ——《漢語大詞典》
(2).三种最受尊敬的人。佛家语。指佛、法、僧。《二十四章经》:“三尊者,佛、法、僧也。”
(3).三种最受尊敬的人。道教语。指 元始天尊 、 灵宝天尊 、 道德天尊 。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伏冀三尊驻景,下察丹襟,万圣迴轩,傍流玄泽。”参见“ 三清 ”。 ——《漢語大詞典》
一体(一體)yī tǐ
(1).谓关系密切或协调一致,犹如一个整体。《仪礼·丧服》:“父子,一体也;夫妇,一体也;昆弟,一体也。”《管子·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汉书·礼乐志》:“二者并行,合为一体。” 宋 陈亮 《廷对策》:“君臣固当相与如一体也,何至有肆谗之人以恐惧其心志,而徊徨其进退哉!”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许多许多年轻热情的眼睛都投射到 道静 的脸上、身上,那么亲切,那么热烈,似乎在希望这个陌生的女孩子,能够参加到他们的行列里面来和他们成为一体。”
(2).一部分。《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 子夏 、 子游 、 子张 皆有圣人之一体, 冉牛 、 閔子 、 颜渊 则具体而微。” 赵岐 注:“体者,四枝股肱也……一体者,得一枝也。”《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 杨喜 、骑司马 吕马童 、郎中 吕胜 、 杨武 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唐 韩愈 《答侯生问论语书》:“或去圣一间,或得其一体,皆践形而未备者。”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吾 中国 号称守师説者,既不过得其师之一体,而又不敢有所异同增损,更传於其弟子,所遗者又不过一体之一体耳。”
(3).指整个身体。《列子·杨朱》:“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4).犹言一只。《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太子与 繇 书:‘昔 有黄 三鼎, 周 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
(5).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陈餘 张耳 一体有功於 赵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将 沮授 锁禁军中,待我破 曹 之后,与 田丰 一体治罪!”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至于各地方抗 日 力量,则宜一体爱护,不宜厚此薄彼;信任之,接济之,扶掖之,奖励之。”
(6).谓文学作品的一种体式或风格。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其源出于 李陵 。发愀愴之词,文秀而质羸。在 曹 刘 间,别构一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李子田 曰: 杜 诗持正侃侃,自为一体,而阴启 宋 人以理为诗之意。”
(7).指全体。如:一体周知、一体遵照。 ——《漢語大詞典》
(2).一部分。《孟子·公孙丑上》:“昔者窃闻之: 子夏 、 子游 、 子张 皆有圣人之一体, 冉牛 、 閔子 、 颜渊 则具体而微。” 赵岐 注:“体者,四枝股肱也……一体者,得一枝也。”《史记·项羽本纪》:“郎中骑 杨喜 、骑司马 吕马童 、郎中 吕胜 、 杨武 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唐 韩愈 《答侯生问论语书》:“或去圣一间,或得其一体,皆践形而未备者。”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吾 中国 号称守师説者,既不过得其师之一体,而又不敢有所异同增损,更传於其弟子,所遗者又不过一体之一体耳。”
(3).指整个身体。《列子·杨朱》:“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
(4).犹言一只。《三国志·魏志·锺繇传》“ 文帝 在东宫赐 繇 五熟釜”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太子与 繇 书:‘昔 有黄 三鼎, 周 之九宝,咸以一体使调一味,岂若斯釜五味时芳?’”
(5).一样;一同;一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陈餘 张耳 一体有功於 赵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酒色漂漂,与银光一体。”《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将 沮授 锁禁军中,待我破 曹 之后,与 田丰 一体治罪!”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至于各地方抗 日 力量,则宜一体爱护,不宜厚此薄彼;信任之,接济之,扶掖之,奖励之。”
(6).谓文学作品的一种体式或风格。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其源出于 李陵 。发愀愴之词,文秀而质羸。在 曹 刘 间,别构一体。”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李子田 曰: 杜 诗持正侃侃,自为一体,而阴启 宋 人以理为诗之意。”
(7).指全体。如:一体周知、一体遵照。 ——《漢語大詞典》
瞻仰 zhān yǎng
亦作“ 瞻卬 ”。
(1).仰望。《诗·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陆德明 释文:“卬音仰,本亦作仰。”《韩诗外传》卷三:“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后汉书·安帝纪》:“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这个全人类所瞻仰着的新月亮,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环绕着地球,不断发出讯号。”
(2).谓敬视。 冰心 《南归》:“此外,每天早晨合家都到殡仪馆,围立在棺外,隔着玻璃盖子,瞻仰母亲如睡的慈颜。”
(3).仰慕;敬仰。《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卬,读曰仰。”《北史·齐纪中·孝昭帝》:“右丞相、 长广王 湛 ,研机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夙从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4).视;观览。 汉 蔡邕 《释诲》:“狂淫振荡,乃乱其情;贪夫狥财,夸者死权;瞻仰此事,体躁心烦。” ——《漢語大詞典》
(1).仰望。《诗·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陆德明 释文:“卬音仰,本亦作仰。”《韩诗外传》卷三:“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后汉书·安帝纪》:“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这个全人类所瞻仰着的新月亮,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环绕着地球,不断发出讯号。”
(2).谓敬视。 冰心 《南归》:“此外,每天早晨合家都到殡仪馆,围立在棺外,隔着玻璃盖子,瞻仰母亲如睡的慈颜。”
(3).仰慕;敬仰。《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卬,读曰仰。”《北史·齐纪中·孝昭帝》:“右丞相、 长广王 湛 ,研机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夙从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4).视;观览。 汉 蔡邕 《释诲》:“狂淫振荡,乃乱其情;贪夫狥财,夸者死权;瞻仰此事,体躁心烦。” ——《漢語大詞典》
共 gòng/gōng《國語辭典》
共 [ gòng ]
副- 一起、一同。如:「共鸣」、「共存」、「和平共处」。《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
- 合、总计。如:「共计」、「篮子里共有十颗苹果。」
- 分享、合用。《论语·公冶长》:「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相同的。如:「共识」、「共相」。
- 跟、和。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共 [ gǒng ]
动- 双手抱拳。《荀子·赋》:「圣人共手,时几将矣。」通「拱」。
- 环绕、护卫。《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
共 [ gōng ]
动- 供给。《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供」。
- 恭敬。《左传·文公十八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通「恭」。
- 姓。如黄帝时有共鼓。
皈依 guī yī
(1).佛教语。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表示对佛、法(教义)、僧三者归顺依附,故也称三皈依。后多指虔诚信奉佛教或参加其它宗教组织。 唐 李颀 《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西游记》第五二回:“前闻得 观音尊者 解脱汝身,皈依释教,保 唐僧 来此求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伍秋月》:“生素不佞佛,至此皈依甚虔。” 孙中山 《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当时的大学士 徐光启 ,其本人皈依了天主教。”
(2).谓身心归向、依托。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圆圆 皈依上将,匹合大藩。” 严复 《有如三保》:“然则以 孔子 之道例今人,乃无一事是皈依 孔子 。” 叶圣陶 《倪焕之》二九:“这惟有皈依酒了。” ——《漢語大詞典》
(2).谓身心归向、依托。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圆圆 皈依上将,匹合大藩。” 严复 《有如三保》:“然则以 孔子 之道例今人,乃无一事是皈依 孔子 。” 叶圣陶 《倪焕之》二九:“这惟有皈依酒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