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一春
唐 常建 落第长安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 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
唐 刘长卿 送郑司直归上都 马首归何日,莺啼又一春。
唐 白居易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 蘋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
唐 秦韬玉 牡丹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唐 韦庄 春暮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唐 陆龟蒙 惜花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
唐 李昭象 喜杜荀鹤及第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唐 罗隐 除夜寄张达 江浦思归意,明朝又一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六十八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
宋 韩琦 柳絮二阕 其一 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宋 胡宿 早夏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宋 晁补之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三 杨柳青青欲哺乌,一春风雨暗隋渠。
宋 范成大 初入湖南醴陵界 一春客梦饱风雨,行尽江南闻鹧鸪。
宋 陆游 春晚至山中因访陈道人 一春衰病集残骸,太息流尘覆酒杯。
宋 杨万里 题所寓唐德明书斋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宋 刘克庄 春旱四首 其一 一春闵雨动龙颜,晓殿权停贺雪班。
宋 真山民 春闺词 一春螺黛浑无用,付与东风染柳条。
元 王逢 夜宴叶氏庄晓登悠然楼作 一春乐意朝来好,千里家书席上看。
金 段克己 渔家傲 其五 送春六曲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俱尘土。 ——《骈字类编》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 行役留三楚,思归又一春。
唐 刘长卿 送郑司直归上都 马首归何日,莺啼又一春。
唐 白居易 郡中闲独寄微之及崔湖州 蘋洲会面知何日,镜水离心又一春。
唐 秦韬玉 牡丹 图把一春皆占断,固留三月始教开。
唐 韦庄 春暮 一春春事好,病酒起常迟。
唐 陆龟蒙 惜花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
唐 李昭象 喜杜荀鹤及第 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
唐 罗隐 除夜寄张达 江浦思归意,明朝又一春。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六十八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
宋 韩琦 柳絮二阕 其一 一春情绪空撩乱,不是天生稳重花。
宋 胡宿 早夏 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宋 晁补之 赴广陵道中三首 其三 杨柳青青欲哺乌,一春风雨暗隋渠。
宋 范成大 初入湖南醴陵界 一春客梦饱风雨,行尽江南闻鹧鸪。
宋 陆游 春晚至山中因访陈道人 一春衰病集残骸,太息流尘覆酒杯。
宋 杨万里 题所寓唐德明书斋 只言官满浑无事,也被诗愁搅一春。
宋 刘克庄 春旱四首 其一 一春闵雨动龙颜,晓殿权停贺雪班。
宋 真山民 春闺词 一春螺黛浑无用,付与东风染柳条。
元 王逢 夜宴叶氏庄晓登悠然楼作 一春乐意朝来好,千里家书席上看。
金 段克己 渔家傲 其五 送春六曲 诗句一春浑漫与。纷纷红紫俱尘土。 ——《骈字类编》
心事 xīn shì
(1).志向;志趣。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少无宦情,有 箕潁 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 唐 李贺 《致酒行》:“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明 吴承恩 《赠鹿园万总戎》诗之二:“到处山僧为写真, 净名 心事宰官身。”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女仙外史》:“而平生学问心事,皆寄託於此。”
(2).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 唐 刘皂 《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巴金 《家》六:“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
(3).心情,情怀。 唐 高适 《闲居》诗:“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老人心事日摧頽,宿火通红手自焙。”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玉簪失去,还有甚么心事坐朝!”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八:“本来一个国家,跟合股开店一样,人人都是主人,要是有几个人把这座店把持了,不承认大家是主人,大家还有什么心事爱护这座店啦?”
(4).心地,胸襟。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事物·王钱门对》:“二公非心事光明,胡能门联如此哉!”《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 柳下惠 、 鲁 男子。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箇!”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四婶是个贫农,人也公正,做活也牢靠。再说,都知道四婶心事也好!” ——《漢語大詞典》
(2).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 唐 刘皂 《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九:“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巴金 《家》六:“你现在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我想早日给你接亲,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
(3).心情,情怀。 唐 高适 《闲居》诗:“柳色惊心事,春风厌索居。”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老人心事日摧頽,宿火通红手自焙。”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玉簪失去,还有甚么心事坐朝!”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八:“本来一个国家,跟合股开店一样,人人都是主人,要是有几个人把这座店把持了,不承认大家是主人,大家还有什么心事爱护这座店啦?”
(4).心地,胸襟。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事物·王钱门对》:“二公非心事光明,胡能门联如此哉!”《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 柳下惠 、 鲁 男子。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箇!” 李準 《李双双小传》四:“四婶是个贫农,人也公正,做活也牢靠。再说,都知道四婶心事也好!” ——《漢語大詞典》
只 ( 衹 隻 ) zhī/zhǐ《國語辭典》
只 [ zhǐ ]
副- 仅。如:「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 尽。如:「只管去做」。
- 但、而。如:「你做得很好,只是少了一点儿变化。」、「他不是不会,只是不用心 罢了。」
- 语尾助词,无义。《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楚辞·屈原·大招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 姓。如明代有只好仁。
只 [ zhī ]
名- 量词。计算物体件数的单位。如:「一只戒指」。同「只 」。
春 chūn《國語辭典》
春 [ chūn ]
名- 四季之首。自立春至立夏間,陰曆是正月、二月、三月,陽曆是三月、四月、五月。
- 年、歲。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三:「自期三年歸,今已歷九春。」
- 生機。如:「妙手回春」。
- 男女間相慕悅的情感。如:「思春」。《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 春色、喜色。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東方。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詩:「春方動辰駕,望幸傾五州。」
- 春,酒名。是春釀冬熟的酒。唐‧李肇《國史補》卷下:「酒則有郢州之『富水』,烏程之『若下』,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 春日的。如:「春風」、「春雷」。
知 zhī/zhì《國語辭典》
知 [ zhī ]
动- 明白、了解、察觉。如:「相知相许」。唐·李绅〈古风〉诗二首之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识别、区别。《礼记·乐记》:「知乐则几于礼矣。」《淮南子·修务》:「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
- 相交、交往。《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荀子·不苟》:「君子易知而难狎。」
- 招待、礼遇、赏识。《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慎惋。」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 掌管、主持。《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新唐书·卷八五·王世充传》:「帝爱昵之,拜江都通守,兼知宫监事。」
- 识见、学问。如:「求知」、「真知灼见」。《论语·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 意识、感觉。《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汉·范缜〈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
- 知己、朋友。如:「故知」、「旧雨新知」。
知 [ zhì ]
名- 智慧。《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同「智 」。
-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知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