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当时侪偶四五辈,各已湮没归荒原。

姚莹清代〕《观梅舞剑行赠梅庄士

空山老树争奇芬,冬寒吐枝如喷银。又如蓬来作香国,千树万树琅玕新。

有客五年来海滨,梦寐不见江南春。繁花明艳忽照眼,对此不觉清心魂。

何来壮士夜到门,花前下马径入轩。虎行鹗视气轶群,问我得非姚公孙。

语君一事君当闻,尚书当日忠且淳。治狱平反多宽仁,危坐秉烛入夜分。

案牍之外惟一身,我时突出当阶陈。要公铁笔为屈申,左出珠衣右按巾。

匕首半露无逡巡,尚书顾叱生怒嗔。吾不畏死爱汝珍,如山之案不可翻。

试君不动见公真,再拜一跃出重阍。受吾赂者不复记,即已白昼亡其元。

迩来事经百余载,见君仿佛尚书亲。我闻此语惊且欣,人耶仙耶莫敢询。

又言尚书貌绝伦,丰颔大颡七尺身。当时侪偶四五辈,各已湮没归荒原。

侠骨不死独我在,邀游日远遗垢氛。对花发兴气益振,手出二丸赤白分。

掷空化作双龙文,腾身起舞不动尘。左决右荡力势均,初见长虹交青旻,雌雄蜿蜒杳入云。

渐作团风变霜雪,鏦鏦铁响寒侵人。却愁梅花急摧落,琼英玉屑飘缤纷。

是时天冷月半昏,参旗倒卷星焞焞。花光剑光两不辨,一片白到蛟龙奔。

生平快意此为最,心摇目眴不能言。吁嗟此技妙入神,所向何止当千军。

舞罢入坐余火温,烹茶巨枕为君吞。眼中奇士惟见君,我诚寥落不足云。

君言世事苦颠倒,肉食之辈徒膻臐,一发之义垂千钧。

名公子孙慎自爱,宁为谔谔无訚訚。感君此意敬再拜,梅花为证书吾绅。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当时侪偶四五湮没荒原

当时(當時)dāng shí
(1).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昔时。《韩诗外传》卷一:“臣先殿上絶缨者也。当时宜以肝胆涂地。负日久矣,未有所致。今幸得用於臣之义,尚可为王破 吴 而强 楚 。” 唐 曹唐 《刘阮再到天台不复见仙子》诗:“桃花流水依然在,不见当时劝酒人。”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词:“近来怕説当时事,结徧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田汉 《江西杂咏·初访井冈山之四》:“龙潭日夜奔飞瀑,犹作当时怒吼声。”
(2).指当时的人们。《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秉理照物,动必研几,当时嗟服,若有神道。” 李周翰 注:“言既研几而为断决,则当时之人嗟叹而服之,若有神明之道也。”《新唐书·苏晋传》:“ 晋 与 齐澣 更典二都选,既糊名校判,而 晋 独事赏拔,当时誉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沈传师 ﹞亦为史官,及出领 湖南 、 江西 ,奉詔在镇修《宪宗实録》,当时荣之。”
(3).指在位的皇帝。《后汉书·邓彪传》:“ 永元 初, 竇氏 专权骄纵,朝廷多有諫争,而 彪 在位修身而已,不能有所匡正……故颇以此致讥,然当时宗其礼让。” 明 李贽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 苏长公 以文字故获罪当时,亦以文字故取信於朋友,流声於后世。”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廷谳》:“试读檜枝词,掉舌刺当时。这根株深泉无曲处,分明是妬杀九重飞。”
(4).正当青春之时。 唐 长孙佐辅 《对镜吟》:“粧成持照尚当时,只畏愁多遽变衰。”《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徐 氏 丹桂 ,年正当时,误了佳期,心中常怀不足。”《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看这姑娘年纪已在当时,情竇料也开了。”
(5).官名。《管子·五行》:“ 黄帝 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 蚩尤 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冢田虎 曰:“当时,官名。”
(1).适时。《荀子·解蔽》:“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汉书·严安传》:“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 欧阳山 《苦斗》六一:“如今 何 家又是官,又是富,正是当时得令,势大财雄。”
(2).就在那个时刻;即时。《海内十洲记·祖洲》:“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一折:“天有不测风雨,人有当时祸福。”  ——《漢語大詞典》
侪偶(儕偶)chái ǒu
(1).同辈;同类的人。《明史·文苑传二·程敏政》:“ 敏政 ,名臣子,才高负文学,常俯视儕偶,颇为人所疾。”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上》:“ 鲍照 之才,逈出儕偶,而 杜甫 称其俊逸。” 清 姚鼐 《赠钱献之序》:“ 汉 儒承 秦 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一经,师弟传授,儕偶怨怒嫉妒,不相通晓。”
(2).伙伴;伴侣。《明史·萧廪传》:“境内回回部常羣行拾麦穗……令拾麦毋带兵器,儕偶不得至十人。”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五》:“或以不平而厌世,远离人羣,寧与天地为儕偶,如 哈洛尔特 。”  ——《漢語大詞典》
四五
魏晋 阮籍 咏怀 其三十三 仙者四五人,逍遥晏兰房。
南北朝 谢朓 杂咏三首 其二 灯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
南北朝 沈约 六忆诗四首 其二 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南北朝 鲍令晖 寄行人诗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唐 王维 蓝田山石门精舍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唐 杜甫 溪上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
唐 白居易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
唐 白居易 惜小园花 晓来红萼凋零尽,但见空枝四五株。
唐 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唐 孟郊 小隐吟 酌溪四五盏,听弹两三弦。
唐 王继勋 赠和龙妙空禅师 只栖云树两三亩,不下烟萝四五年。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 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阑干四五星,斜汉印清秋。
明 王翰 途中 村墟四五聚,索莫集昏鸦。
元 郭钰 洞口人家 松树回环四五家,机梭长日响咿哑。  ——《骈字类编》
辈 ( 輩 ) bèi
辈 [ bèi ]
  1. 家族的世代,泛指人际的一种先后次第:~分。先~。长(zhǎng )~。后~。晚~。前~。
  2. 等,类(指人):吾~。尔~。~出。无能之~。
  3. 人活着的时间,毕生:我这一~子。
  4. 车百辆,亦指分行列的车。
各 gè/gě《國語辭典》

各 [ gè ]

  1. 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本身。如:「各自」。《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
  1. 每。如:「各个」。《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
已 yǐ《國語辭典》

已 [ yǐ ]

  1. 停止。《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論語·泰伯》:「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2. 完畢、完成。《國語·齊語》:「有司已於事而竣。」《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3. 黜退。《論語·公冶長》:「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4. 病癒。《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1. 已經。如:「時間早已過了。」《論語·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唐·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 太、甚。《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
  3. 隨後、然後。《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韓王成無軍功,項王不使之國,與俱至彭城,廢以為侯,已又殺之。」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天台山日記》:「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
  4. 一定、必定。《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
  1. 用於句尾。相當於「矣」。《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1. 用於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同「哎 」。
  1. 此、如此。《論語·陽貨》:「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史記·卷二·夏本紀》:「敦序九族,眾明高翼,近可遠在已。」
湮没(湮沒)yān mò
亦作“ 湮没 ”。
(1).灭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首恶湮没,闇昧昭晢。”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始为恶者皆湮灭。”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其人困於 孙氏 ,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2).埋没。《后汉书·蔡邕传》:“适作《灵纪》及十意,又补诸列传四十二篇,因 李傕 之乱,湮没多不存。” 唐 殷尧藩 《端午日》诗:“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但没有人请他作自传赚钱,所以姓氏也就湮没了。”
(3).淹没。《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 永寿 元年,霖雨大水,三辅以东莫不湮没。” 唐 张光朝 《荻塘西庄赠房元垂》诗:“苗稼尽湮没,兹乡独丰年。”《红楼梦》第八九回:“ 河 南一带决了 河 口,湮没了几府州县。” 茅盾 《为民营出版业呼吁》:“这倒车,表现在色情的封建的乃至法西斯伪装的画刊像洪水横流,湮没了正当的出版品。”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1.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2. 还给:~还。物~原主。
  3.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5.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6. 结局:~宿()。
  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8.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9. 自首。
荒原 huāng yuán
荒凉的原野。 宋 晁补之 《吴松道中》诗之一:“停舟傍河滸,四顾尽荒原。” 明 缪永谋 《白沟河》诗:“荒原经百战,遗恨失孤军。” 清 曾国藩 《湘乡昭忠祠记》:“残骸暴於荒原,凶问迟而不审。” 巴金 《灭亡》第二章:“他忽然觉得自己是在一个黑暗的无垠的大荒原中,而且现在只有他一个孤零零的生人了。”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