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玉母
山堂肆考李老君之母玉母尝昼寝梦五色霞光入户结如弹丸流入玉母口中遂有孕 ——《骈字类编》
池边(池边)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 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唐 白居易 秋池四首 其三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宫中三台二首 其一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
唐 杜牧 郡斋独酌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唐 郑谷 菊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七 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
唐 罗隐 官池秋夕 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
唐 韦庄 三堂早春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唐 无可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宋 苏轼 秋兴三首 其三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馀香满上书囊。 ——《骈字类编》
唐 白居易 秋池四首 其三 暑退早凉归,池边好时节。
唐 王建 杂曲歌辞 宫中三台二首 其一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
唐 杜牧 郡斋独酌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
唐 郑谷 菊 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其七 池边影动散鸳鸯,更引微风乱绣床。
唐 罗隐 官池秋夕 池边月影闲婆娑,池上醉来成短歌。
唐 韦庄 三堂早春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唐 无可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宋 苏轼 秋兴三首 其三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馀香满上书囊。 ——《骈字类编》
曾 zēng/céng《國語辭典》
曾 [ zēng ]
副- 乃、竟然。《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尚且。《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重叠的,中间隔两代亲属关系的。如:「曾祖父」、「曾孙」。
- 加多。《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曾参。
曾 [ céng ]
副- 尝、已经。表示行为、动作已经发生、进行过。如:「似曾相识」。《公羊传·闵公元年》:「庄公存之时,乐曾淫于宫中。」《史记·卷一○一·爰盎鼌错传》:「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 重叠的、一重一重的。唐·杜甫〈成都府〉诗:「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通「层」。
- 深。《文选·郭璞·江赋》:「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澄澹汪洸,㲿滉渊泫。」
记 ( 記 ) jì
记 [ jì ]
-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忆。~取。~性。博闻强~。
- 把事物写下来:~录。~功。~者。
-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游~。日~。大事~。
- 符号,标识(zhì):印~。标~。~号。
- 古时的一种公文:奏~。笺~。
-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胎~。
- 量词,指打一下:给他一~耳光。
旧识(舊識)jiù shí
老相识;旧知。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 唐 元稹 《春月》诗:“四邻非旧识,无以话中肠。”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春风吹入 江 南陌,迭嶂双峯如旧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有个父亲旧识,出镇 长安 。” 鲁迅 《彷徨·伤逝》:“迁居以后,也疏远了所有旧识的人。”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