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果然谪降月宫仙,四叶蓂、留春半後。

佚名宋代〕《鹊桥仙·玉叶流芳

玉叶流芳,金枝孕秀。那更婺星临照。果然谪降月宫仙,四叶蓂、留春半後。双麟奇妙,传若速肖。彩戏萱庭右。行膺世宠更轩昂,看存锡、金花鸾诰。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果然谪降月宫四叶留春

果然 guǒ rán
(1).饱足貌;隆起貌。《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成玄英 疏:“果然,饱貌也。”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雨凉感怀》:“身安腹果然,此外吾何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调饮啜》:“饥饱之度,不得过分,七分是已。然又岂无饕餮太甚,其腹果然之时,是则失之太饱。”
(2).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韩非子·内储说下》:“﹝ 文公 ﹞乃召其堂下而譙之,果然,乃诛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孔子 曰:‘无忧, 瞿 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德宗 顾列谓宰相曰:‘第几人,必 王某 也。’果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种植·杏》:“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 杨朔 《秘密列车》:“果然不久, 义县 解放, 锦州 也拿下来。”
(3).兽名。长尾猿。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果然皮胜锦,吉了舌如人。”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果然》:“果然,仁兽也。出西南诸山中,居树上。状如猨,白面黑颊,多髯而毛采斑斕,尾长于身,其末有歧。”  ——《漢語大詞典》
谪降(謫降)zhé jiàng
(1).古代官吏被降职并调至边远之地。 宋 王巩 《甲申杂记》:“云将引用 岭 南謫降人、 元祐 人同力为之。” 清 钱谦益 《江兆豫侍御六十寿序》:“一时敢言直諫之士,以次謫降。”
(2).迷信说法,谓仙人获罪而贬降、托生人世。 明 高启 《青丘子歌》:“本是 五云阁 下之仙卿,何年謫降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花月痕》第四三回:“﹝ 玉帝 ﹞将我们监禁在离恨天,先后謫降人世,亲歷了恨泪愁冤的苦。”  ——《漢語大詞典》
月宫 yuè gōng
(1).古代神话传说月中的宫殿,为 嫦娥 所居。又称 广寒宫 。《海内十洲记》:“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月宫之间。”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上曰:‘非也。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 清 洪升 《长生殿·闻乐》:“向有《霓裳羽衣》仙乐一部,久祕月宫,未传人世。”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地上的树木,为甚么能够生长在我们月宫里呢?”
(2). 太平天囯 天王 洪秀全 自称太阳,而称其妻为月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天日》:“主乃吩咐其正月宫曰:‘尔且带子同爷爷妈妈哥哥嫂嫂及众小姑同居住,待朕下凡理爷爷事毕,然后昇天同尔享安乐焉。’”  ——《漢語大詞典》
仙 xiān《國語辭典》

仙 [ xiān ]

  1. 經修煉後長生不老、超脫塵俗的人。如:「神仙」、「八仙過海」、「修道成仙」。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2. 性情或行為超凡不俗的人。如:「詩仙」、「劍仙」。唐·杜甫·〈飲中八僊歌〉:「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3. 姓。如宋代有仙源明。
  1. 神仙的、仙人的。如:「仙宮」、「仙居」、「仙丹」。《文選·張衡·西京賦》:「含利颬颬,化為仙車。」
  2. 輕飄、輕盈。《文選·何敬祖·雜詩》:「心虛體自輕,飄颻若仙步。」唐·杜甫〈覽鏡呈柏中丞〉詩:「起晚堪從事,行遲更覺仙。」
  3. 超俗不凡。如:「仙容」、「仙品」、「仙才」。唐·白居易〈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1. 稱死的婉辭。如:「仙化」、「仙去」、「仙逝」。
四叶(四叶)
唐 杜甫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  ——《骈字类编》
蓂 míng《國語辭典》

蓂 [ míng ]

  1. 参见「蓂荚 」条。
留春
宋祁 酴醾诗 析酲疑破鼻,并艳欲留春。
李益诗留春春竟去
韩愈 诗 大哉阳德盛,荣茂恒留春。
画继晁补之有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上题云胸中正可吞云梦盏底何妨对圣贤有意清秋入衡霍为君无尽写江天  ——《分类字锦》
半 bàn《國語辭典》

半 [ bàn ]

  1. 二分之一的。如:「半数」、「半边」、「半碗饭」、「年过半百」。
  2. 在……中间。如:「半夜」、「半路」、「半山腰」。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 比喻极少。如:「一星半点」、「一分半钟」。
  1. 部分、不完全的。如:「半成品」、「半生不熟」、「半新不旧」、「一知半解」。
  1. 事物二分之一的部分。如:「剖半」、「一半」。《庄子·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後 hòu《國語辭典》

後 [ hòu ]

  1. 在時間上與「先」、「前」相對。《禮記·曲禮下》:「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
  2. 在空間、位置上與「前」相對。如:「背後」、「村後」、「敵後」、「幕後」、「向後轉」、「懲前毖後」。《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武城人塞其前,斷其後之木而弗殊。」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3. 子孫。如:「名人之後」。《詩經·大雅·瞻卬》:「式救爾後。」漢·鄭玄·箋:「後,謂子孫也。」《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4. 姓。如五代時後漢有後贊,清代有後禮。
  1. 時間較晚的、未來的。如:「後天」、「後代」、「前因後果」。
  2. 次序、位置近末尾的。如:「後排」、「後半段」、「後院」、「後門」。
  1. 遲、晚。如:「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1. 落後。《論語·雍也》:「非敢後也,馬不進也。」《韓非子·喻老》:「趙襄主學御於王子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
  2. 延緩、趕不上。《論語·衛靈公》:「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3. 摒棄、排除。《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