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宗祀敞中宸。宾延上帝五方神。

佚名宋代〕《十二时/忆少年

承平世,嘉祐壬寅。九月上旬辛。酒醪香旨,谷实丰珍。宗祀敞中宸。宾延上帝五方神。以严亲。诚心通杳杳,文物盛彬彬。金声玉色,和奏翕铿纯。荡无垠。天地一洪钧。明天子、至化深仁。一意奉精禋。感时怵惕,即事恭夤。用孝教斯民。多仪举,大恩沦。福来臻。清风动阊阖,皓气下天津。币诚玉腆,朱燎焜槱薪。积欢欣。皇历万斯春。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宗祀中宸上帝五方

宗祀 zōng sì
(1).谓对祖宗的祭祀。《孝经·圣治》:“昔者 周公 郊祀 后稷 以配天;宗祀 文王 於明堂以配上帝。”《宋书·武帝纪中》:“ 夷羿 乘衅,荡覆王室,越在南鄙。迁于 九江 。宗祀絶饗,人神无位。”《汉书·叙传上》:“夫以匹妇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而全宗祀於无穷,垂策书於春秋。”《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诒书》:“倘违吾言,自罹罗网,颠覆宗祀,虽及泉下,誓不相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吾不忍吾家之宗祀,自此而絶也。”
(2).泛指各种祭祀。《汉书·儿宽传》:“陛下躬发圣德,统楫羣元,宗祀天地,荐礼百神,精神所乡,徵兆必报,天地并应,符瑞昭明。”  ——《漢語大詞典》
敞 chǎng《國語辭典》

敞 [ chǎng ]

  1. 地方宽阔,无物遮挡的样子。如:「宽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迢峣倜傥,丰丽博敞,洞𫐖轕乎,其无垠也。」
  1. 张开、打开。如:「敞开大门」、「敞嘴大笑」。
中宸 zhōng chén
(1).太空。《文选·张衡〈西京赋〉》:“消雰埃於中宸,集重阳之清澂。” 薛综 注:“宸,天地之交宇也。”
(2).指朝廷。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旷时月而涉万里,然后得入覲于中宸。”
(3).借指天子、太后。 宋 范仲淹 《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君驰奏闕下,感慨动中宸。”《宋史·乐志十三》:“腾光丙位,荐寿中宸。”  ——《漢語大詞典》
宾 ( 賓 ) bīn
宾 [ bīn ]
  1. 客人:~客。来~。~馆。~主。贵~。~至如归。
  2. 同“傧”,傧相。
  3. 服从,归顺:~服。~附。
  4. 姓。
延 yán《國語辭典》

延 [ yán ]

  1. 长。《文选·班固·西都赋》:「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晋·左思〈娇女诗〉:「从容好赵舞,延袖像飞翮。」
  1. 拉长、伸长。如:「延长」、「延年益寿」。《韩非子·十过》:「延颈而鸣,舒翼而舞。」晋·慕容廆〈与陶侃笺〉:「每瞻江湄,延首遐外。」
  2. 扩展、蔓衍。如:「火势蔓延」。《文选·潘岳·关中诗》:「微火不戒,延我宝库。」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游九鲤湖日记》:「松偃藤延,纵目成胜。」
  3. 引导、引进。如:「延入」。《文选·贾谊·过秦论》:「秦人开关而延敌。」《汉书·卷六八·霍光传》:「独夜设九宾温室,延见姊夫昌邑关内侯。」
  4. 招揽、邀请。如:「延请」、「延揽人才」。《红楼梦·第一○九回》:「那知贾母这病日重一日,延医调治不效。」
  5. 连及。如:「祸延子孙」。《书经·大禹谟》:「罚弗及嗣,赏延于世。」
  6. 向后推迟。如:「拖延」、「延期」。
  1. 迟缓。如:「延误」、「延缓」。
  1. 姓。如汉代有延岑。
上帝 shàng dì
(1).天帝。《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国语·晋语八》:“夫鬼神之所及,非其族类,则绍其同位,是故天子祀上帝,公侯祀百辟,自卿以下不过其族。”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愚以为天不言,以灾异为谴,告政之治乱,主之得失,皆上帝所伺而应以灾祥者也。”《西游记》第五回:“只为妖猴欺上帝,致令众圣降凡尘。”
(2).指君主,帝王。《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毛 传:“上帝,以託君王也。” 孔颖达 疏:“王称天称帝,《诗》之通义。”《后汉书·党锢传·李膺》:“顷闻上帝震怒,贬黜鼎臣。” 李贤 注:“上帝谓天子。”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果州 谢真人 上升前,在 金泉山 道场,上帝锡以马鞍,使安其心也。”
(3).远古的帝王。《素问·六节藏象论》:“ 歧伯 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王冰 注:“上帝,谓上古帝君也。” 汉 王充 《论衡·自然》:“《易》曰:‘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 周公 曰:‘上帝引佚。’上帝谓 舜 禹 也。”
(4).指先帝。 宋 苏辙 《西掖告词·安焘三代妻》:“朕初见上帝,严配文考。”
(5).基督教传教士借用 中国 原有语词,对其所信奉之神God的译称。天主教译作“天主”。 丁玲 《母亲》二:“现在 武陵城 里也有了福音堂,是他们来传教的,他们不信祖宗菩萨,他们信什么上帝、 耶稣 。”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四个 美国 兵在胸前划了个十字,同时说:‘谢谢上帝!’”  ——《漢語大詞典》
五方 wǔ fāng
东、南、西、北和中央。亦泛指各方。《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孔颖达 疏:“五方之民者,谓中国与四夷也。” 唐 颜真卿 《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陆海殷凑,五方浩剧。”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一:“百货均输成剧邑,五方风气异中原。”  ——《漢語大詞典》
神 shén《國語辭典》

神 [ shén ]

  1. 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与主宰者称为「神」。如:「山神」、「天神」、「海神」。
  2. 圣贤或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也称为「神」。《后汉书·卷四十四·张禹传》:「中土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涉。」
  3. 人的精气或注意力。如:「留神」、「伤神」、「聚精会神」。
  4. 姓。如汉代有神曜。
  1. 稀奇、玄妙、不平凡的。如:「神童」、「神机妙算」。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