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圣化迈陶唐。元符锡命,天鉴昭彰。

佚名宋代〕《十二时/忆少年

享嘉会,万宇欢康。圣化迈陶唐。元符锡命,天鉴昭彰。徽号奉琳房。陈缛礼、献岁惟良。耀旗章。翠辇驻仙乡。睿意极齐庄。仙衣渥采,玉册共荧煌。荐芬芳。飚驭降灵场。回云罕,尊祖趋仙宇,金石韵锵洋。聿朝清庙,躬奠瑶觞。报本国之阳。执笾豆、列侍貂珰。对穹苍。洪恩霈夷夏,大庆浃家邦。垂衣紫极,圣寿保遐昌。集祺祥。地久与天长。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陶唐元符锡命昭彰

圣 ( 聖 ) shèng/kū
圣 [ shèng ]
  1.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人。~哲。
  2.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洁。~地。~经。
  3.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上。~旨。~明。
  4.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手。棋~。
圣 [ kū ]
  1. 古代方言,义同“掘”《説文•土部》:“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清施補華《别弟文》:“吾負母而逃,圣野菜充飢。”
化 huà/huā《國語辭典》

化 [ huà ]

  1. 改变。如:「千变万化」、「潜移默化」。《易经·恒卦·彖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淮南子·泛论》:「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2. 天地生成万物。如:「造化」、「化育」。
  3. 转移民俗使归淳厚。《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文选·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
  4. 死。如:「物化」、「羽化」。《孟子·公孙丑下》:「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唐·刘禹锡〈祭柳员外文〉:「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
  5. 物体消融、改变形性。如:「溶化」、「消化」。《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
  6. 烧毁。如:「火化」、「焚化」。《西游记·第一三回》:「献过了种种香火,化了众神纸马,烧了荐亡文疏,佛事已毕,又各安寝。」
  7. 求乞、乞讨。如:「化缘」、「募化」。《儒林外史·第一回》:「也有坐在地上就化钱的。」
  8. 置于名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转变成某种状态或性质。如:「美化」、「绿化」、「恶化」、「电气化」、「科学化」、「现代化」。
  1. 教化。《文选·李密·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唐·柳宗元〈封建论〉:「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2. 化学的简称。如:「理化」、「化工」。

化 [ huā ]

  1. 参见「化子 」条。
迈 ( 邁 ) mài
迈 [ mài ]
  1. 抬起腿来跨步:~步。~进。
  2. 老:老~。年~。
  3. 远行:远~。
  4. 豪放:豪~。
  5. 超过:“则三王可~,五帝可越”。
  6. 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现在也把千米(公里)说成迈。
陶唐 táo táng
(1).古帝名。即 唐尧 。 帝喾 之子,姓 伊祁 ,名 放勋 。初封于 陶 ,后徙于 唐 。《书·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 冀 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而亡。”《孔子家语·五帝德》:“ 宰我 曰:‘请问 帝尧 。’ 孔子 曰:‘ 高辛氏 之子,曰 陶唐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刑法》:“ 太宗 谓侍臣曰:‘昔 陶唐 大圣, 柳下惠 大贤,其子 丹朱 甚不肖,其弟 盗跖 为巨恶。’”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乃粒》:“ 神农 去 陶唐 ,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
(2).古部族名。《史记·夏本纪》:“ 陶唐 既衰,其后有 刘累 ,学扰龙于 豢龙氏 ,以事 孔甲 。” 唐 杜甫 《敬寄族弟唐十八使君》诗:“与君 陶唐 后,盛族多其人。圣贤冠史籍,枝派罗源津。” 朱鹤龄 注:“《唐·宰相世系表》: 杜 氏出 祁 姓, 帝尧 裔孙 刘累 之后,在 周 为 唐杜氏 。 成王 灭 唐 ,以封弟 叔圉 ,改封 唐氏 子孙於 杜城 , 京兆 杜陵 是也。然则 唐 与 杜 盖同族也。”参见“ 陶唐氏 ”。
(3). 陶唐 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久著仁贤声誉重,中外推戴 陶唐 。”
(4).指 陶唐 之世。 晋 左思 《魏都赋》:“鉴茅茨於 陶唐 ,察卑宫於 夏禹 。”
(5).借指开明盛世。 唐 鲍溶 《读李相心中乐》诗:“果闻丞相心中乐,上赞 陶唐 一万春。” 清 钱谦益 《山西布政使文翔凤授朝议大夫制》:“以 河汾 之学,教 陶唐 之人,士习之淳,文体之正,胥自 晋 始。”
(6).《击壤歌》。 宋 陆游 《示儿子》诗:“父子扶携返故乡,欣然击壤咏《陶唐》。” 清 黄鷟来 《咏怀》之五:“枝榦虽不广,亦足蔽一乡。野人时就坐,鼓腹歌《陶唐》。”参见“ 陶唐歌 ”。
(7).借指 中国 。 清 吕履恒 《许由冢》诗:“青山顶上一孤邱,俯视 陶唐 十二州。”  ——《漢語大詞典》
元符 yuán fú
大的祥瑞。《文选·扬雄〈长杨赋〉》:“方将俟元符,以禪 梁甫 之基,增 泰山 之高。” 李善 注引 晋灼 曰:“元符,大瑞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表权舆,序皇王,炳元符,镜鸿业……歌之以禎瑞,赞之以介丘。”  ——《漢語大詞典》
锡命(錫命)xī mìng
天子有所赐予的诏命。《易·师》:“王三锡命。” 孔颖达 疏:“三锡命者,以其有功,故王三加锡命。” 唐 张九龄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诗:“寳筵延锡命,供帐序羣公。” 清 姚鼐 《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事闻,赠公太常卿。妻 方夫人 、妾 陈氏 皆被锡命。”  ——《漢語大詞典》
天 tiān《國語辭典》

天 [ tiān ]

  1. 日月星辰所罗列的空间,即天空。如:「碧海青天」、「顶天立地」。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2. 一昼夜的时间。如:「昨天」、「今天」、「大后天」、「一天」。
  3. 白天或一天中的某一段时间。如:「三天三夜」、「三更天」。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4. 时节、季节。如:「春天」、「三伏天」、「黄梅天」。
  5. 气候。如:「晴天」、「阴天」、「大热天」、「下雨天」。
  6. 自然。如:「人定胜天」、「乐天知命」。《庄子·天道》:「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7. 指宇宙万物的主宰。有时指大自然、有时指命运、有时指天神等。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怨天,不尤人。」《书经·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8. 指神灵所住的世界。如:「升天」、「归天」。
  9. 不可或缺或最重要的事物。如:「以夫为天」。《汉书·卷四十三·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10. 量词。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时。如:「这项工作限你三十天时间完成,不得拖延。」
  1. 自然的、天然的。如:「天才」、「天险」、「天籁」、「天性」。
  2. 数目极大的。如:「天价」、「天量」、「天文数字」。
  3. 腾空架设的、驾于空中的。如:「天桥」、「天窗」、「天棚」。
  1. 很、非常。如:「天大的好消息」、「天大的新闻」。
鉴 ( 鑒 ) jiàn
鉴 [ jiàn ]
  1. 镜子。
  2. 照:光可~人。
  3. 观察,审察:~别。~定。~赏。~于(看到,觉察到)。台~(书信用语,表示请人看信。亦作“惠鉴”、“钧鉴”)。~往知来。
  4.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借~。~戒。前车之~。
昭彰 zhāo zhāng
亦作“ 昭章 ”。
(1).昭著;显著。亦谓使彰明。《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 梁 萧统 《〈陶渊明集〉序》:“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宋 欧阳修 《集古录跋尾·唐李听神道碑》:“ 听 父子为 唐 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 清 林则徐 《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夫杀人者死,天理昭彰,无论 中国 外夷,一命总须一抵。”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这一对暴发的大总统和副总统,昭彰的报应出现了。”
(2).光耀。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唐 元稹 《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章文物,皆摛锦之相连。”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昭彰帝纪,炳蔚人文。”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