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徒能资丧志,谁与思念功。

岳珂宋代〕《归自鄂双莲生于后池偶作再寄紫微

岿然康户山,独秀莲花峰。
派为濂溪源,下有爱莲翁。
绝学嗣洙泗,千载同清风。
书堂二池间,浮翠笼轻红。
居然不染尘,涌出清泠中。
雪藕厉坚节,一念窒以通。
朝卷而暮舒,吸之碧玉筩。
洁凝月露润,妖鄙桃李稼。
食子味崖蜜,擘房透香丛。
菰蒲俨不群,鱼鸢间相从。
大哉君子操,视此褆其躬。
我方赋归来,来策溪上筇。
家池忽惊见,晴霞照秋空。
已迎颢气澂,况复嘉瑞逢。
双葩本共根,殊质疑并钟。
摘奇且熟玩,比德思广充。
尝闻古之人,即物皆至公。
两岐美报上,同颖还居东。
双觡赋长卿,奇木对终童。
善推仁义端,脗合造化工。
后世煽淫靡,世见了不同。
联芳天泉池,合欢华清宫。
骈花耀鲤湖,十丈闻华潼。
徒能资丧志,谁与思念功。
嗟予困蒺藜,坐此五技穷。
兹瑞何自来,儆戒如倥侗。
孤植常易摧,初戒先叶恭。
竞妍必竞妒,次戒毋苟容。
美祥不可恃,又以戒其终。
恭惟天地心,常比药石攻。
名理傥未喻,再拜师正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丧志思念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1.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1.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2.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3.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4.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5.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1.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1.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2.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能 néng/nài《國語辭典》

能 [ néng ]

  1. 傳說中的動物。如熊,足似鹿。《說文解字·能部》:「能,熊屬,足似鹿。」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詩:「近者三姦悉破碎,羽窟無底幽黃能。」
  2. 能力、才幹。如:「逞能」、「智能」。《論語·子罕》:「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並摽能擅美,獨映當時。」
  3. 人才、有才能的人。《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4. 用途、功用。唐·柳宗元〈愚溪詩序〉:「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5. 一種日本古典戲劇。由猿樂發展的歌舞劇,以動作、表情和音樂表現。如:「夢幻能」、「修羅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能量間可互相轉換,以功率為計算單位。也稱為「能量」。
  1. 有才幹的。如:「能人」、「能者多勞」。《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1. 可以做、此才幹。《論語·先進》:「非曰能之,願學焉。」《荀子·勸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 投契、睦。《詩經·大雅·民勞》:「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3. 及、到。《戰國策·趙策一》:「韓與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
  1. 可以、能夠。如:「你現在能不能去?」《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2. 只、僅僅。唐·杜甫〈月〉詩:「只益丹心苦,能添白髮明。」宋·蘇軾〈舟中夜起〉詩:「此生忽忽憂患裡,清境過眼能須臾。」
  3. 寧、寧可。宋·蘇軾〈六和寺?師閘山溪為水軒〉詩:「出山定被江潮涴,能為山僧更少留。」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能為君子儒,莫為小人儒。」
资 ( 資 ) zī
资 [ zī ]
  1. 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
  2. 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独~。合~。~方。
  3. 供给,帮助:~助。~送。~敌。可~借鉴。
  4. 智慧能力:~质。天~。
  5. 出身和经历:~格。~历。
  6. 姓。
丧志(喪志)sàng zhì
丧失心志。《左传·昭公元年》:“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漢語大詞典》
谁 ( 誰 ) shuí
谁 [ shuí ]
  1. 疑问人称代词:你是~?~何(a.哪一个人;b.诘问,呵问)。~们。~人。~个。
  2. 任何人,无论什么人:这件事~都不知道。
与 ( 與 ) yǔ/yù/yú
与 [ yǔ ]
  1. 给:赠~。~人方便。
  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3. 赞助,赞许:~人为善。
  4. 〈书〉等待:时不我~。
  5. 〈连〉和:我~你。山~水。
  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
与 [ yù ]
  1. 参加:参~。~会。
与 [ yú ]
  1. 同“欤”。
思念 sī niàn
(1).想念;怀念。《国语·楚语下》:“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者,与哀殯丧,於是有叹,其餘则否。”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上思念 李夫人 不已。” 宋 苏轼 《答参寥书》:“到 黄 已半年,朋游常少,思念公不去心。” 碧野 《名城颂》:“我思念 黄河 上游的名城-- 兰州 。”
(2).指回忆。《汉书·广陵王刘胥传》:“事久远,请归思念具对。”
(3).考虑;思考。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杯》:“今全无悼远之志,反思念娶事,是《春秋》之所甚疾也。”《百喻经·乘船失釪喻》:“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作记,捨之而去,后当取之。”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其蚤暮思念,皆道德之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自然做学生的也要思念本源,但你要用他呀!”
(4).思虑;想法。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相御妻》:“今者吾从门间观其志气,恂恂自下,思念深矣。” 老舍 《赶集·微神》:“我在山坡上晒太阳,一点思念也没有,可是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滴下些诗的珠子。”  ——《漢語大詞典》
功 gōng《國語辭典》

功 [ gōng ]

  1. 勋劳。如:「立功」、「歌功颂德」。《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 事情、工作。如:「功亏一篑」。《史记·卷八二·田单传》:「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北史·卷一一·隋高祖文帝本纪》:「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役功不过二十日,不役者收庸。」
  3. 成效。如:「事半功倍」、「徒劳无功」。《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 成就、事业。如:「丰功伟业」。《孟子·公孙丑上》:「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5. 工夫。如:「用功」、「练功」。唐·韩愈〈答殷侍御书〉:「一来应举,事随日生,虽欲加功,竟无其暇。」
  6. 一种丧服。参见「功服 」条。
  7. 物理上称施于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沿施力方向所移动距离的乘积为「功」。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