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游困先归去。奈怨别、相思情绪。

佚名宋代〕《夜游宫·是处追寻侣

是处追寻侣。灯光散、九衢红雾。人在星河繁闹处。暗相逢,惹天香,飘满路。游困先归去。奈怨别、相思情绪。闲傍小桃□独步。月明寒,拈宜男,无一语。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归去相思情绪

游 yóu《國語辭典》

游 [ yóu ]

  1. 在水中行動。如:「游泳」。《詩經·邶風·谷風》:「就其淺矣,泳之游之。」《淮南子·墬形》:「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士者無心而慧。」
  2. 遨遊。《墨子·貴義》:「子墨子南游於楚,見楚獻惠王。」通「遊」。
  3. 交往。《左傳·隱公三年》:「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通「遊」。
  1. 飄蕩不定。如:「游民」、「游資」、「氣若游絲」。《新唐書·卷九五·竇威傳》:「周洛間,因隋亂,人不土著,軌下令諸縣,有游手末作者按之,由是威信大行,民皆趨本。」
  1. 河流、江河的段落。如:「上游」、「中游」、「下游」。《詩經·秦風·蒹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2. 姓。如清代有游士鳳。
困 ( 睏 ) kùn《國語辭典》

困 [ kùn ]

  1. 艰难痛苦。如:「艰困」、「窘困」、「困境」。《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2. 穷苦。如:「贫困」、「穷困」。《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
  3. 疲倦、疲乏。如:「困倦」、「困顿」、「形疲神困」。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1. 陷在艰难困苦里,或受环境、条件等因素限制住。如:「为病所困」、「被这个问题困住了!」宋·曹勋〈望太行〉诗:「一生困尘土,半世走阡陌。」
  2. 包围、围住。如:「围困」。汉·李陵〈重报苏武书〉:「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
  1.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兑(☱)​上。《易经·困卦·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先 xiān《國語辭典》

先 [ xiān ]

  1. 祖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
  2. 首要的事务。《礼记·学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 原先、先前。《红楼梦·第七二回》:「这两日比先又添了些病,所以支持不住。」
  4. 先生的简称。《汉书·卷六七·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
  5.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先轸。
  1. 对已去世者的尊称。如:「先父」、「先人」、「先圣先贤」、「革命先烈」。
  1. 时间或次序在前。如:「先发制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二首之一:「春江水暖鸭先 知。」
  2. 暂时。如:「你先不要慌,我们慢慢想办法来解决。」
  1. 倡导、先行。《论语·子路》:「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文选·曹植·求自试表》:「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2. 时间居前。唐·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 事前联系、介绍。《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先 [ xiàn ]

  1. 不当超前而超前。《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2. 领导、率导。《礼记·郊特牲》:「天先乎地,君先乎臣。」
归去(歸去)guī qù
(1).回去。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唐 李白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水浒传》第三二回:“﹝ 宋江 ﹞先发付兄弟 宋清 归去。”
(2).谓死亡。 清 胡式钰 《语窦》:“謿人死曰归去。”  ——《漢語大詞典》
奈 nài《國語辭典》

奈 [ nài ]

  1. 堪、经得起。《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同昌公主》:「稍过度,则熇蒸之气不可奈。」通「耐」。
  2. 对付、安顿、处置。通常与「何」连用。《国语·晋语二》:「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
  1. 表示意外转折的语气。如:「怎奈计划不周,以致发生困难。」、「他本性不坏,无奈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
怨 yuàn《國語辭典》

怨 [ yuàn ]

  1. 责备、怪罪、痛恨。如:「怨天尤人」、「任劳任怨」。《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由此大怨灌夫、魏其。」
  1. 仇恨。如:「结怨」、「宿怨」、「以德报怨」、「恩怨分明」。《左传·成公三年》:「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1. 不满的、哀愁的。如:「怨言」、「怨妇」、「怨声载道」。唐·白居易〈杨柳枝二十二韵〉:「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怨 [ ​yuān ]

  1. (一)​之又音。
别 ( 別 ) bié/biè《國語辭典》
  1. 「別 」的異體字。
相思 xiāng sī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 苏武 《留别妻》诗:“生当復来归,死当长相思。”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日行》:“两相思,两不知。” 宋 刘过 《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客里归韉须早发,怕天寒,风急相思苦。”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三:“相思只有甜味,单思完全是苦的。”
(2).指相思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天来好事里头藏,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箇专治相思的圣惠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他若来讨,我只説二小姐为他害了相思,约他来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别是发生了恋爱,犯了相思吧。”
(3).树名。又名红豆树。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原野无凡树,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辈。”
(4).果名。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 燕 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 言相思也。”  ——《漢語大詞典》
情绪(情緒)qíng xù
(1).缠绵的情意。 南朝 梁 江淹 《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闃寂以思,情绪留连。” 唐 韩偓 《青春》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 秦 楼,光阴负我难相偶,情绪牵人不自由。” 宋 晏几道 《梁州令》词:“南桥杨柳多情绪,不繫行人住。”
(2).泛指感情。 叶圣陶 《母》:“一位姓 文 的是个富于情绪而又偏于直觉的,伊常有说不出的忧愁,又常常有莫可名的喜悦。”
(3).心情,心境。 唐 司空图 《寓居有感》诗之三:“客处不堪频送别,无多情绪更伤情。” 宋 丘崇 《洞仙歌·赋金林檎》词:“镇独自黄昏怯轻寒,这情绪年年,共花憔悴。” 清 纳兰性德 《霜天晓角》词:“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叶圣陶 《晓行》:“我听了这一段叙述,心里起一种憎恨的情绪。” 梁斌 《红旗谱》五三:“情绪不好的时候,一看革命小说,就壮起胆来。”
(4).情况;端绪。 唐 程长文 《书情上使君》诗:“县僚曾未知情绪,即便教人縶囹圄。”
(5).犹劲头。 谢觉哉 《机关妇女的学习》:“《中国妇女》社记者说,机关团体的妇女,不论是职员或非职员,绝大部分的学习情绪很好。”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惊人的集体力量使他情绪高涨极了。”
(6).指不正当或不愉快的情感。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回来后,它也跟人一样会闹情绪,对所有的人都不服从。”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五章:“呃呃,可得先跟 申玉枝 谈谈,安定安定她的情绪呢!”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