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鬻田赍朋好,家业遂中落。

姚燮清代〕《江上四哀诗 其二 郑茂才照

郑公有侠肠,邱山重然诺。鬻田赍朋好,家业遂中落。

旋以多难故,晚境劣弥恶。脱略若无介,顺受转怡乐。

今年秋风中,开径踏寒萚。提携薪米资,欣然办羔酪。

爱昵逾性命,论文到日落。留予苦无术,坚申后来约。

重来亦匪遥,君已化如鹤。嗟嗟三日前,支枕尚能药。

灵床拜衰绖,婺妻泣声弱。空庭扫荒翠,但有烟漠漠。

杨侯致遗意,使我泪湔汋。临江望帆影,一日数登阁。

食息举贱名,相呼屡多错。敢有未了言,倘来梦中托。

短缘尽一面,生死两漠漠。白日隔黄泉,愿罪鄙情薄。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朋好家业中落

鬻 yù《國語辭典》

鬻 [ yù ]

  1. 卖。《庄子·逍遥游》:「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卖官鬻爵,取利下尽锱铢。」
  2. 生、养。《庄子·德充符》:「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礼记·乐记》:「羽者,妪伏,毛者孕鬻。」
  1. 幼稚、幼小。《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1. 姓。如周代有鬻熊。

鬻 [ zhù ]

  1. 稀饭。《左传·昭公七年》:「𫗴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通「粥」。
田 tián《國語辭典》

田 [ tián ]

  1. 土地。如:「稻田」、「梯田」、「瓜田李下」、「蔗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我执曹君,而分曹魏之田以赐宋人。」《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2. 可开采某些资源的地带。如:「煤田」、「盐田」。
  3. 姓。如战国时魏有田子方。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耕种。《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通「佃」。
  2. 打猎。如:「田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国语·齐语》:「田、狩、罼、弋,不听国政。」通「畋」。
赍 ( 賫 齎 ) jī
赍 [ jī ]
  1.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志未遂而死去)。
  2.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3. 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居者送”。
朋好 péng hǎo
朋友,好友。 南朝 宋 颜延之 《和谢监灵运》:“人神幽明絶,朋好云雨乖。”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十:“祇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 宋 梅尧臣 《和通判把菊有寄》:“朋好各相望,採持空叹息。” 康有为 《〈味梨集〉序》:“争和议而逐鹰鸇,非其义深君父耶;叹日月而惜别离,非情深朋好耶?”  ——《漢語大詞典》
家业(家業)jiā yè
(1).犹家产。《汉书·杨王孙传》:“ 杨王孙 者, 孝武 时人也。学 黄 老 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南史·何戢传》:“﹝ 戢 ﹞家业富盛,性又华侈,衣被服饰,极为奢丽。”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除蠹》:“有豪族 陈氏 为县録事,家业殷富,子弟復多。”《红楼梦》第一○三回:“父亲已没,只有母亲,又过继了一个混帐儿子,把家业都花完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老汉使尽了最后的一点点力气以后,抱着儿子 梁三 可以创立家业的希望,心满意足地辞别了人间。”
(2).家传的事业或学业。《后汉书·郭镇传》:“ 镇 弟子 禧 ,少明习家业,兼好儒学,有名誉, 延熹 中亦为廷尉。”《三国志·魏志·李傕传》“ 傕 等纵兵杀公卿百官” 裴松之 注引《三辅决录注》曰:“ 瑞 字 君荣 , 扶风 人,世为学门。 瑞 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歷显位。”《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世善《周官》《左氏》, 之推 早传家业。”
(3).借指国家的事业。 徐特立 《纪念“五四”对青年的希望》:“青年是老一辈的接班人,应该象老一辈那样有革命的志气,有远大的抱负,兴旺老一辈所创立的家业。”
(4).家庭生计。 汉 刘向 《列女传·陈寡孝妇》:“夫果死不还,妇养姑不衰,慈爱愈固,纺绩以为家业,终无嫁意。”《后汉书·列女传·许升妻》:“ 吴 许升 妻者, 吕氏 之女也,字 荣 。 升 少为博徒,不理操行, 荣 尝躬勤家业,以奉养其姑。” 宋 苏轼 《次韵韶守狄大夫》之一:“华髮萧萧老 遂良 ,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甥不事家业,屡负人债,輒为偿之而不以告姊。”
(5).方言。境地。 梁斌 《红旗谱》四七:“意思是叫 江涛 看,他虽然杀了那么多人,目前还是当个穷兵,穷到这个家业。” 梁斌 《播火记》四五:“ 贵 他娘!别哭!哭什么?已经到了这步家业,走吧,先回 明大伯 那里去。”  ——《漢語大詞典》
遂 suì《國語辭典》

遂 [ suì ]

  1. 称心、满足。如:「诸事不遂」。《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红楼梦·第四六回》:「天下的事未必都遂心如意的。」
  2. 顺从、顺应。如:「半身不遂」。《国语·周语下》:「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
  3. 成功、成就。如:「杀人未遂」。唐·柳宗元〈瓶赋〉:「功成事遂,复于土泥。」《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男儿未遂平生志,且乐高歌入醉乡。」
  4. 进、通达。《易经·大壮卦·上六》:「象曰:不能退,不能遂。」
  5. 荐举、进用。《书经·仲虺之诰》:「佑贤辅德,显忠遂良。」《礼记·月令》:「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
  6. 生长。《汉书·卷二二·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
  7. 尽、止。《礼记·曲礼上》:「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 终究、竟然。《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此人后生无比,遂不为世所称,亦是奇事。」
  2. 就、于是。《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而穆公用之并国三十,遂霸西戎。」
  1. 远郊、郊外。《书经·费誓》:「鲁人三郊三遂,峙乃刍茭。」《礼记·王制》:「不变,移之遂,如初礼。」
  2. 小沟。《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儒林外史·第四○回》:「沟间有洫,洫间有遂。」
  3. 古代射箭的人所穿的臂衣。《仪礼·大射礼》:「袒决遂,执弓右,挟之出。」

遂 [ ​suí ]

  1. (一)​之又音。
中落 zhōng luò
中途衰落。《明史·邢侗传》:“家资鉅万,筑 来禽馆 於古 犂丘 ,减产奉客,遂致中落。”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 鸣 既斥,家益中落,乃退与 奇章 氏耕於野。” 邹韬奋 《书箱·错误的眼光》:“因为缺了孔方兄做伴侣,便由‘钱’的‘中落’而连带陷入‘势’的‘中落’。”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