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倚楼(倚樓)yǐ lóu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漢語大詞典》
最 zuì《國語辭典》
最 [ zuì ]
副- 至极。如:「最好」、「最大」、「最美」。《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西门豹传》:「三子之才能谁最贤哉?辨治者当能别之。」
- 凡、总计。《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最从高帝得相国一人,丞相二人,将军、二千石各三人。」汉·王符《潜夫论·实贡》:「最其行能,多不及中。」
- 菁华,居首要性的人或物。唐·司马札〈卖花者〉诗:「长安甲第多,处处花堪爱,良金不惜费,竞取园中最。」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河东旧族,柳氏名门最 。」
- 聚合。宋·陆游〈澹斋居士诗序〉:「最其诗,得三卷,属某为序。」
难忘 nán wàng
无法忘记。例如:难忘的时刻。
永远留在脑海里。例如: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值得记忆的。例如:难忘的岁月。 ——《漢語大詞典》
永远留在脑海里。例如: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值得记忆的。例如:难忘的岁月。 ——《漢語大詞典》
处 ( 處 ) chǔ/chù
处 [ chǔ ]
- 居住:穴居野~。
- 存在,置身:设身~地。~心积虑。~世。
- 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
- 决定,决断:~理。
- 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罚。~决。
- 止,隐退:~暑。
- 地方:~~。~所。
- 点,部分:长(cháng )~。好~。
-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筹备~。
正 zhèng/zhēng《國語辭典》
正 [ zhèng ]
形- 合于规范的、合于法则的。如:「正道」、「正路」。
- 不偏斜。如:「正中」、「正午」。《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精纯不杂的。如:「纯正」、「正红色」。《韩非子·难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
- 与「反」相对。如:「正面」、「正方」。
- 与「副」相对。如:「正本」、「正刊」。
- 与「偏」相对。如:「正门」、「正厅」。
- 与「负」相对。如:「正数」、「正电」。
- 修改错误。如:「修正」、「订正」、「纠正」。《论语·学而》:「就有道而正焉。」
- 整理。《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隋书·卷五八·李文博传》:「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
- 分析、明辨。《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
- 恰巧、刚好。如:「正好」、「正是」、「正中下怀」。《北史·卷七○·刘璠传》:「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乡等正解读书耳。』」
- 表示动作在进行的状态。如:「外面正下著倾盆大雨。」《文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 长官、主事者。如:「里正」、「村正」。《礼记·王制》:「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
-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正常。
正 [ zhēng ]
- 参见「正月 」条。
皓月 hào yuè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漢語大詞典》
千里 qiān lǐ
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 郑 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 唐 孟郊 《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漢語大詞典》
流光 liú guāng
(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穀梁传·僖公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若从 孔 孟 治地之法,则仁者必寿,善者必福,清明之志气如神,厚德之流光寖远。” 清 钱谦益 《太仆寺毕自严祖忠臣加赠大中大夫制》:“酬而劬后之劳,示我流光之报。”
(2).流动、闪烁的光彩。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应駍声,击流光,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南史·宋元凶劭传》:“时主夕卧,见流光相随,状若萤火。”
(3).特指如水般流泻的月光。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唐 长孙佐辅 《横吹曲辞·关山月》:“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清 方文 《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4).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诗:“流光易去懽难得,莫厌频频上此臺。” 宋 宋祁 《浪淘沙·别刘原父》词:“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华换。” 柯灵 《香雪海·春节书红》:“又是一年过去了,真是流光如驶!” ——《漢語大詞典》
(2).流动、闪烁的光彩。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应駍声,击流光,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南史·宋元凶劭传》:“时主夕卧,见流光相随,状若萤火。”
(3).特指如水般流泻的月光。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唐 长孙佐辅 《横吹曲辞·关山月》:“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清 方文 《秋夜饮顾与治斋中》诗:“清暉在山川,流光及城闕。”
(4).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唐 鲍防 《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诗:“流光易去懽难得,莫厌频频上此臺。” 宋 宋祁 《浪淘沙·别刘原父》词:“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华换。” 柯灵 《香雪海·春节书红》:“又是一年过去了,真是流光如驶!”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