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上士 shàng shì
(1).道德高尚的人。《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搆衅》:“下官 程颐 ,别号 伊川 ,人许性天上士,自惭理学名儒。”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十六:“上士守其中,下士劳其形。”
(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孙诒让 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秦 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周书·辛昂传》:“六官建,入为司隶上士,袭爵 繁昌县公 。 世宗 初,授天官上士,加大都督。”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唯 周 ( 北周 )建六官,改著作之正郎为上士,佐郎为下士。”
(3).佛经中对菩萨的称呼。《释氏要览·称谓》引《瑜珈论》:“无自利利他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4).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官阶之一。其地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周礼·天官·序官》:“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孙诒让 正义:“凡诸官上士,《王制》谓之元士,又谓之适士,中、下士又谓之官师。”《孟子·万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秦 以后亦有袭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为官秩者。《周书·辛昂传》:“六官建,入为司隶上士,袭爵 繁昌县公 。 世宗 初,授天官上士,加大都督。”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唯 周 ( 北周 )建六官,改著作之正郎为上士,佐郎为下士。”
(3).佛经中对菩萨的称呼。《释氏要览·称谓》引《瑜珈论》:“无自利利他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
(4).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漢語大詞典》
高明 gāo míng
(1).指天;上天。《书·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孔 传:“高明谓天。”《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首高明。”《文选·谢庄〈月赋〉》:“臣闻沉潜既义,高明既经。” 吕延济 注:“沉潜,地,故称义;高明,天,故称经。”
(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 注:“高明,谓日月也。”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 宋 曾巩 《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
(3).高而明亮;高爽敞亮。《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 南朝 齐 谢朓 《歌黄帝》:“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广榭崇臺,时令著高明之宅。”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
(4).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臺榭,居高明。”
(5).指显贵者。《书·洪范》:“无虐煢独,而畏高明。” 孔 传:“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 孔颖达 疏:“高明,谓贵宠之人。”《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 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6).指显贵。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忠 愈恨 燮 ,然惮其高明,不敢害,出为 汉阳 太守。”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畏子高明,痛子憔悴。” 清 曾国藩 《原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7).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匽皇后传》:“ 博园匽贵人 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清 龚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8).指崇高明睿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韦昭 注:“高明昭显,谓明德之臣。”《云笈七籤》卷九:“抑絶高明,嫉害胜己。” 续范亭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也愿意在此佳节,聊进一解,质之高明,并作为我国革命之借镜。”
(9).谓见解或技术高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这等一位高明人,难道连那‘瑶草无尘根’的这句话也不晓得?” 胡适 《吴敬梓传》:“《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 刘半农 《〈扬鞭集〉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
(10).对人的敬词。《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近持悃愊,进叩高明,荷温教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11).谓性格高亢爽朗。《后汉书·王龚传》:“ 蕃 性气高明,初到, 龚 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 ——《漢語大詞典》
(2).指日月。《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不以资高明之质,而不免卑浊之累;居常安之势,而终婴倾离之患故乎?” 李善 注:“高明,谓日月也。”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然则高明之运也,善行无迹;盛衰之应也,惟变是适。” 宋 曾巩 《应举启》:“遇高明之见照,殆否结之将通。”
(3).高而明亮;高爽敞亮。《尸子》卷上:“天高明,然后能烛临万物。” 南朝 齐 谢朓 《歌黄帝》:“稟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广榭崇臺,时令著高明之宅。” 宋 苏轼 《滕县公堂记》:“公堂吏舍凡百一十有六间,高明硕大。”
(4).指楼观。《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 郑玄 注:“高明,谓楼观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夫槿荣芳园,蝉啸珍木,盖纪乎南火之月也。可以处臺榭,居高明。”
(5).指显贵者。《书·洪范》:“无虐煢独,而畏高明。” 孔 传:“单独者不侵虐之,宠贵者不枉法畏之。” 孔颖达 疏:“高明,谓贵宠之人。”《文选·扬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刘良 注:“高明富贵之家,鬼神窥望其室,将害其满盈之志矣。”《隋书·裴肃传》:“但鬼瞰高明,世疵俊异,侧目求其长短者,岂可胜道哉!”
(6).指显贵。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忠 愈恨 燮 ,然惮其高明,不敢害,出为 汉阳 太守。” 宋 叶适 《祭陈同甫文》:“畏子高明,痛子憔悴。” 清 曾国藩 《原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
(7).崇高明睿,聪明智慧。《礼记·中庸》:“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东观汉记·孝崇匽皇后传》:“ 博园匽贵人 履高明之懿德,资淑美之嘉令。”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之一:“侍郎开豁亮直,足以起士气;高明宏远,足以壮天朝。” 清 龚自珍 《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8).指崇高明睿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 韦昭 注:“高明昭显,谓明德之臣。”《云笈七籤》卷九:“抑絶高明,嫉害胜己。” 续范亭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想到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也愿意在此佳节,聊进一解,质之高明,并作为我国革命之借镜。”
(9).谓见解或技术高超。《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你这等一位高明人,难道连那‘瑶草无尘根’的这句话也不晓得?” 胡适 《吴敬梓传》:“《儒林外史》这部书所以能不朽,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 刘半农 《〈扬鞭集〉自序》:“而这两位先生的学问技术,却不妨一样的高明,一样的可敬。”
(10).对人的敬词。《汉书·萧望之传》:“是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効,以辅高明。” 唐 韩愈 《答渝州李使君书》:“今既无由缘进言,言之恐益累高明。” 宋 王安石 《谢许发运启》:“近持悃愊,进叩高明,荷温教之见存,假善舟而使济。”《老残游记》第一回:“我们三个人要去杀他,恐怕只会送死,不会成事罢。高明以为何如?”
(11).谓性格高亢爽朗。《后汉书·王龚传》:“ 蕃 性气高明,初到, 龚 不即召见之,乃留记谢病去。” ——《漢語大詞典》
容易 róng yì
(1).做起来不费事。《汉书·杨恽传》:“郎中 丘常 谓 惲 曰:‘闻君侯讼 韩冯翊 ,当得活乎?’ 惲 曰:‘事何容易!脛脛者未必全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 扬雄 、 刘向 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 唐 元稹 《酬李相公并启》:“况贵贱之隔,不啻於车笠之相悬,而相公投貺珍重,又岂唯一揖之容易哉?”《朱子语类》卷六五:“节节推去,固容易见。”《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王婆 道:‘覆夫人,要热闹容易,夫人放买市,这经纪人都来赶趁,街上便热闹。’”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曹子建 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昇堂,用以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 朱自清 《背影》:“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2).轻率;草率;轻易。《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转精勤,莫容易,夜靖(静)三更思妙理。”《朱子语类》卷十一:“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説,殊害事。” 宋 程垓 《菩萨蛮》词之七:“夜来花底鶯饶舌,把人心事分明説,许大好姻缘,只成容易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孔明 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闻得有位 牛布衣 住在 甘露庵 ,容易不肯会人,相交的都是贵官长者。”
(3).犹言轻慢放肆。《旧唐书·韩愈传》:“ 宪宗 谓宰臣曰:‘…… 愈 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令》:“我本谓庸儒敢箕踞傲睨若是,遂容易辱駡,欲拳殴之。”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因入村治事。夏暑憩一僧寺中,方入门,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盃否?’ 渐 怒其容易,叱去。”
(4).疏忽;糊涂。 唐 欧阳炯 《木兰花》诗:“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宋 曹组 《扑蝴蝶》词:“幸容易!有人争奈,只知名与利?”
(5).谓某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快。 宋 司马光 《又寄聂之美》诗:“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 宋 陆游 《宴西楼》诗:“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 景武 夹了一筷子的肉,听话便抬起头看了在座的人一眼道:‘人生有肉便当吃!一辈子容易的很,谁还能带些去?’”
(6).指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清 阮元 《为王文简公书立墓道碑》:“翰林风月谁能似, 齐 鲁 声华近若何。多恐此碑容易泐,未如诗卷不消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繁华到极,便容易沦於虚浮。” 曹禺 《雷雨》第二幕:“ 鲁奶奶 ,我也知道 四凤 是个明白的孩子,不过有了这种不幸的情形,我的意思是非常容易叫人发生误会的。” ——《漢語大詞典》
(2).轻率;草率;轻易。《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转精勤,莫容易,夜靖(静)三更思妙理。”《朱子语类》卷十一:“看前人文字,未得其意,便容易立説,殊害事。” 宋 程垓 《菩萨蛮》词之七:“夜来花底鶯饶舌,把人心事分明説,许大好姻缘,只成容易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孔明 曰:‘南蛮之地,离国甚远,人多不习王化,收伏甚难,吾当亲去征之。可刚可柔,别有斟酌,非可容易托人。’”《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久已闻得有位 牛布衣 住在 甘露庵 ,容易不肯会人,相交的都是贵官长者。”
(3).犹言轻慢放肆。《旧唐书·韩愈传》:“ 宪宗 谓宰臣曰:‘…… 愈 为人臣,不当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恶其容易。’”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向中令徙令》:“我本谓庸儒敢箕踞傲睨若是,遂容易辱駡,欲拳殴之。” 宋 张耒 《明道杂志》:“士人有 双渐 者,性滑稽,尝为县令,因入村治事。夏暑憩一僧寺中,方入门,主僧半酣矣,因前曰:‘长官可同饮三盃否?’ 渐 怒其容易,叱去。”
(4).疏忽;糊涂。 唐 欧阳炯 《木兰花》诗:“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宋 曹组 《扑蝴蝶》词:“幸容易!有人争奈,只知名与利?”
(5).谓某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快。 宋 司马光 《又寄聂之美》诗:“心目悠悠逐去鸿,别来容易四秋风。” 宋 陆游 《宴西楼》诗:“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王统照 《搅天风雪梦牢骚》:“ 景武 夹了一筷子的肉,听话便抬起头看了在座的人一眼道:‘人生有肉便当吃!一辈子容易的很,谁还能带些去?’”
(6).指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 清 阮元 《为王文简公书立墓道碑》:“翰林风月谁能似, 齐 鲁 声华近若何。多恐此碑容易泐,未如诗卷不消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繁华到极,便容易沦於虚浮。” 曹禺 《雷雨》第二幕:“ 鲁奶奶 ,我也知道 四凤 是个明白的孩子,不过有了这种不幸的情形,我的意思是非常容易叫人发生误会的。” ——《漢語大詞典》
劝 ( 勸 ) quàn
劝 [ quàn ]
- 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说。~解(jiě)。~导。~教(jiào)。~谏。~慰。~戒。~进(封建社会劝说实际上已经掌握政权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 勉励:~勉。~学。~业。~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