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玉京十二楼五城,红云紫雾开泰清。

黄佐明代〕《忆昔行送黎惟敬北上

瑶琴锦瑟且莫鸣,听我长歌忆昔行。忆昔游何所,乃在白玉京。

玉京十二楼五城,红云紫雾开泰清。窈窕穿花循左掖,辉煌随炬入承明。

承明儤直持彤管,翠釜黄封赐常满。含毫应诏龙颜近,刻烛裁诗虬漏短。

殿东谁领玉堂宾,鹤发麟袍聪俊人。壮猷入告风云曙,绝域驰书草木春。

日长休沐随冠冕,迤逦南宫三籞苑。杨柳阴森阁绣弧,芙蓉销落违彤辇。

琼华岛上烟景多,拾翠图黄泛月波。金鳌玉蝀两迢递,广寒藻殿中嵯峨。

只今天地方清谧,郊畤园亭大工毕。宫中夜协承云奏,陵上时闻吉日出。

桂馆琪林紫禁重,曲晨芝盖驾斑龙。榣山已见流虹瑞,丰草长沾湛露浓。

金台佳气葱葱起,槐市轩车若流水。揭日回天又一时,献赋赓歌溢人耳。

蜃海龙州罢战征,鹤岑鸥渚庆隆平。笑剪薜萝开野酌,当筵意气推黎生。

颇闻宵旰求材用,十年回首华胥梦。干吕青云满越台,摽霞秀色连韶洞。

越台韶洞镇鲸涛,万里飞帆何所劳。春来跂尔丹霄信,五色云中振凤毛。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玉京十二五城红云紫雾开泰

玉京 yù jīng
(1).道家称天帝所居之处。 晋 葛洪 《枕中书》《真记》:“元都玉京, 七宝山 ,週廻九万里,在 大罗 之上。”《魏书·释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梦仙》诗:“须臾羣仙来,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问 《步虚词》之二:“万神朝罢出 通明 ,和气欢声满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陆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诗:“斥僊岂復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 清 龚自珍 《行路易》诗:“浩浩荡荡,仙都玉京。蟠桃之花万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长安旅情》诗:“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宣和遗事》后集:“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清 赵翼 《因邸报秦楚蜀三省同时奏捷喜作凯歌》:“露布星驰到玉京,鐃簫大凯溢欢声。”  ——《漢語大詞典》
十二 shí èr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漢語大詞典》
楼 ( 樓 ) lóu
楼 [ lóu ]
  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
  2. 姓。
五城 wǔ chéng
(1).神仙的居所。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白玉楼赋》:“惟五城一覩之珍,三献不逢之寳,盖於此山积而云駢。”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一》:“逮今所传,五城三山,絳宫璚楼,诸仙圣仪卫章服,一胡纷纷丽诡也。”参见“ 五城十二楼 ”。
(2).指京城。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驾騑騑之四牡,别峨峨之五城。”
(3).指 北京 城内的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 明 张居正 《请停止输钱内库供赏疏》:“不行 嘉靖 旧钱,小民甚以为苦,近该五城榜示晓諭,民情少定。”《清会典·都察院》:“掌分辖京师五城十坊之境。”  ——《漢語大詞典》
红云(紅雲)hóng yún
(1).红色的云。传说仙人所居之处,常有红云盘绕。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四七:“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尚自隔红云帝座遥,却下见赤县神州小。” 清 洪升 《长生殿·冥追》:“你本是 蓬莱 仙子,因微过謫落红尘。今虽是浮生限满,旧仙山隔断红云。”
(2).荔支的别名。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附 逢辰 《和韵》:“冰桃雪藕凉如许,忽捧红云喜欲狂。”自注:“于中伏日,适 寿研 二妹,由 福州 寄到新荔,大人别有诗纪之。”
(3).喻大片红花。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4).喻面颊红晕。《再生缘》第六二回:“调理得,红云重透脸边霞。” 臧克家 《六机匠》诗:“你也间或‘嘘’几盅,几盅酒就在你脸上烧起红云。”
(5).山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丹水》:“ 丹水 南有 丹崖山 ,山悉赬壁霞举,若 红云 、 秀天 二岫,更为殊观矣。”  ——《漢語大詞典》
紫雾(紫雾)
唐 贯休 了仙谣 海中紫雾蓬莱岛,安期子乔去何早。
明 张宪 玉带生歌 花镔铁面一尺方,紫雾红光上书几。  ——《骈字类编》
开泰(開泰)kāi tài
(1).亨通安泰。《晋书·顾荣传》:“弘九合之勤,雪天下之耻,则羣生有赖,开泰有期矣。”《魏书·高闾传》:“今天下开泰,四方无虞,岂宜盛世,干戈妄动。” 宋 王安石 《贺留守侍中启》:“躬授将明之才,出逢开泰之运。”
(2).开始平安顺利。 晋 刘琨 《劝进表》:“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覩人神开泰之路。”《明史·郑履淳传》:“察变谨微,回天开泰,计无踰於此。”
(3).指重见光明。 宋 梅尧臣 《自感》诗之一:“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唯期一开泰,再望日中雅。”
(4).通畅。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章·悲回风》:“可怜我过分地叹息悲哀,气息梗塞着不能开泰。”  ——《漢語大詞典》
清 qīng《國語辭典》

清 [ qīng ]

  1. 澄净、纯洁。与「浊」相对。如:「清洁」、「清澈」。《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2. 高洁、廉洁。如:「清望」、「清廉」、「清士」。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四折》:「法正天须顺,官清民自安。」
  3. 寂静。如:「冷清」、「清静」。
  4. 秀美。如:「眉清目秀」。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五:「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5. 安定、太平。如:「清平盛世」。《文选·曹植·送应氏诗二首之一》:「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1. 单纯的。如:「清一色」、「清唱」。
  2. 净尽、一点也不留。如:「债还清了。」、「书款付清了。」
  3. 详细、明白。如:「点清数目」、「查清户口」、「誊清作文」。
  1. 使干净、使整齐。如:「清洗」、「清理」、「清除」。
  2. 整顿。如:「清党」、「肃清」。
  3. 结帐。如:「清帐」、「清算」、「结清余欠」。
  4. 点检(清楚)​。如:「清点」、「清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们各人管的田房、利息帐目,都连夜攒造清完,先送与我逐细看过。」
  1. 朝代名。参见「清朝 」条。
  2. 参见「血清 」条。
  3. 姓。如宋代有清贤。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