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姮娥约滕六,夜半过江城。

白玉蟾宋代〕《梅花

影上酥花峭,枝头蜡糁清。
姮娥约滕六,夜半过江城。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姮娥滕六夜半过江

姮娥 héng é
(1).神话中的月中女神。《淮南子·览冥训》:“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 姮娥 窃以奔月。” 高诱 注:“ 姮娥 , 羿 妻。 羿 请不死之药於 西王母 ,未及服之, 姮娥 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 姮娥 已有慇懃约,留著蟾宫第一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邢子仪》:“ 朱 在云中言曰:‘下界人勿须惊怖,我月府 姮娥 也。’”姮,本作“恒”,俗作“姮”。 汉 代因避 文帝 刘恒 讳,改称 常娥 ,通作 嫦娥 。
(2).借指月亮。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三:“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 姮娥 。” 清 杨模 《闰六月初七夜月》诗:“半露 姮娥 能却暑, 广寒 深处玉为楼。”  ——《漢語大詞典》
约 ( 約 ) yuē/yāo
约 [ yuē ]
  1. 绳子。
  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4. 事先说定:~见。~会。
  5. 邀请:~请。~集。
  6. 节俭:节~。俭~。
  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8. 大略:~计。~莫。~略。
  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约 [ yāo ]
     ◎ 用秤称:~~。~一下。
滕六 téng liù
(1).传说中雪神名。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萧志忠》:“黄冠曰:‘ 萧使君 每役人,必恤其饥寒,若祈 滕六 降雪, 巽二 起风,即不復游猎矣。’” 宋 范成大 《正月六日风雪大作》诗:“ 滕六 无端 巽二 痴,翻天作恶破春迟。” 清 钱谦益 《苦雨叹》诗:“玉女忽随 滕六 笑,雪师兼把雷车掉。”
(2).用以指雪。 宋 杨万里 《再和罗武冈钦若酴醿长句》:“春风一夜吹滕六,旋落旋销不成簇。” 明 无名氏 《四贤记·送炭》:“疎林隐隐,怪西风扑面吹人,无情滕六更纷纷。”  ——《漢語大詞典》
夜半 yè bàn
(1).半夜。《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 关 。夜半至 函谷关 。”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地震定数》:“一日,宿 孙村 马铺中,风电阴黑,夜半有急叩门者。”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
(2).古代十二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子时。《素问·三部九候论》:“病水者,以夜半死。”参见“ 十二时 ”。  ——《漢語大詞典》
过江(過江)guò jiāng
(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
(2).指代 东晋 。 清 沈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之一:“过 江 名义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孙。”  ——《漢語大詞典》
城 chéng《國語辭典》

城 [ chéng ]

  1. 古时环绕京师或围绕某一区域以供防守的大围墙。《广韵·平声·清韵》:「城,城郭。」《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
  2. 都市。如:「京城」、「城市」。
  3. 姓。如战国时有城浑。
  1. 筑城。《诗经·小雅·出车》:「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三》:「是月,城西宁。」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