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肩依洪崖右,道在灵运前。

白玉蟾宋代〕《长歌行

厥初由阀阅,吾志在林泉。
为舜不无地,睎颜尽有天。
鱼虫犹可佛,鸡犬皆登仙。
顾我非六六,荷天良拳拳。
幼时气宇壮,长日文彩鲜。
琴剑微暖席,江湖动经年。
异乎三子撰,契彼五家禅。
既已出洙泗,从而师偓佺。
肩依洪崖右,道在灵运前。
所得既天秘,与交又国贤。
可图大药资,以办买山钱。
东访鼎湖浪,西寻苍梧烟。
一寸百炼刚,半生双行缠。
簪绅非无欲,鱼鸟从所便。
逸兴五湖阔,虚名四海传。
饱餐青精饭,细读黄石编。
顷自七闽出,放焉迷市廛。
红尘刺人眼,名利交相煎。
富贵已尝鼎,云霄当著鞭。
蹉跎度青春,迟暮即华颠。
且有安期枣,与夫泰华莲。
高陵易为谷,沧海俄成田。
光景亦倏忽,物华随变迁。
仰天时一笑,顾影长自怜。
紫府何冥邈,青鸾何沉绵。
蓬莱云渺渺,小有月娟娟。
策足青霞路,收功牙芽铅。
上以游太虚,下以穷九渊。
辇毂气所王,湖山乐无边。
飘然复何往,此去如蜕蝉。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洪崖灵运

肩 jiān《國語辭典》

肩 [ jiān ]

  1. 颈部下两臂与身体连接的部分。如:「两肩」、「肩并肩」。
  2. 姓。如明代有肩固。
  1. 担负。如:「身肩重任」。
依 yī《國語辭典》

依 [ yī ]

  1. 靠著、倚傍。如:「依山傍水」。《說文解字·人部》:「依,倚也。」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2. 倚靠、倚託。如:「相依為命」。《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長卿故倦游, 雖貧,其人材足依也。」《文選·曹操·短歌行》:「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3. 按照、遵循。如:「依次」、「依樣畫葫蘆」。《楚辭·屈原·離騷》:「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
  4. 聽從、順從。如:「咱們就依著他的話吧!」《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
  1. 情況沒改變、老樣子。如:「依然故我」。唐·方干〈獻王大夫〉詩二首之二:「歷任聖朝清峻地,至今依是少年身。」
洪崖 hóng yá
(1).亦作“ 洪厓 ”、“ 洪涯 ”。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 臣子 伶伦 的仙号。 汉 张衡 《西京赋》:“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将蹈 洪崖 之遐跡,绍 巢 许 之絶轨。”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清 蒋士铨 《香祖楼·兰因》:“形相爱,影相怜,肯向 洪厓 又拍肩。”
(2). 唐 张氲 号。相传他隐居 姑射山 得仙。参阅《说郛》卷三十引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二洪崖先生》。  ——《漢語大詞典》
右 yòu《國語辭典》

右 [ yòu ]

  1. 表示方向、位置。相对于「左」。如:「向右转」、「前后左右」。
  2. 地理位置上,方向面向南时,指西边。如:「江右」、「陇右」。《仪礼·士虞礼》:「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唐·温庭筠〈过五丈原〉诗:「天晴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3. 上位。《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4. 豪强。《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西州豪右并兼,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
  5. 姓。如汉代有右公弼。
  1. 佐助。《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只如太宗亦只是发他英雄之心,岂右其为霸哉!」通「佑」。
  2. 亲近、袒护。《战国策·魏策二》:「衍将右韩而左魏,文将右齐而左魏。」《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议者颇言司马品高,郎官、刺史迭处,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3. 崇尚。《淮南子·泛论》:「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唐·刘禹锡〈天论上〉:「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
道 dào《國語辭典》

道 [ dào ]

  1. 路途、途徑。如:「鐵道」、「河道」、「國道高速公路」。《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2. 方法、道理。如:「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禮記·中庸》:「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3. 真理。《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4. 思想、學說。如:「老莊之道」。《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5. 技藝、技巧。《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6. 中國古代的一個思想流派。參見「道家 」條。
  7. 中國主要的宗教之一。參見「道教 」條。
  8. 道士的簡稱。如:「老道」、「貧道」、「一僧一道」。
  9. 宗教的教義、義理。如:「學道」、「得道」、「傳道」、「布道」。
  10. 古代行政區域名稱:➊ ​ 唐太宗貞觀時代分天下為十道,後增為十五道,相當於現在的省。➋ ​ 清代和民初在省下設道。
  11. 量詞:➊ ​ 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➋ ​ 計算有出 入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➌ ​ 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➍ ​ 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➎ ​ 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12. 姓。如春秋時楚國有道朔。
  1. 說、談。如:「常言道」、「一語道破」、「能言善道」、「說長道短」。《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2. 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喜」、「道賀」、「道歉」、「道謝」。
  3. 以為、認為、料想。如:「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來了!」《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
  4. 引導、指引。《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明·馬中錫〈中山狼傳〉:「趙簡子大獵於中山,虞人道前,鷹犬羅後。」通「導」。
  1. 由、從。《管子·禁藏》:「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
在 zài《國語辭典》

在 [ zài ]

  1. 存、存活。如:「健在」、「精神永在」。《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2. 居于、处于。如:「在任」、「在位」、「在职进修」。《易经·乾卦·九三》:「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 决定、依靠。如:「事在人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观察。《书经·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礼记·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
  1.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我在听音乐。」、「妹妹在唱歌。」
  1. 表示时间。如:「他喜欢在晚上看书。」
  2. 表示处所、位置。如:「人生在世」、「他不在家」。
  3. 表示范畴。如:「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他是个杰出的专家。」
  1. 居所、处所。《汉书·卷六·武帝纪》:「举独行之君子,征诣行在所。」《辽史·卷三一·营卫志上》:「无日不营,无在不卫。」
  2. 姓。如晋代有在育。
灵运(靈運)líng yùn
天命;时运。《晋书·武帝纪》:“我皇祖 有虞氏 诞膺灵运,受终于 陶唐 ,亦以命于 有夏 。” 北魏 高允 《答宗钦》诗之九:“时之圮矣,灵运未通。风马殊隔,区域异封。” 明 李东阳 《送顾天锡员外审刑山西》诗:“ 周 家衍灵运, 于氏 兴高门。”  ——《漢語大詞典》
前 qián《國語辭典》

前 [ qián ]

  1. 在正面的、脸所向的一面。与「后」相对。如:「前门」、「前方」、「面前」。《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唐·李白〈静夜思〉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 次序在先的。如:「前三名」、「请大家坐到前排来。」
  3. 过去的、较早的。与「后」相对。如:「前天」、「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4. 已成历史的。如:「前清」、「前苏联」。
  5. 前任的简称。如:「前妻」、「前总理」。
  6. 未来的。如:「前程」、「前途」、「前景看好」。
  1. 向前走。如:「勇往直前」、「畏缩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姪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