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白玉蟾宋代〕《捲雪楼

烟水苍苍古渡头,神鸦噪罢缆方收。
泊舟凫渚鸥汀晚,夜入兰宫桂殿秋。
绿苇黄芦悲落日,白苹红蓼闹沧洲。
冥冥千古今如梦,浩浩长江不管愁。
雁阵归时云似幕,风樯高处月如钩。
惊涛飞起银花舞,万顷寒光十二楼。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惊涛飞起银花万顷寒光十二楼

惊涛(驚濤)jīng tāo
震摄人心的波涛。 三国 魏 曹丕 《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唐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清 曹寅 《虎丘僧轩坐雨迟培山未至漫成》诗:“东巖磵壑凭临高,风雨横絶悬惊涛。”  ——《漢語大詞典》
飞起(飛起)fēi qǐ
(1).向上飞离。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 宋 孙光宪 《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2).扔起。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她飞起一块石头,那颗枣儿就落在前面地下了。”  ——《漢語大詞典》
银花(銀花)yín huā
(1).白色的忍冬花,供药用。《新唐书·地理志五》:“ 睦州 新定郡 土贡:文綾、簟、白石英、银花、细茶。”《人民日报》1973.2.6:“这一年,共用工二百二十八个,采回虫草、川贝、木通、银花……等中草药一百六十多种。”
(2).镂银作的花。 唐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锦额帘高卷,银花盏慢巡。”《旧唐书·东夷传·倭国》:“﹝妇人﹞束髮於后,佩银花,长八寸,左右各数枝,以明贵贱等级。”《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头戴着一顶万字头巾,上簪两朵银花。”  ——《漢語大詞典》
舞 wǔ《國語辭典》

舞 [ wǔ ]

  1. 一种配合音乐节奏移动身体,表演各种姿态的艺术。如:「芭蕾舞」、「华尔滋舞」、「交际舞」。《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1. 表演舞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刘尹、王长史同坐,长史酒酣起舞。」
  2. 耍动、挥动。如:「舞剑」、「手舞足蹈」。《礼记·乐记》:「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3. 飞扬、飞翔。如:「飞舞」、「眉飞色舞」、「龙飞凤舞」。
  4. 卖弄、玩弄。如:「舞文弄墨」。《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
  5. 搞、弄、忙。《儒林外史·第三回》:「邻居一起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
万顷(萬頃)wàn qǐng
(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
(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漢語大詞典》
寒光 hán guāng
(1).给人以寒冷感觉的光。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一:“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唐 白居易 《在家出家》诗:“清唳数声松下鹤,寒光一点竹间灯。” 元 谢宗可 《萤灯》诗:“秋空雨歇寒光堕,晚径风闲冷烬多。” 茅盾 《子夜》三:“这里那里亮晶晶闪着寒光的,是五六座高大的长方形的机器冰。”
(2).指清冷的月光。《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宋 柳永 《大石调·倾杯》词:“小院新晴天气,轻烟乍歛,皓月当轩练浄。对千里寒光,念幽期阻、当残景。” 老舍 《骆驼祥子》九:“月很小,散着寒光。”
(3).使人胆寒的光。多指刀剑的闪光。亦借指刀剑。 唐 卢纶 《难绾刀子歌》:“黄金鞘里青芦叶,丽若翦成銛且翣。轻冰薄玉状不分,一尺寒光堪决云。”《封神演义》第七五回:“ 李靖 刀寒光灿灿, 韦护 杵杀气腾腾。” 清 刘钧 《杨娥传》:“遂启其襟,颼然出一匕首,寒光射人,不可逼观。” 王厚选 《古城青史》第三九回:“那一双芒剌剌的小眼睛里,迸射出两道咄咄逼人的寒光,冷嗖嗖如同两柄利剑,直刺叛徒心窝。”  ——《漢語大詞典》
十二楼(十二樓)shí èr lóu
(1).指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居处。《史记·封禅书》:“方士有言‘ 黄帝 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 执期 ,命曰 迎年 ’。上许作之如方,命曰 明年 。”《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昆仑 玄圃 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又见 崑崙山 上一面輒有四百四十门,门广四里,内有五城十二楼。” 唐 李白 《经乱离后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明 顾咸正 《登华山》诗:“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
(2).泛指高层的楼阁。 唐 王昌龄 《放歌行》:“南渡 洛阳 津,西望十二楼。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明 何景明 《送樊生》诗:“岧岧 南京 十二楼,波浪蹴踏金银闕。”
(3).见“ 十二重楼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