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綵舟竞渡,丝楝投河,胜事年年有。

董以宁清代〕《惜红衣•楚中午日同赋

笑折葵枝,閒供蒲韭。更是榴花,掩映芳菲,红却樽中酒。

门悬桃印,正窗外、黄鹂鸣昼。三斗。斟罢高歌,不觉肠回九。

綵舟竞渡,丝楝投河,胜事年年有。况是鄢陵江口。

还怜否。须信当年此日,罗水骚人心疚。到而今翻做,浮白赏花时候。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綵舟竞渡胜事年年

綵舟
唐 刘禹锡 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綵舟。  ——《骈字类编》
竞渡(競渡)jìng dù
亦作“ 竞度 ”。 划船比赛。相传 战国 楚 屈原 于农历五月五日投 汨罗江 以死,民俗因于是日举行龙舟竞渡,以示纪念。一说竞渡之戏始于 越王 勾践 ,为纪念 伍子胥 。其他传说尚多。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 屈原 投 汨罗 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檝以拯之。 邯郸淳 《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 伍君 ,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 东吴 之俗,事在 子胥 ,不关 屈平 也。《越地传》云起於 越王勾践 ,不可详矣。”《隋书·地理志下》:“ 屈原 以五月望日赴 汨罗 ,土人追至 洞庭 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櫂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新唐书·杜亚传》:“方春,南民为竞度戏, 亚 欲轻驶,乃髤船底,使篙人衣油綵衣,没水不濡,观沼华邃,费皆千万。”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竞渡》:“看 西湖 竞渡十二三次,己巳竞渡于 秦淮 ,辛未竞渡于 无锡 ,壬午竞渡于 瓜州 ,于 金山寺 。”  ——《漢語大詞典》
丝 ( 絲 ) sī
丝 [ sī ]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
  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
  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
  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楝 liàn《國語辭典》

楝 [ liàn ]

  1. 植物名。楝科楝属,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呈卵形或披针形。花序呈复总状,花轴、花梗及萼皆有细毛。果实呈核果状,种子为长椭圆形,称为「金铃子」,可供药用。
投 tóu《國語辭典》

投 [ tóu ]

  1. 扔、掷。如:「投球」、「投篮」、「投石子」。
  2. 放进去。如:「投入」、「投票」、「投资」。
  3. 跳进去。如:「投江」、「投井」、「自投罗网」。
  4. 发向、映照。如:「众人把目光都投向墙上的壁画。」、「竹影散投在窗纸上。」
  5. 寄发。如:「投递」、「投稿」、「投邮」。
  6. 前往、走向、迎向。如 : 「投宿」、「投降」、「弃暗投明」。
  7. 合。如:「情投意合」、「意气相投」。
  8. 奔靠。如:「投奔」、「投靠亲友」、「走投无路」。《三国演义·第二回》:「玄德、关、张三人往代州投刘恢。」
  9. 接近、靠近。如:「投暮」。唐·孟郊〈题林校书花严寺书窗〉诗:「拟古投松坐,就明开纸疏。」
  10. 甩、挥。如:《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11. 抛弃。如:「投闲置散」。《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樊宏》:「然犹投戈讲蓺,息马论道。」
  12. 用。如 : 「投药」。
  13. 赠送。如 :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14. 迎合。如 : 「投其所好」。
河 hé《國語辭典》

河 [ hé ]

  1. 水道的通称。如:「河流」、「运河」。唐·杜甫〈春望〉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 黄河的简称。如:「河套」。
  3. 成河川状的群体。如:「星河」、「银河」。
  4. 姓。如南北朝时有河祯。
胜事(勝事)shèng shì
(1).美好的事情。《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诗:“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佇开缄。”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诗:“世间胜事谁能识,兵戈老尽丹青客。” 茅盾 《子夜》十七:“这样的心情尤以这一伙中的 吴荪甫 感受得最为强烈。今晚上的行乐胜事是他发起的。”
(2).指寺、观中法会、斋醮等。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子 愉 梦母如存,且曰:‘……汝与汝父言,亟营胜事,使我得转为男子。’” 明 邵璨 《香囊记·祈祷》:“见説僊观修设胜事,特来赴会。”  ——《漢語大詞典》
年年 nián nián
每年。《宋书·礼志二》:“ 成帝 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 陆仁 《题金陵》诗:“忘情只有 龙河 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 纳兰性德 《卜算子·咏柳》词:“娇輭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刘半农 《大风》诗:“呼啦!呼啦!好大的风,你年年是这样的刮,也有些疲倦么?”  ——《漢語大詞典》
有 yǒu/yòu《國語辭典》

有 [ yǒu ]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1.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2.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3.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1.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1.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1. 姓。如漢代有有祿。

有 [ yòu ]

  1.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1.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