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大道 dà dào
(1).宽阔的道路。《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郭小川 《乡村大道》诗:“乡村大道呵,我爱你的长远和宽阔。”
(2).指正常的传播途径。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小道快于大道,文件证实谣传。”
(3).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 三代 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汉书·司马迁传赞》:“又其是非颇繆於圣人,论大道则先 黄 老 而后六经。”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当 紂 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清 戴名世 《送许亦士序》:“当大道沦散,士不知学,而一、二腐儒小生,区区抱独守残,沦落於穷巖断壑之中者,徒为世所嗤笑谩侮。”
(4).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5).谓成仙之道。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大道何年学,真符比日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吕岩》:“ 巖 既篤志大道,游览名山,至 太华 ,遇 云房 ,知为异人。”
(6).泛指很高的道行。 清 袁枚 《新齐谐·镜山寺僧》:“﹝ 钱塘 王孝廉 ﹞语其戚曰:‘予前世 镜山寺 僧某也,修持数十年几成大道。’” ——《漢語大詞典》
(2).指正常的传播途径。 蒋子龙 《乔厂长上任记》:“小道快于大道,文件证实谣传。”
(3).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 三代 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汉书·司马迁传赞》:“又其是非颇繆於圣人,论大道则先 黄 老 而后六经。” 唐 柳宗元 《箕子碑》:“当 紂 之时,大道悖乱,天威之动不能戒,圣人之言无所用。” 清 戴名世 《送许亦士序》:“当大道沦散,士不知学,而一、二腐儒小生,区区抱独守残,沦落於穷巖断壑之中者,徒为世所嗤笑谩侮。”
(4).指自然法则。《庄子·天下》:“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5).谓成仙之道。 唐 韦渠牟 《步虚词》诗之十:“大道何年学,真符比日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吕岩》:“ 巖 既篤志大道,游览名山,至 太华 ,遇 云房 ,知为异人。”
(6).泛指很高的道行。 清 袁枚 《新齐谐·镜山寺僧》:“﹝ 钱塘 王孝廉 ﹞语其戚曰:‘予前世 镜山寺 僧某也,修持数十年几成大道。’” ——《漢語大詞典》
荡 ( 盪 蕩 ) dàng
荡 [ dàng ]
- 清除,弄光:~平。扫~。~除。倾家~产。
- 洗涤:洗~。涤~。~口(漱口)。
- 摇动:摇~。~漾。~桨。
- 行为不检,不受约束:~逸。放~。浪~。~子。~妇。狂~。~检逾闲。
- 四处走动:游~。逛~。
- 广大平坦的样子:浩~。
- 浅水湖:芦花~。
无名(無名)wú míng
(1).没有名声,声名不显于世。《国语·晋语一》:“为人子者,患不从,不患无名。” 汉 严忌 《哀时命》:“时曖曖其将罢兮,遂闷叹而无名。” 唐 白居易 《初入峡有感》诗:“常恐不才身,復作无名死。”
(2).不追求名声。《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静观百岁间,无名以为準。”
(3).没有名称;没有名字。《汉书·扬雄传下》:“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晋书·卞壸传》:“寄命於他人之门,埋尸於无名之冢。”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吏﹞曰:‘送堂之牓在此,可自寻之。’因出视, 俊 无名。” 巴金 《军长的心》:“为了上个月那个攻占无名高地的战斗,他整整忙了一个多月。”
(4).没有名义,没有正当理由。《史记·淮阴侯列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寧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 荆楚 , 孟昶 有唇亡齿寒之惧,而讨之无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老夫愚不揣,劝将军自忖裁:旌旗且慢来,兵出无名道路猜。”
(5).道家称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为“无名”。《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清 黄鷟来 《陈青庭以萤火诗远寄索和次韵》之五:“欲问化生何自始,直穷天地到无名。”参见“ 无名之朴 ”。
(6).指无名火。《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道心推在汪洋海,却把无名上脑来。”
(7).莫可名状。 丁玲 《松子》:“可是眼泪受一种无名的抑制,流不出来。”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到了车站……才知从 波士顿 到 梦野 是要经过 沙穰 的,我忽然起了无名的怅惘。”
(1).道家指天地形成前的状态。名,名称,概念。《老子》:“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王弼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2).不露名迹。《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 成玄英 疏:“履道而为於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 ——《漢語大詞典》
(2).不追求名声。《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三:“静观百岁间,无名以为準。”
(3).没有名称;没有名字。《汉书·扬雄传下》:“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晋书·卞壸传》:“寄命於他人之门,埋尸於无名之冢。”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吏﹞曰:‘送堂之牓在此,可自寻之。’因出视, 俊 无名。” 巴金 《军长的心》:“为了上个月那个攻占无名高地的战斗,他整整忙了一个多月。”
(4).没有名义,没有正当理由。《史记·淮阴侯列传》:“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寧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虽已下 荆楚 , 孟昶 有唇亡齿寒之惧,而讨之无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老夫愚不揣,劝将军自忖裁:旌旗且慢来,兵出无名道路猜。”
(5).道家称天地未形成时的状态为“无名”。《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王弼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清 黄鷟来 《陈青庭以萤火诗远寄索和次韵》之五:“欲问化生何自始,直穷天地到无名。”参见“ 无名之朴 ”。
(6).指无名火。《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道心推在汪洋海,却把无名上脑来。”
(7).莫可名状。 丁玲 《松子》:“可是眼泪受一种无名的抑制,流不出来。”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七:“到了车站……才知从 波士顿 到 梦野 是要经过 沙穰 的,我忽然起了无名的怅惘。”
(1).道家指天地形成前的状态。名,名称,概念。《老子》:“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 王弼 注:“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
(2).不露名迹。《庄子·庚桑楚》:“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志乎期费。” 成玄英 疏:“履道而为於分内者,虽行而无名迹也。” ——《漢語大詞典》
无 ( 無 ) wú《國語辭典》
无 [ wú ]
名- 二一四部首之一。→「無」的異體字(11249)
彼 bǐ《國語辭典》
彼 [ bǐ ]
代- 那、那个、那里。与「此」相对。如:「彼时」、「彼处」、「厚此薄彼」。《战国策·赵策》:「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文选·王粲·赠士孙文始诗》:「横此大江,淹彼南汜。」
- 他。如:「彼等」、「彼辈」、「知己知彼」。《史记·卷六二·管晏传》:「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唐·韩愈〈师说〉:「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代-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