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既无用,不寝徒自烦。
盛夏日苦永,解带坐小轩。对案不能食,挥汗白雨翻。
轧轧过午景,宛转无由昏。偃卧一榻上,既觉复梦魂。
恬然世虑寂,时被苍蝇喧。睡味胜仙去,忽恍难具论。
晨事如隔日,半杂梦寐言。人生贵壮健,及时取荣尊。
夏禹惜寸阴,穷治万水源。栉沐风雨中,子哭不入门。
况复庸下者,不出强趋奔。奈何耽昼寝,懒惰守坏垣。
念昔年少时,奋迅期孤骞。笔下驱古风,直趣圣所存。
山子逐雷电,安肯服短辕。便将决渤澥,出手洗乾坤。
文章竟误身,大议谁周爰。捽首下牢狱,殗殗如孤豚。
法吏使除籍,其过祗一飧。宾朋四散逐,投窜向僻藩。
九虎口牙恶,便欲膏其蹯。上赖天子明,不使钳且髡。
此身自流浪,岂能济元元。天下无所归,泛舟旅江村。
春雨看秧稻,落日自灌园。殊乡寡朋友,孰辨石与琨。
卷藏经济术,强谈奉狙猿。閒困尚有待,不忍沈湘沅。
大暑昼闭户,一径恶草繁。出嫌乌啅噪,行见蛇蜿蜒。
蠹书徒盈箧,浊醪徒盈樽。谈笑谁可共,道义孰与敦。
终日对稚立,千里远弟昆。此心既无用,不寝徒自烦。
况兹昼景长,但厌枕簟温。北窗无纤风,返见赤日痕。
流光何辉赫,独不照覆盆。会当破氛祲,血吻叫帝阍。
烂尔正国典,旷然涤群冤。奸谗囚大幽,上压九昆崙。
贤路自肃爽,朝政不复浑。万物宇宙间,共被阳和恩。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此 cǐ《國語辭典》
此 [ cǐ ]
代- 这个。与「彼」相对。如:「此人」、「特此公告」、「不分彼此」。
- 如此、这样。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惜天下之一家,遭东南之反气,以鹑首而赐秦,天何为而此醉!」
- 斯、乃、则。《礼记·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心 xīn《國語辭典》
心 [ xīn ]
名- 內臟之一。參見「心臟 」條。
- 我國古代認為心主管思維,故相沿以為腦的代稱。如:「用心」、「勞心勞力」。《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
- 思想、意念、感情。如:「傷心」、「心中不安」、「心情煩悶」。《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東望於邑,裁書敘心。」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心凝形釋。」
- 思慮、謀畫。如:「有心人」、「有口無心」。《呂氏春秋·審應覽·精諭》:「紂雖 多心,弗能知矣。」
- 性情。如:「心性」。《韓非子·觀行》:「西門豹之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于之心緩,故佩弦以自急。」
- 平面或物體的中央或內部。如:「江心」、「掌心」、「圓心」。唐·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鎔金。」
- 植物的花蕊或苗尖。如:「花心」。南朝梁·簡文帝〈上巳侍宴林光殿曲水詩〉:「林花初墮蔕,池荷欲吐心。」
-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五宿,有三顆星。《詩經·唐風·綢繆》:「三星在天。」漢·鄭玄·箋:「三星,謂心星也。」
- 二一四部首之一。
既 jì《國語辭典》
既 [ jì ]
副- 已经。《论语·先进》:「春服既成。」《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
- 尽、全部。《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及其未既济也。」《国语·齐语》:「故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国诸侯既许桓公,莫之敢背。」
- 不久。《左传·文公元年》:「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太子商臣。」
- 已经、既然,表前后情况有连带关系。常与「就」或「则」连用。《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
- 表示并列的连接词。与「且」、「又」、「也」等词连用。如:「既醉且饱」、「既要爱情,也要面包。」《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元·钟嗣成〈一枝花·生居天地间套·收尾〉:「既通儒,又通吏。」
- 姓。如汉代有既良。
无用(無用)wú yòng
(1).不起作用,没有用处。《荀子·非十二子》:“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史记·孟尝君列传》:“焚无用虚债之券。”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本朝此科废,书遂无用於世。”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2).以指没有作用的事物。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敝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
(3).不需要,不用。《东观汉记·梁商传》:“殯已开冢,冢开即葬。祭食如前,无用三牲。” 金 元好问 《喜李彦深过聊城》诗:“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説悲辛。”《红楼梦》第四回:“除老父之外,餘者也就无用虑了。” 刘国钧 《并游侠行》:“男儿意气轻细作,相逢无用知名姓。”
(4).犹无能,没有才干。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则为那无用的梅香无去就,送的我泼水难收。”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我近来痛感到自己的无用。”
(5).犹无法。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郑隐 ﹞又於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 ——《漢語大詞典》
(2).以指没有作用的事物。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敝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
(3).不需要,不用。《东观汉记·梁商传》:“殯已开冢,冢开即葬。祭食如前,无用三牲。” 金 元好问 《喜李彦深过聊城》诗:“老眼天公只如此,穷途无用説悲辛。”《红楼梦》第四回:“除老父之外,餘者也就无用虑了。” 刘国钧 《并游侠行》:“男儿意气轻细作,相逢无用知名姓。”
(4).犹无能,没有才干。 唐 韩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多才自劳苦,无用祇因循。”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一折:“则为那无用的梅香无去就,送的我泼水难收。”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七:“我近来痛感到自己的无用。”
(5).犹无法。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郑隐 ﹞又於从祖受之,而家贫无用买药。” ——《漢語大詞典》
不寝(不寝)
论语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杜甫诗不寝听金钥 ——《韵府拾遗 寝韵》
徒 tú《國語辭典》
徒 [ tú ]
動- 步行。《說文解字·辵部》:「徒,步行也。」《易經·賁卦·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
- 步卒、兵卒。《詩經·魯頌·閟宮》:「公徒三萬。」《左傳·隱公四年》:「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
- 人,多指壞人。如:「暴徒」、「匪徒」、「不法之徒」。
- 服膺、信仰某一宗教或學說的人。如:「信徒」、「教徒」、「基督徒」、「佛教徒」。
- 門人、弟子。如:「學徒」、「門徒」、「徒弟」。《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 一種拘禁犯人,強服勞役的刑罰。如:「無期徒刑」、「他被判有期徒刑二年,得併科罰金。」
- 空的,不憑藉什麼的。如:「徒手搏虎」、「徒手體操」。
- 但、僅。如:「徒增煩惱」。《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孤非徒對諸君說此也,常以語妻妾,皆令深知此意。」
- 白白的、平白。如:「徒然」、「徒勞無功」、「徒託空言」。漢·無名氏〈長歌行〉:「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卻、竟然。《莊子·天地》:「吾聞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今徒不然。」《荀子·子道》:「吾以夫子為無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
自 zì《國語辭典》
自 [ zì ]
名- 起源的地方。如:「其来有自」。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履部》:「自,自之通训当为始。」《礼记·中庸》:「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
- 姓。如明代有自勖。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己身。如:「自言自语」、「自给自足」、「自以为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 他人瓦上霜。」
- 主动。如:「自觉」、「自愿」。
- 本来。唐·白居易〈嵩阳观夜奏霓裳〉诗:「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
- 自然、当然。如:「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老子·第五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红楼梦·第四回》:「姊姊们暮年相见,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
- 依然。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从、由。如:「自古以来」、「自远而近」。《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唐·柳宗元〈石渠记〉:「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 如果,表示假设的语气。《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 虽然。《礼记·檀弓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史记·卷三○·平准书》:「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烦 ( 煩 ) fán
烦 [ fán ]
- 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
- 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
- 搅扰:~扰。~嚣。
- 敬辞,表示请、托:~劳。~请。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