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弦歌(絃歌)xián gē
(1).依琴瑟而咏歌。《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塤、簫、管、弦、歌。” 郑玄 注:“弦,谓琴瑟也。歌,依咏诗也。”《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 孔子 皆弦歌之。” 宋 苏轼 《和王胜云》之二:“斋酿如澠涨緑波,公诗句句可弦歌。”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弦歌也。古人读诗皆然。”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三:“差不多整天都有弦歌之声在浩荡地激扬着。我们的门禁并不森严,外来群众是可以随意出入的。”
(2).指礼乐教化。《论语·阳货》:“ 子 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 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 对曰:‘昔者 偃 也闻。’诸 夫子 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 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诛 项籍 ,举兵围 鲁 , 鲁 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絶,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明 李东阳 《九桥书屋为京学陈教授作》诗:“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黌宫。”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弦歌以和其心,诵读以探其义。”
(3).《论语·阳货》记 孔子 学生 子游 任 武城 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晋书·隐逸传·陶潜》:“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絃歌:同“ 弦歌 ”。 1.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 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絃歌,童叟朴以庄。”参见“ 弦歌 ”。
(2).依琴瑟而咏歌。《西京杂记》卷一:“ 高帝 戚夫人 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絃歌。” 南朝 宋 鲍照 《夜听妓》诗之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絃歌。” 唐 无名氏 《冥音录》:“ 崔氏 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絃歌自娱。”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或得诸他舟,教习絃歌。”参见“ 弦歌 ”。 ——《漢語大詞典》
(2).指礼乐教化。《论语·阳货》:“ 子 之 武城 ,闻弦歌之声, 夫子 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 对曰:‘昔者 偃 也闻。’诸 夫子 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 曰:‘二三子,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诛 项籍 ,举兵围 鲁 , 鲁 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絶,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唐 刘禹锡 《国学新修五经壁记》:“俾我学徒,弦歌以时。” 明 李东阳 《九桥书屋为京学陈教授作》诗:“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黌宫。” 清 刘大櫆 《问政书院记》:“弦歌以和其心,诵读以探其义。”
(3).《论语·阳货》记 孔子 学生 子游 任 武城 宰,以弦歌为教民之具。后因以“弦歌”为出任邑令之典。《晋书·隐逸传·陶潜》:“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 彭泽令 。”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共言愁是酌离杯,况值弦歌枉大才。”
絃歌:同“ 弦歌 ”。 1.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 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絃歌,童叟朴以庄。”参见“ 弦歌 ”。
(2).依琴瑟而咏歌。《西京杂记》卷一:“ 高帝 戚夫人 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絃歌。” 南朝 宋 鲍照 《夜听妓》诗之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絃歌。” 唐 无名氏 《冥音录》:“ 崔氏 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絃歌自娱。”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或得诸他舟,教习絃歌。”参见“ 弦歌 ”。 ——《漢語大詞典》
夜月
唐 方干 夜听步虚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唐 胡曾 杂曲歌辞 独不见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其一 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佩轻。 ——《骈字类编》
唐 胡曾 杂曲歌辞 独不见 窗残夜月人何处,帘卷春风燕复来。
唐 曹唐 送刘尊师祗诏阙庭三首 其一 五湖夜月幡幢湿,双阙清风剑佩轻。 ——《骈字类编》
听 ( 聽 ) tīng《國語辭典》
听 [ yǐn ]
副- 笑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亡是公听然而笑。」唐·劉禹錫〈說驥〉:「睹之周體,眙然視,听然笑,既而抃隨之。」
丰芑(豐芑)fēng qǐ
(1).《诗·大雅·文王有声》:“ 丰水 有芑, 武王 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 烝哉。” 孔颖达 疏:“ 丰水 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 武王 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 宋 魏了翁 《安少保果州生祠记》:“ 周 自 文 、 武 、 成 、 康 以来,《棫模》、《丰芑》、《嵩高》、《烝民》歌咏得人,本非一世之积。”
(2).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 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清 顾汧 《玉牒赋》:“追 丰 芑而踵武,与 有邰 而共轂。”
(3).指帝王推衍教育子孙之泽于国人,广设学校,为国储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材;非惟衍 丰 芑以貽后人,盖亦隆 汉 都而尊上国。” 元 柳贯 《处州路新修庙学碑铭》:“将令千里之民,均霑 丰 芑之泽,仁渐义渍,貽训远矣。”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圣天子迺犹念倾 丰 芑,网罗草泽,特选尔诸士,登诸词苑。”
(4).指一般人对子孙的教育培养。 元 吴莱 《遣儿谔初就学》诗:“ 丰 芑务貽谋, 宋 苗寧揠长。” 明 章懋 《芙蓉书屋》诗:“回视昔年读书处,溪上芙蓉即 丰 芑;貽谋万卷书传香,更有凤毛为世瑞。”
(5).借指国家奠基之地。 明太祖 建都于 南京 , 成祖 北迁,仍建为 留都 。 明 代诗文时以“丰芑”指 南京 。 明 杨涟 《与熊操江书》:“ 丰 芑重地,鼎藉纪纲。眼明力定,识远机沉,中间葆护正人,肃清邪崇(祟),绥靖地方, 留都 宫殿山川,另是一番清明气色,固已社稷实式凭之。”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会 眉生 保举入 京 ,劾 杨武陵 ,并及 大鋮 妄画条陈,鼓煽 丰 芑, 大鋮 始阻丧,先生与 次尾 因草, 留都 防乱揭。” ——《漢語大詞典》
(2).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 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清 顾汧 《玉牒赋》:“追 丰 芑而踵武,与 有邰 而共轂。”
(3).指帝王推衍教育子孙之泽于国人,广设学校,为国储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材;非惟衍 丰 芑以貽后人,盖亦隆 汉 都而尊上国。” 元 柳贯 《处州路新修庙学碑铭》:“将令千里之民,均霑 丰 芑之泽,仁渐义渍,貽训远矣。”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圣天子迺犹念倾 丰 芑,网罗草泽,特选尔诸士,登诸词苑。”
(4).指一般人对子孙的教育培养。 元 吴莱 《遣儿谔初就学》诗:“ 丰 芑务貽谋, 宋 苗寧揠长。” 明 章懋 《芙蓉书屋》诗:“回视昔年读书处,溪上芙蓉即 丰 芑;貽谋万卷书传香,更有凤毛为世瑞。”
(5).借指国家奠基之地。 明太祖 建都于 南京 , 成祖 北迁,仍建为 留都 。 明 代诗文时以“丰芑”指 南京 。 明 杨涟 《与熊操江书》:“ 丰 芑重地,鼎藉纪纲。眼明力定,识远机沉,中间葆护正人,肃清邪崇(祟),绥靖地方, 留都 宫殿山川,另是一番清明气色,固已社稷实式凭之。”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会 眉生 保举入 京 ,劾 杨武陵 ,并及 大鋮 妄画条陈,鼓煽 丰 芑, 大鋮 始阻丧,先生与 次尾 因草, 留都 防乱揭。” ——《漢語大詞典》
桃李春风(桃李春風)táo lǐ chūn fēng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宋 杨万里 《送刘童子》诗:“长成来奏三千牘,桃李春风冠集英。” 清 金人瑞 《吴明府生日》诗:“菖蒲夜雨平郊坰,桃李春风动学墙。” ——《漢語大詞典》
想 xiǎng《國語辭典》
想 [ xiǎng ]
动- 思索、思考。如:「想办法」、「想不出所以然」。元·马致远〈夜行船·酒病花愁何日彻套·离亭宴煞〉:「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
- 欲、要、打算、希望。如:「想结婚」、「想出国」。《文选·刘琨·劝进表》:「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 推测、猜度。如:「料想」、「推想」、「猜想」。《后汉书·卷七○·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 认为、觉得。如:「你想这样对不对?」、「我想你应该回家一趟。」
- 思念、怀念。如:「想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唐·杜甫〈客居〉诗:「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 似、像。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杜甫〈东屯月夜〉诗:「数惊闻雀噪,暂睡想猿蹲。」
- 念头、意念。如:「梦想」、「理想」、「不作此想」。《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萧洒出尘之想。」
绿裳(绿裳)
宋 陈与义 拒霜 浓露湿丹脸,西风吹绿裳。 ——《骈字类编》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