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愿得一索缚狡狂,凯歌揉馘献明堂。

张耒宋代〕《无咎兄赠子方寺丞见约出院奉谒复用原韵上呈子方兼答无咎见及语

曹侯骥骨双瞳方,流沙万里志不忘。读书故山兰蕙芳,咳唾不顾尚书郎。

参军朔方试所长,奋须决策服老苍。愿得一索缚狡狂,凯歌揉馘献明堂。

黄河东峙万旗枪,义渠竟失先零羌。坐师失律无否臧,但恨不取东关粮。

黄君诗力回魁冈,十客未得一登床。携君秀句展我旁,草书纸上蛟龙骧。

谓我君舍城东隍,年来长啸弃军装。载酒欲访执戟扬,休日出门如瞰亡。

坐令耿耿愿莫偿,紫衣宣诏襆被囊。献书贡士学与乡,罗庭充屋书万行。

风鬃雾鬣简骕骦,考评唐虞论夏商。相过近如蜂隔房,君家八斗陈思王。

千年门户有辉光,任城健将狞须黄。猗兰之苗不敢香,家人寄衣秋晚凉。

滞留华馆付杯觞,天高月明新雁翔。明灯高谈夜未央,屈指计日引领望。

来时汗流今雨霜,重门事严御史章。赖君谐捷解色庄,还家有日未用忙。

眉间黄色是何祥,晁侯约我走门墙。但无闭关休馈浆,莫以兽微弓弗张。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愿得一索凯歌明堂

愿得(愿得)
曹植诗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韵府拾遗 职韵》
一索 yī suǒ
(1).一根绳索。 唐 杜牧 《云梦泽》诗:“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 楚王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张阴捕 听説,一索先把 王溜儿 扣住。”
(2).一次搜索。《史记·赵世家》:“ 程婴 谓 公孙杵臼 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復索之,柰何?’”
(3).一串。参见“ 一索珠 ”。
(4).原出《易·说卦》。后以“一索”谓初生男孩。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皇子追封》:“是时, 万妃 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参见“ 一索得男 ”。
(5).索性,干脆。 清 吴兰徵 《绛蘅秋·省亲》:“御园内都是有事体,到这里倒觉得自在清閒,一索逛完了罢!”  ——《漢語大詞典》
缚 ( 縛 ) fù
缚 [ fù ]
  1. 捆绑:绑~。手无~鸡之力。解~。
  2. 拘束:束~。作茧自~。
狡 jiǎo《國語辭典》

狡 [ jiǎo ]

  1. 奸诈。如:「狡狯」、「狡猾」。《金史·卷一六·宣宗本纪下》:「庞氏阴狡机慧,常以其子守纯年长不得立,心鞅鞅。」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见了这野心杂种牧羊的奴,料蜂目豺声定是狡徒。」
  2. 残暴、凶猛。《墨子·节用中》:「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淮南子·览冥》:「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3. 貌美而无实才实德。如:「狡妇」。《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4. 急速、急促。《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二十四》:「庄敬而不狡,和柔而不铨。」
狂 kuáng《國語辭典》

狂 [ kuáng ]

  1. 夸大的、傲慢自大。如:「狂妄」、「口出狂言」。《左传·昭公二十三年》:「胡、沈之君幼而狂,陈大夫啮壮而顽。」三国蜀·诸葛亮〈罢来敏教〉:「敏年老狂悖,生此怨言。」
  2. 放纵、放荡。如:「狂放不羁」。《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然吏县中贤豪不敢役,皆谓之狂生。」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3. 强烈、猛烈。如:「力挽狂澜」、「狂风骤雨」。宋·贺铸〈宿芥塘佛祠〉诗:「青青穬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1. 疯癫。如:「发狂」、「丧心病狂」。《书经·微子》:「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汉·孔安国·传:「发疾生狂。」宋·苏轼〈方山子传〉:「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
  2. 姓。如黄帝时有狂屈竖,春秋时宋国有狂狡。
  1. 任情恣意、不受拘束。如:「狂欢」、「狂笑不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宋·苏舜钦〈依韵和伯镇中秋见月九日遇雨之作〉诗:「放歌狂饮不知晓,烂熳酌客山岳颓。」
  2. 急速、快促。如:「狂奔」。《楚辞·屈原·九章·抽思》:「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文选·嵇康·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
凯歌(凱歌)kǎi gē
(1).谓唱胜利之歌。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短簫鐃歌,军乐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 宋 田况 《儒林公议》卷上:“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千万,恢復 幽 蓟 ,逐彊虏於穷莫,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清 戴名世 《程之藩传》:“一日统兵杀贼,凯歌旋。颁赏有首功而无俘获,疑之,验所杀多良民。” 毛泽东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鱉,谈笑凯歌还。”
(2).胜利之歌。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答王尚书书》:“事同破竹,无待剪茅;坐听凯歌,预用欣慰。” 元 关汉卿 《哭存孝》第一折:“人唱着凯歌回。”《水浒传》第五回:“ 周通 大怒,赶向前来喝一声,众小嘍囉一齐都上……劫了车子财物,和着凯歌,慢慢地上山来。”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 朝鲜 。”  ——《漢語大詞典》
揉 róu《國語辭典》

揉 [ róu ]

  1. 反复摩擦、搓动。唐·王建〈照镜〉诗:「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聊斋志异·卷一○·席方平》:「鬼脱席衣,掬置其上,反复揉捺之。」
  2. 搓成团状。如:「揉面」、「把纸揉成一团」。
  3. 使弯曲。《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揉幅必齐,平况必均。」《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臣闻揉曲木者不累日,销鉐者不累月。」
  4. 安服。《诗经·大雅·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
  1. 杂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版后皆粲然成章,不相揉杂。」宋·司马光〈进交趾献奇兽赋表〉:「众说纷揉,自非圣人莫能识其真。」
馘 guó《國語辭典》

馘 [ guó ]

  1. 古代战争时割取敌人左耳以献功。《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唐·太宗〈令诸州刬削京观诏〉:「锋刃之下,恣情翦馘。」
  1. 被割下的左耳。《诗经·鲁颂·泮水》:「矫矫虎臣,在泮献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献俘授馘,饮至大赏。」

馘 [ xù ]

  1. 脸面。《庄子·列御寇》:「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献 ( 獻 ) xiàn
献 [ xiàn ]
  1. 恭敬庄严地送给:奉~。贡~。捐~。~身。~礼。借花~佛。
  2. 表现出来:~技。~艺。~媚。~丑。
  3. 古代指贤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
明堂 míng táng
(1).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玉台新咏·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唐 杜甫 《石鼓歌》:“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佩剑鸣相磨。”
(2).传说 雷公 问人的经络血脉, 黄帝 坐明堂以授之。故后世医家称标明人体经络、针灸穴位之图为“明堂图”。称人身上的一个针灸穴位为“明堂”。参阅 宋 于惟德 《〈铜人腧穴灸图经〉序》
(3).墓前祭台。又称为券台。《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 李贤 注:“此言明堂,亦神明之堂,谓壙中也。”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一折:“倒塌了明堂瓦舍,崩损了石器封坛。”参见“ 券臺 ”。
(4).道教称两眉之间为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 唐 李白 《汉东紫阳先生碑铭》:“明堂平白,长耳广顙。” 王琦 注:“《黄庭经》:‘明堂四达法海源。’ 梁邱子 註:‘眉头一寸为明堂。’”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一箇拳来到眼跟前,轻躲过臂忙搧……这一箇明堂里可早叉翻背,这一箇嘴缝上中直拳,这一箇扑的腮揾土。”
(5).旧时看风水所用的术语。指墓前的所谓地气聚合的地方。见 明 缪希雍 《葬经翼·明堂论》
(6).相术术语。按八卦方位划分手掌,明堂位于手掌的正中央即掌心。《廿载繁华梦》第十二回:“ 志存 谦让一番,先索 马氏 右掌一看, 志存 先赞道:‘掌软如绵,食禄万千,便不是寻常的,看掌纹深细,主为人聪明伶俐。中间明堂深聚,天地人三纹清楚,财帛丰盈,不消説了。’”
(7).名堂;花招。 蹇先艾 《在贵州道上》:“我一年四季都在外头,晓得她在家搞些啥明堂。”
(8).方言。院子。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因为搬了房子,﹝ 海婴 ﹞常在明堂里游戏。”
(9).方言。打晒粮食的场地。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