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天一 tiān yī
(1).谓与天合而为一。《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於寥天一。” 郭象 注:“安於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於寂寥而与天为一也。”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漢語大詞典》
(2).星名。《史记·天官书》:“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若见若不,曰阴德,或曰天一。” 张守节 正义:“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战鬭,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则阴阳和,万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晋书·天文志上》:“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鬭,知人吉凶者也。”
(3).神名。《史记·封禅书》:“其后人有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壹用太牢祠神三一: 天一 、 地一 、 太一 ’。” 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 天一 、 太一 , 北极神 之别名。”
(4).太岁的别名。《广雅·释天》:“天一……太岁也。”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太岁考上》“论太岁之名有六名异而实同”。 ——《漢語大詞典》
以 yǐ《國語辭典》
以 [ yǐ ]
动- 用。如:「以礼待之」、「以身作则」。《左传·襄公十年》:「我辞礼矣,彼则以之。」汉·王充《论衡·程材》:「洗洿泥者以水,燔腥者用火。」
- 仰赖、凭借。《韩非子·五蠹》:「富国以农,距敌恃卒。」汉·王充《论衡·卜筮》:「欲知天,以人事。」
- 认为。如:「以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告臧孙,臧孙以难;告郈孙,郈孙以可劝。」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贺破东平状〉:「窃以自古中兴之主,必有命代之臣。」
- 可、能够。《诗经·齐风·猗嗟》:「四矢反兮,以御乱兮。」《孟子·滕文公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
- 令、使。《战国策·秦策一》:「向欲以齐事王,使攻宋也。」
- 因为、由于。《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蚁蝼之穴溃。」
- 按、依。《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商君书·更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
- 在、于。《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唐·柳宗元〈断刑论〉:「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 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如:「自古以来」、「长安东路以西」、「价格在一千元以上」。
- 连及。《易经·小畜·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论语·尧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 而、且。《诗经·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礼记·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 因此。《汉书·卷二九·沟洫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文选·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目的在于。如:「以免」、「以致于」。《书经·泰誓下》:「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 与、和。《仪礼·乡射礼》:「各以其耦进,反于射位。」
- 置动词后,无义。如:「得以」、「能以」。《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 太、甚。《孟子·滕文公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子之报仇,其以甚乎?」
- 既、已经。《三国志·卷二三·魏书·杜袭传》:「吾计以定,卿勿复言。」通「已」。
- 愈益、更加。《吕氏春秋·恃君览·观表》:「魏日以削,秦日益大。」《史记·卷五·秦本纪》:「及其后世,日以骄淫。」
- 缘故、理由。《诗经·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列子·周穆王》:「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
- 以色列的简称。如:「以阿战争」。
- 姓。如汉代有以彤。
生水 shēng shuǐ
(1).指有利于攻守进退的河流。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地葆》:“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
(2).未经烧开的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时时汲冷水遍浇瓮外,引去热气,但勿令生水入瓮中。” 吴组缃 《山洪》二十:“他深切知道走长途口渴了,是怎么个滋味;这样的天气喝一肚子生水,又怎样容易受病。”
(3).河流名。《山海经·西山经》:“又北二百二十里,曰 盂山 …… 生水 出焉。” 毕沅 校正:“《水经注》谓之 奢延水 。” ——《漢語大詞典》
(2).未经烧开的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酢法》:“时时汲冷水遍浇瓮外,引去热气,但勿令生水入瓮中。” 吴组缃 《山洪》二十:“他深切知道走长途口渴了,是怎么个滋味;这样的天气喝一肚子生水,又怎样容易受病。”
(3).河流名。《山海经·西山经》:“又北二百二十里,曰 盂山 …… 生水 出焉。” 毕沅 校正:“《水经注》谓之 奢延水 。” ——《漢語大詞典》
水泉 shuǐ quán
(1).河流与泉流。《礼记·月令》:“﹝孟冬之月﹞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吕氏春秋·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休。”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三:“ 苏州 之地,北枕 长江 ,东表溟海,而水泉之势,则与 江 平,故曰 平江郡 。”
(2).特指泉流、泉水。《汉书·翼奉传》:“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宋 苏辙 《寄济南守李公择》诗:“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之始流,一片树叶之飘动可以兆暴风之将来。” ——《漢語大詞典》
(2).特指泉流、泉水。《汉书·翼奉传》:“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宋 苏辙 《寄济南守李公择》诗:“山穷水泉见,发越遍溪谷。”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一滴水泉可以作江河之始流,一片树叶之飘动可以兆暴风之将来。” ——《漢語大詞典》
应心(應心)yìng xīn
(1).随心所欲。语出《庄子·天道》:“﹝ 轮扁 ﹞斲轮……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应於心。”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 唐 方干 《嘉兴县内池阁》诗:“指画应心成,周迴气象清。”
(2).符合心意,称心。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爷,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母亲就把女儿送过婆家去……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 ——《漢語大詞典》
(2).符合心意,称心。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爷,这个正叫做没头公事,便要问时怕也难应心么。” 孙犁 《白洋淀纪事·走出以后》:“她母亲就把女儿送过婆家去……但那婆家并不叫这女孩子应心满意。” ——《漢語大詞典》
澄 chéng/dèng《國語辭典》
澄 [ chéng ]
形- 水静止而清澈。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披翠微而列坐,左对青山;俯磐石而开襟,右临澄水。」
澄 [ dèng ]
动- 使沉淀、清澈。如:「把这盆水澄一澄。」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