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屠苏对碧溪,霜草露幽蹊。

释正觉宋代〕《登云庵

屠苏对碧溪,霜草露幽蹊。
顾我丘壑醉,知谁尘土迷。
萝门窥窈窕,雪磴履高低。
猿鸟未相弃,伴人烟树栖。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屠苏碧溪霜草幽蹊

屠苏(屠蘇)tú sū
(1).草名。 北周 王褒 《日出东南隅行》:“飞甍雕翡翠,绣桷画屠苏。” 明 杨慎 《艺林伐山·屠苏为草名》:“屠苏本草名,画於屋上,因草名以名屋。”
(2).即罘罳。《三国志·魏志·曹爽传》“於是收 爽 、 羲 、 训 、 晏 、 颺 、 謐 、 轨 、 胜 、 范 、 当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胜 前后所宰守,未尝不称职,为尹岁餘,厅事前屠苏坏,令人更治之。”
(3).平屋;茅庵。《宋书·索虏传》:“ 燾 所住屠苏为疾雷击,屠苏倒,见压殆死,左右皆号泣。” 唐 杜甫 《槐叶冷淘》诗:“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仇兆鳌 注引《杜臆》:“锦屠苏,天子之屋。”
(4).帽名。有檐,形状似屋。《晋书·五行志中》:“时童謡曰:‘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忽有一人,白襴屠苏,倾首微笑而去。”
(5).亦作“ 屠酥 ”。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次第从小起。”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 汉 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鸚鵡杯。” 宋 苏辙 《除日》:“年年最后饮屠酥,不觉年来七十餘。” 清 马之鹏 《除夕得庐字》诗:“添年便惜年华减,饮罢屠苏转叹歔。”  ——《漢語大詞典》
对 ( 對 ) duì
对 [ duì ]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 朝着:~酒当歌。
  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 跟,和:~他商量一下。
  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 看待,应付:~待。
  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
  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 平分,一半:~开。
  13. 搀和(多指液体):~水。
  14. 量词,双:一~鹦鹉。
碧溪(碧谿)bì xī
亦作“ 碧谿 ”。绿色的溪流。 唐 杜甫 《园》诗:“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唐 汤洙 《登云梯》诗:“谢客常游处,层峦枕碧溪。” 前蜀 韦庄 《鄠杜旧居》诗之二:“一径寻村渡碧谿,稻花香宅水千畦。”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四:“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 螺亭 。”  ——《漢語大詞典》
霜草 shuāng cǎo
(1).衰草;枯草。 唐 李白 《览镜书怀》诗:“自笑镜中人,白髮如霜草。” 唐 白居易 《答梦得秋庭独坐见赠》诗:“霜草欲枯虫思急,风枝未定鸟栖难。” 宋 陆游 《贫甚作短歌排闷》:“即今白髮如霜草,一饱茫然身已老。”
(2).相思草的别名。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今 秦 赵 间有相思草,状如石竹而节节相续。一名断肠草,又名愁妇草,亦名霜草。”  ——《漢語大詞典》
露 lòu/lù《國語辭典》

露 [ lù ]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珠。《楚辞·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 芳香可饮的酒或液体。如:「玫瑰露」、「果子露」。
  3. 姓。如汉代有露平。
  1. 表现、显现。如:「显露」、「表露」、「暴露」、「原形毕露」。

露 [ lòu ]

  1. 显现。如:「露出马脚」、「衣角外露」。
  2. 泄漏。如:「露了口风」。《后汉书·卷七一·皇甫嵩传》:「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
幽蹊 yōu qī
犹幽径。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咏梨》:“花潭竹树傍幽蹊,歌舞留人月易低。”参见“ 幽径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