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潘生 pān shēng
(1).指 晋 潘岳 。 唐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之二:“官序 潘生 拙,才名 贾傅 多。”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 宋子 悲已多, 潘生 叹弥深。”
(2).指 宋 潘谷 。善制墨,有墨仙之称。 明 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诗:“ 潘生 后出亦奇絶, 峨嵋 仙子尝相夸。”参见“ 潘谷墨 ”。 ——《漢語大詞典》
(2).指 宋 潘谷 。善制墨,有墨仙之称。 明 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诗:“ 潘生 后出亦奇絶, 峨嵋 仙子尝相夸。”参见“ 潘谷墨 ”。 ——《漢語大詞典》
秋思 qiū sī
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唐 沈佺期 《古歌》:“落叶流风向玉臺,夜寒秋思洞房开。” 宋 苏辙 《次韵徐正权谢示闵子庙记及惠纸》:“西溪秋思日盈牋,幕府拘愁学久騫。” 明 高启 《谢陈山人赠其故弟长司所画山水》诗:“满空云冻动秋思,飞泉落日何萧骚。” 周咏 《秋怀并留别湘中诸友》诗之八:“湖海蹉跎感岁华,满腔秋思繫蒹葭。” ——《漢語大詞典》
苦 kǔ《國語辭典》
苦 [ kǔ ]
名-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荀子·正名》:「甘、苦、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 难以忍受的境况。如:「诉苦」、「吃苦耐劳」、「受苦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 受累、为难。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苦了他了!」
- 磨炼。《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患、怕。《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旱。」
- 有苦味的。如:「苦瓜」、「苦茶」。
- 艰辛、难受。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 愁闷。如:「愁眉苦脸」。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尽心尽力的。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苦读」。
陶令 táo lìng
指 晋 陶潜 。 陶潜 曾任 彭泽 令,故称。 元 赵孟俯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无酒难供 陶令 饮,从人皆笑 酈生 狂。” 毛泽东 《登庐山》诗:“ 陶令 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 里可耕田?” ——《漢語大詞典》
世情 shì qíng
(1).时代风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2).世俗之情。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坛经·付嘱品》:“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 清 周亮工 《白云书屋咏为王望如作》诗:“ 王公 少世情,峻嶒云外内。”
(3).世态人情。 清 李玉 《人兽关·窘谒》:“岳丈,岳丈,就是世情冷煖,也不该这样待我。” 许地山 《铁鱼底鳃》:“你老哥把世情看得太透彻,看来你底发明是没有实现的机会了。”
(4).势利。 唐 施肩吾 《及第后过扬子江》诗:“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此人见小生身上蓝缕,故云如此,特地眇视於小生,好世情也呵!”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
(5).犹言世人,时人。《文选·陆机〈文赋〉》:“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 李周翰 注:“练简时人之常过,乃识前贤之所美也。” ——《漢語大詞典》
(2).世俗之情。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坛经·付嘱品》:“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 清 周亮工 《白云书屋咏为王望如作》诗:“ 王公 少世情,峻嶒云外内。”
(3).世态人情。 清 李玉 《人兽关·窘谒》:“岳丈,岳丈,就是世情冷煖,也不该这样待我。” 许地山 《铁鱼底鳃》:“你老哥把世情看得太透彻,看来你底发明是没有实现的机会了。”
(4).势利。 唐 施肩吾 《及第后过扬子江》诗:“江神也世情,为我风色好。”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此人见小生身上蓝缕,故云如此,特地眇视於小生,好世情也呵!” 元 曾瑞 《集贤宾·宫词》套曲:“香消烛灭冷清清,唯嫦娥与人无世情。”
(5).犹言世人,时人。《文选·陆机〈文赋〉》:“练世情之常尤,识前修之所淑。” 李周翰 注:“练简时人之常过,乃识前贤之所美也。” ——《漢語大詞典》
疏 shū《國語辭典》
疏 [ shū ]
動- 開通、使通暢。如:「疏通」。《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
- 分散、散開。如:「疏散人群」。
- 清除、排解。《國語·楚語上》:「教之樂,以疏其穢而鎮其浮。」《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
- 刻鏤、雕繪。《文選·張衡·西京賦》:「何工巧之瑰瑋,交綺豁以疏寮。」唐·張說〈蒲津橋贊〉:「又疏其舟閒,畫其鷁首。」
- 稀少、稀闊。如:「疏林」、「疏星」、「疏疏落落幾戶人家」。
- 不親近、不熟悉。如:「人地生疏」、「親疏遠近」。晉·陶淵明〈詠荊軻詩〉:「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 粗心、不注意、不細密。如:「人為疏忽」。《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其於計疏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七·象數一》:「落下閎曆法極疏,蓋當時以為密耳。」
- 空虛、不實在。如:「空疏」、「才疏學淺」。《三國演義·第八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 粗糙、不精細。《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唐·韓愈〈山石〉詩:「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 窗。《史記·卷二三·禮書》:「疏房床笫几席,所以養體也。」
- 窗上的刻鏤花紋。《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爾乃懸棟結阿,天窗綺疏。」
- 蔬果。《淮南子·主術》:「夏取果蓏,秋畜疏食。」通「蔬」。
疏 [ shù ]
名- 闡明經義或古注的文字。如:「注疏」、「義疏」。唐·柳冕〈與權德輿書〉:「其有明聖人之道,盡六經之意,而不能誦疏與注,一切棄之。」
- 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如:「上疏」。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匡衡抗疏功名簿,劉向傳經心事違。」
- 書信。唐·杜甫〈潭州送韋員外牧韶州〉詩:「洞庭無過雁,書疏莫相忘。」
- 分條陳述、記錄。《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初桀、安與大將軍霍光爭權,數疏光過失予燕王,令上書告之。」
疏 [ sū ]
- (一)之又音。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