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网

阳台路,烟树万重,空有相思寄鱼尺。

叶隆礼宋代〕《兰陵王(和清真)

大堤直。袅袅游云蘸碧。兰舟上,曾记那回,拂粉涂黄弄春色。施颦托倾国。金缕尊前劝客。阳台路,烟树万重,空有相思寄鱼尺。
飘零欢萍迹。自懒展罗衾,羞对瑶席。折钗分镜盟难食。看桃叶迎笑,柳枝垂结。萋萋芳草暗水驿。肠断画阑北。
寒恻。泪痕积。想柱雁尘侵,笼羽声寂。天涯流水情何极,悲沈约宽带,马融怨笛。那堪灯幌,听夜雨,镇暗滴。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
阳台烟树万重空有相思寄鱼

阳台(陽臺)yáng tái
(1).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 高唐 ,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 巫山 之女也,为 高唐 之客,闻君游 高唐 ,愿荐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 巫山 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 阳臺 之下。’”后遂以“阳臺”指男女欢会之所。 南唐 严续姬 《赠别》诗:“风柳摇摇无定枝, 阳臺 云雨梦中归。” 宋 曾觌 《菩萨蛮》词:“ 阳臺 云易散,往事寻思懒。”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演舞》:“青簇簇花笼蝉鬢,软迷离似 阳臺 一片云。”
(2).即 王屋山 。 唐 李商隐 《寄永道士》诗:“共上云山独下迟, 阳臺 白道细如丝。” 朱鹤龄 注:“《真誥》:‘ 王屋山 ,仙之别天,所谓 阳臺 是也。始得道者,皆诣 阳臺 ,是清虚之宫也。’” 刘学锴 案:“‘ 阳臺 白道’即 王屋山 上之细径。”参见“ 王屋 ”。
(3).楼上房间外面的小平台。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九:“我走过她的门前,常常看见她坐在阳台上。” 韩北屏 《金字塔的启示》:“我坐在 开罗 ‘岛屿之宫’旅店的阳台上,俯瞰平静的 尼罗河 。”  ——《漢語大詞典》
路 lù《國語辭典》

路 [ lù ]

  1. 道路,供人马舟车等行走的途径。如:「陆路」、「水路」、「高速公路」。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 条理、纹理。如:「思路」、「纹路」。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心路照通,有感斯顺。」
  3. 方法、途径。如:「生路」、「活路」。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 军之弱冠。」
  4. 种类。如:「他们是那一路人?」《西游记·第五一回》:「这一路拳,走得似锦上添花。」
  5. 地区、区域。《三国演义·第一五回》:「自是东路皆平,令叔孙静守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6. 路线。如:「五路公车」。《水浒传·第五○回》:「今日宋江分兵做四路,来打本庄。」
  7. 姓。如汉代有路温舒。
烟树(煙樹)yān shù
亦作“烟树”。 云烟缭绕的树木、丛林。 南朝 宋 鲍照 《从登香炉峰》诗:“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唐 孟浩然 《闲园怀苏子》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元 周孚先 《蝶恋花》词:“舟艤津亭何处?晓起瓏璁,回首迷烟树。” 许地山 《缀网劳蛛·换巢鸾凤》:“我记住远地烟树,就系君去处。”  ——《漢語大詞典》
万重(万重)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骈字类编》
空有 kōng yǒu
(1).佛教语。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谓相反相成的真俗两谛。《佛地经论》卷四:“菩萨藏,千载已前,清净一味,无有乖諍;千载已后,乃兴空有二种异论。”《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二諦现空有之津,二智包权实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普愿众生同我愿,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后蜀 欧阳炯 《江城子》词:“空有 姑苏臺 上月,如 西子 镜,照江城。”  ——《漢語大詞典》
相思 xiāng sī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 苏武 《留别妻》诗:“生当復来归,死当长相思。” 南朝 宋 鲍照 《代春日行》:“两相思,两不知。” 宋 刘过 《贺新郎·赠张彦功》词:“客里归韉须早发,怕天寒,风急相思苦。” 老舍 《二马》第三段十三:“相思只有甜味,单思完全是苦的。”
(2).指相思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一天来好事里头藏,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写着箇专治相思的圣惠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他若来讨,我只説二小姐为他害了相思,约他来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三幕:“别是发生了恋爱,犯了相思吧。”
(3).树名。又名红豆树。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古元之》:“原野无凡树,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辈。”
(4).果名。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 燕 地有频婆,味虽平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 言相思也。”  ——《漢語大詞典》
寄鱼(寄鱼)
萧广济孝子传杜孝巴郡人少失父与母居役在成都母喜食生鱼孝于蜀截大竹筒盛鱼二头塞之以草祝曰我母必得此因投中流妇出汲见筒横来触岸异而取视有二鱼含笑曰必我婿所寄熟而进之  ——《分类字锦》
尺 chǐ/chě《國語辭典》

尺 [ chǐ ]

  1. 量词。计算长度的单位。一公尺等于一百公分;一台尺约三十公分;一市尺等于零点三三三公尺。
  2. 量长短的器具。如:「皮尺」、「铁尺」。
  3. 像尺的条状物。如:「镇尺」、「戒尺」。
  1. 微小的。如:「尺寸之功」。《孟子·公孙丑上》:「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尺 [ chě ]

  1. 参见「[[工尺]]」条。

尺 [ chí ]

  1. 参见「尺寸」(二)​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