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月明归兴
松梢月,桂子香,又诗成冷泉亭上。醉归来晚风生嫩凉,戗金船玉人低唱。
春晚二首
银江暗,翠袖遮,麝煤销露萤明灭。下西湖美人忺次过也,打梨花雨声昨夜。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书所见
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忆西湖
青鸾信,白雁书,望江南梦飞不去。西湖锦云谁是主?拍阑干满空烟树。
松梢月,桂子香,又诗成冷泉亭上。醉归来晚风生嫩凉,戗金船玉人低唱。
春晚二首
银江暗,翠袖遮,麝煤销露萤明灭。下西湖美人忺次过也,打梨花雨声昨夜。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书所见
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忆西湖
青鸾信,白雁书,望江南梦飞不去。西湖锦云谁是主?拍阑干满空烟树。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红妆(紅粧)hóng zhuāng
亦作“ 红粧 ”。
(1).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古乐府《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唐 元稹 《瘴塞》诗:“瘴塞 巴山 哭鸟悲,红粧少妇歛啼眉。”《花月痕》第五二回:“这好似醉朱颜,羞晕生;这好似褪红妆,残梦醒。”
(2).指美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尹惟晓词》:“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你送了我这一场,休了俺那红粧,弃了俺那儿郎。”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 马嵬驛 ,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路上行人,隔窗可望见翠袖红妆,可听见琴声笑语。”
(3).比喻艳丽的花卉等。 唐 孙逖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之一:“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宋 苏轼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粧。”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向晚来雨过南轩,见池面红妆零乱……只见荷香十里,新月一鉤,此景佳无限。”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红妆满树,四季娇艳。” ——《漢語大詞典》
(1).指女子的盛妆。因妇女妆饰多用红色,故称。古乐府《木兰诗》:“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唐 元稹 《瘴塞》诗:“瘴塞 巴山 哭鸟悲,红粧少妇歛啼眉。”《花月痕》第五二回:“这好似醉朱颜,羞晕生;这好似褪红妆,残梦醒。”
(2).指美女。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尹惟晓词》:“苹末转清商,溪声供夕凉,缓传杯催唤红妆。”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三折:“你送了我这一场,休了俺那红粧,弃了俺那儿郎。” 清 洪升 《长生殿·传概》:“ 马嵬驛 ,六军不发,断送红妆。”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路上行人,隔窗可望见翠袖红妆,可听见琴声笑语。”
(3).比喻艳丽的花卉等。 唐 孙逖 《和常州崔使君〈咏后庭梅〉》之一:“弱干红妆倚,繁香翠羽寻。” 宋 苏轼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粧。”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弹琴诉怨》:“向晚来雨过南轩,见池面红妆零乱……只见荷香十里,新月一鉤,此景佳无限。” 曹靖华 《飞花集·艳艳红豆寄相思》:“红妆满树,四季娇艳。” ——《漢語大詞典》
女儿(女兒)nǚ ér
(1).犹言女子。《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且 赵王 素出将军下,今女儿乃不为将军下车,请追杀之。”
(2).多指年轻的未婚女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南朝 宋 鲍照 《代北风凉行》:“北风凉,雨雪雱, 京洛 女儿多妍粧。” 唐 王维 《洛阳女儿行》:“ 洛阳 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餘。”《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宣赞 分开人,看见一个女儿。”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忽然阵阵清风,从前山脚下吹来一片歌声,哀婉凄凉,分明是女儿声息。”
(3).父母所生的女性孩子。《水浒传》第六九回:“原来 程太守 有个女儿,十分颜色。” 老舍 《骆驼祥子》五:“老头子一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老年反倒怕起自己的女儿来。”
(4).蚕的别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漢語大詞典》
(2).多指年轻的未婚女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南朝 宋 鲍照 《代北风凉行》:“北风凉,雨雪雱, 京洛 女儿多妍粧。” 唐 王维 《洛阳女儿行》:“ 洛阳 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餘。”《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宣赞 分开人,看见一个女儿。”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牧羊哀话》:“忽然阵阵清风,从前山脚下吹来一片歌声,哀婉凄凉,分明是女儿声息。”
(3).父母所生的女性孩子。《水浒传》第六九回:“原来 程太守 有个女儿,十分颜色。” 老舍 《骆驼祥子》五:“老头子一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老年反倒怕起自己的女儿来。”
(4).蚕的别名。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漢語大詞典》
十二 shí èr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漢語大詞典》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漢語大詞典》
三 sān《國語辭典》
三 [ sān ]
名- 介于二和四之间的自然数。如:「二、三、四、五……」。大写作「参」,阿拉伯数字作「3」。
- 姓。如明代有三成志。
- 第三位的。如:「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三名。」
- 表多数或多次的。如:「举一反三」、「三番两次」、「一问三不知」。
三 [ sàn ]
副- 屡次、再三。参见「三思」、「三复」等条。
三 [ sā ]
- 同「仨 」。
采莲(采蓮)cǎi lián
即《采莲曲》。 宋 曼殊 《渔家傲》词:“一曲《採莲》风细细,人未醉,鸳鸯不合惊飞起。”参见“ 採莲曲 ”。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漢語大詞典》
即《採莲曲》。 南朝 梁 何逊 《寄江州褚咨议》诗:“因君奏《采莲》,为余吟《别鹤》。”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明 王世贞 《赠梁公实谢病归》诗:“《采莲》一曲杳然去,得醉即卧清溪头。”参见“ 採莲曲 ”。 ——《漢語大詞典》
归 ( 歸 ) guī
归 [ guī ]
- 返回,回到本处:~国。~程。~侨。~宁(回娘家看望父母)。~省(xǐng )(回家探亲)。~真反璞。
- 还给:~还。物~原主。
- 趋向,去往:~附。众望所~。
-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并。~功。~咎。
- 由,属于:这事~我办。~属。
- 结局:~宿(sù)。
-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九~。
- 古代称女子出嫁:“之子于~,宣其室家”。
- 自首。
小 xiǎo《國語辭典》
小 [ xiǎo ]
形- 與「大」相對:➊ 體積、數量、力量等方面不大的。如:「小城」、「小人物」。《荀子·勸學》:「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➋ 年輕、幼稚的。如:「年紀小」、「小伙子」。《晉書·九二·文苑傳·趙至傳》:「我小,未能榮養。」➌ 排行最後或地位較低的。如:「小官」、「這兩位是我二弟和小妹。」、「小妹!請你把帳單拿過來。」➍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恕小民直言。」、「小的不敢!」、「小店」、「小兒」。
- 邪惡的人、壞人。《漢書·卷八九·循吏傳·龔遂傳》:「今大王親近群小,漸漬邪惡所習。」
- 小孩、年幼者。如:「一家老小」。《詩經·小雅·楚茨》:「既醉既飽,小大稽首」。
- 妾。如:「嫁給人家當小的。」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五齣》:「你可知老相公年來因少男兒,常有娶小之意。」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輕視。《左傳·桓公十三年》:「將自用也,必小羅。」唐·李白〈送長沙陳太守〉詩二首之二:「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 稍微。表示程度不深。如:「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舟轻(舟轻)
唐 储光羲 洛潭送人觐省 舟轻水复急,别望杳如仙。
唐 章碣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屋小有时投树影,舟轻不觉入鸥群。 ——《骈字类编》
唐 章碣 夏日湖上即事寄晋陵萧明府 屋小有时投树影,舟轻不觉入鸥群。 ——《骈字类编》
缆 ( 纜 ) lǎn
缆 [ lǎn ]
- 系船用的粗绳或铁索:~绳。~索。~桩。解~。
- 泛指许多股拧成的像缆的东西:电~。钢~。
- 用绳索栓住:~舟。一纵不可~。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