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
皇穹雪冤枉,白日开昏氛。
太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
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夫子王佐才,而今复谁论?
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鶱。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
徒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
黄鹤不复来,清风奈愁何!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
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
楚舞醉碧云,吴歌断清猿。
暂因苍生起,谈笑安黎元。
余亦爱此人,丹霄冀飞翻。
遭逢圣明主,敢进兴亡言。
白璧竟何辜?青蝇遂成冤。
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
猛犬吠九关,杀人愤精魂。
皇穹雪冤枉,白日开昏氛。
太阶得夔龙,桃李满中原。
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
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迹谢云台阁,心随天马辕。
夫子王佐才,而今复谁论?
层飙振六翮,不日思腾鶱。
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
梦钓子陵湍,英风缅犹存。
徒希客星隐,弱植不足援。
千里一回首,万里一长歌。
黄鹤不复来,清风奈愁何!
舟浮潇湘月,山倒洞庭波。
投汨笑古人,临濠得天和。
闲时田亩中,搔背牧鸡鹅。
别离解相访,应在武陵多。
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遭逢 zāo féng
(1).犹遇到。 汉 王充 《论衡·命义》:“命善禄盛,遭逢之祸,不能害也。”《北史·李弼宇文贵等传论》:“ 宇文贵 负将帅之材,藴刚鋭之气,遭逢丧乱,险阻备尝,自致高位,亦云美矣。” 陈毅 《水调歌头·自叙》词:“遭逢革命,驰驱誓愿执干戈。”
(2).犹际遇。《晋书·外戚传论》:“ 羊琇 託肺腑之亲,处多闻之益,遭逢潜跃之际,预参经始之谋,故得繾綣恩私,便蕃任遇。”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子他日遭逢明主,不假进取,迹动天闕,名驰寰海。”《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臣以菲才,遭逢圣代,致位通显。”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凡属臣工,遭逢圣主,皆当共矢公忠。” ——《漢語大詞典》
(2).犹际遇。《晋书·外戚传论》:“ 羊琇 託肺腑之亲,处多闻之益,遭逢潜跃之际,预参经始之谋,故得繾綣恩私,便蕃任遇。”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子他日遭逢明主,不假进取,迹动天闕,名驰寰海。”《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臣以菲才,遭逢圣代,致位通显。”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凡属臣工,遭逢圣主,皆当共矢公忠。” ——《漢語大詞典》
圣明(聖明)shèng míng
(1).英明圣哲,无所不知。封建时代称颂帝、后之词。《汉书·晁错传》:“利施后世,名称圣明。”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闻太后圣明, 安汉公 至仁,天下太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莫不叹服,以为圣明。”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而陛下以圣明英武之姿,用四海九州之力,除此小寇,难易可知。” 明 陈大声 《画眉序·元夜》套曲:“托赖着吾皇圣明,岁岁年年贺太平。”《平山冷燕》第一回:“臣夜观乾象,见祥云瑞靄,拱护紫微,喜曜吉星,照临黄道,主天子圣明,朝廷有道。”
(2).皇帝的代称。 晋 刘琨 《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阁下去年考制策,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 宋 林逋 《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诗:“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明 刘基 《樵渔子对》:“方今圣明在上,旁搜俊贤。”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先生理学经济,无日不在圣明眷注之中。”
(3).封建时代对所谓“治世”、“明时”的颂词。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欲济无舟檝,端居耻圣明。”《敦煌曲子词·感皇恩》:“休将 舜 日被 尧 年,人安泰,争似圣明天。”《花月痕》第四六回:“圣明之世,臣不敢谓然。”
(4).旧时用于颂词。谓明白事理。《红楼梦》第五一回:“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您圣明,自从一解放,您就说准得修沟,您猜对了!”
(5).旧时用于颂词。佛家对颖悟超凡,无所不知之称。《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知慧圣明,不可思议。”
(6).称酒之清者。《西京杂记》卷四:“ 邹阳 为《酒赋》,其词曰:‘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参见“ 圣人 ”。 ——《漢語大詞典》
(2).皇帝的代称。 晋 刘琨 《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阁下去年考制策,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 宋 林逋 《舒城僧舍呈赠李仲宣文学》诗:“莫为无辜惜才术,圣明求治正焦劳。” 明 刘基 《樵渔子对》:“方今圣明在上,旁搜俊贤。”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卷上:“先生理学经济,无日不在圣明眷注之中。”
(3).封建时代对所谓“治世”、“明时”的颂词。 唐 孟浩然 《临洞庭》诗:“欲济无舟檝,端居耻圣明。”《敦煌曲子词·感皇恩》:“休将 舜 日被 尧 年,人安泰,争似圣明天。”《花月痕》第四六回:“圣明之世,臣不敢谓然。”
(4).旧时用于颂词。谓明白事理。《红楼梦》第五一回:“谁似奶奶这样圣明!在上体贴太太,在下又疼顾下人。”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您圣明,自从一解放,您就说准得修沟,您猜对了!”
(5).旧时用于颂词。佛家对颖悟超凡,无所不知之称。《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知慧圣明,不可思议。”
(6).称酒之清者。《西京杂记》卷四:“ 邹阳 为《酒赋》,其词曰:‘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参见“ 圣人 ”。 ——《漢語大詞典》
主 zhǔ《國語辭典》
主 [ zhǔ ]
名- 宾客或奴仆的相对词。如:「宾主」、「主仆」。
- 帝王。如:「君主」。《礼记·曲礼下》:「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唐·杜甫〈入衡州〉诗:「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
- 领导者。如:「教主」、「一家之主」。《诗经·周颂·载殳》:「侯主侯伯,侯亚侯旅。」汉·毛亨·传:「主,家长也。」
- 当事人。如:「苦主」、「失主」。
- 有物权或事权的人。如:「债主」、「地主」、「物归原主」。
- 牌位。如:「木主」、「神主」。《周礼·春官·司巫》:「祭祀则共匰主。」
- 教徒称呼其所信仰的神为「主」。
- 事物的根本。《易经·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
- 公主的简称。《后汉书·卷二六·宋弘传》:「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聊斋志异·卷九·云萝公主》:「驸马当是俗间高手,主仅能让六子。」
- 负责、主持。如:「主讲」、「主办」。
- 掌管、统治。《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唐·韩愈〈原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 赞同。如:「主战」、「主和」。《国语·周语中》:「是以不主宽惠,亦不主猛毅,主德义而已。」
- 持守。《论语·学而》:「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文选·宋玉·招魂》:「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 预示。《三国演义·第六三回》:「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
- 主要的。如:「主将」、「主帅」。
- 自己的。如:「主观」、「主见」。
敢进(敢进)
陆游诗忧国虽忘婺妇纬爱君敢进野人芹 ——《韵府拾遗 震韵》
兴亡(興亡)xīng wáng
(1).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书·太甲下》:“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精华》:“故吾按《春秋》而观成败,乃切悁悁於前世之兴亡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英雄五霸闹 春秋 ,顷刻兴亡过手!”
(2).专指衰亡。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唐 罗邺 《登凌歊台》诗:“高臺今日竟长閒,因想兴亡自惨颜。” 清 秋瑾 《宝剑歌》:“世无平权祗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漢語大詞典》
(2).专指衰亡。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唐 罗邺 《登凌歊台》诗:“高臺今日竟长閒,因想兴亡自惨颜。” 清 秋瑾 《宝剑歌》:“世无平权祗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漢語大詞典》
言 yán《國語辭典》
言 [ yán ]
动- 说、讲。如:「难言之隐」、「大言不惭」、「苦不堪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谈论。《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宋·苏轼〈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 陈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 询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莫对。」
- 告诉、告知。《史记·卷九七·陆贾传》:「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
- 话语、所说的话。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 字。如:「七言诗」、「共三十万言」。《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 一句话称为「一言」。如:「一言兴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 学说、言论。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韩非子·孤愤》:「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
- 姓。如春秋时有言偃。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语助词,无义:➊ 置于句首。《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➋ 置于句中。《易经·系辞上》:「德言盛,礼言恭。」《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言 [ yín ]
- 参见「言言」(二)条。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