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退归(退歸)tuì guī
(1).辞官归田;引退。 唐 韩愈 《赠太傅董公行状》:“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於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退归,未尝言所言於上者於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约宦途的味儿不过如此,不如退归林下,遍走江湖,结识几个肝胆英雄。”《荡寇志》第一三○回:“ 召忻 因此请於 希真 ,归田就隐, 希真 留其平定 梁山 ,再行退归。”
(2).退回;返归。《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再三谢辞,退归本国。”《绿野仙踪》第七四回:“他多要几两银子,暂且退归,过一二年与再来,何如?” ——《漢語大詞典》
(2).退回;返归。《东周列国志》第五回:“再三谢辞,退归本国。”《绿野仙踪》第七四回:“他多要几两银子,暂且退归,过一二年与再来,何如?” ——《漢語大詞典》
亦 yì《國語辭典》
亦 [ yì ]
副- 相當於「也」、「也是」。如:「人云亦云」。《論語·公冶長》:「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唐·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 相當於「又」。《左傳·文公七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 只是、不過。《戰國策·齊策四》:「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唐·杜甫〈蒹葭〉詩:「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 已經。《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今雖盛明世,能無中林士?」唐·杜甫〈獨立〉詩:「草露亦多濕,蛛絲亦未收。」
- 雖然。唐·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畫師亦無數,好手不可遇。」宋·歐陽修〈玉樓春·蝶飛芳草花飛路〉詞:「紅蓮綠芰亦芳菲,不奈金風兼玉露。」
- 位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盤庚上》:「予亦拙謀,作乃逸。」《詩經·召南·草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 姓。如明代有亦孔昭。
已晚(已晚)
唐明皇诗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韵府拾遗 阮韵》
饮酒(飲酒)yǐn jiǔ
(1).喝酒。《国语·晋语一》:“﹝ 史苏 ﹞饮酒出。”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天下吏人,誥至后,出临三日皆释服,无禁婚嫁、祠祀、饮酒、食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其时 司马氏 已想篡位,而 阮籍 名声很大,所以他讲话就极难,只好多饮酒,少讲话。”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漢語大詞典》
(2).古代宴会时供食毕漱口的酒。《周礼·天官·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 郑玄 注:“饮酒,食之酒。” 贾公彦 疏:“谓食时有酒者,《曲礼》云:‘酒浆处右。’则此非献酬酒,是酳口之酒也。” 孙诒让 正义:“盖食礼无献酬,唯有酳口,故别谓之饮酒。” ——《漢語大詞典》
或 huò《國語辭典》
或 [ huò ]
副- 也许。如:「或许」。《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其神或岁不至,或岁数来。」
- 表示选择或列举。如:「或是」、「或者」、「喜或怒」、「哀或乐」、「去或不去?」《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今之刑赏,或由喜怒,或出好恶。」《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 泛指人或事物。相当于「有人」、「有的」。《礼记·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五上·滇游日记二》:「群山丛突,小石峰或朝或拱,参立前坞中。」
- 谁。表示疑问的语气。《诗经·豳风·鸱鸮》:「今女下民,或敢侮予!」《文选·潘岳·藉田赋》:「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其或继之者,鲜哉希矣。」
庶几(庶幾)shù jī
(1).差不多;近似。《易·繫辞下》:“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高亨 注:“庶几,近也,古成语,犹今语所谓‘差不多’,赞扬之辞。”《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 齐国 其庶几乎!” 朱熹 集注:“庶几,近辞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欧阳公 ﹞作奏议,便庶几 陆宣公 。”
(2).希望;但愿。《诗·小雅·车舝》:“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殽,式食庶几。” 袁梅 注:“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惧而奔 郑 ,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孟子·公孙丑下》:“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3).或许,也许。《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宋史·文天祥传》:“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茅盾 《子夜》十:“他劝 竹斋 在 吴荪甫 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 吴 赵 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4).有幸。《汉书·公孙弘传》:“朕夙夜庶几获承至尊。” 明 徐光启 《〈甘薯疏〉序》:“有言 闽 、 越 之利甘藷者,客 莆田 徐生 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 淮 弗为枳矣。”
(5).《易·繫辞下》:“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颜 氏之子,指 颜回 。后因以“庶几”借指贤才。 汉 王充 《论衡·别通》:“ 孔子 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三国志·吴志·张承传》:“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今此州户万有餘,岂无庶几者邪?” ——《漢語大詞典》
(2).希望;但愿。《诗·小雅·车舝》:“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殽,式食庶几。” 袁梅 注:“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惧而奔 郑 ,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孟子·公孙丑下》:“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3).或许,也许。《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宋史·文天祥传》:“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茅盾 《子夜》十:“他劝 竹斋 在 吴荪甫 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 吴 赵 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4).有幸。《汉书·公孙弘传》:“朕夙夜庶几获承至尊。” 明 徐光启 《〈甘薯疏〉序》:“有言 闽 、 越 之利甘藷者,客 莆田 徐生 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 淮 弗为枳矣。”
(5).《易·繫辞下》:“ 颜 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颜 氏之子,指 颜回 。后因以“庶几”借指贤才。 汉 王充 《论衡·别通》:“ 孔子 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三国志·吴志·张承传》:“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今此州户万有餘,岂无庶几者邪?”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