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系统自动检索释义,仅供参考。)灵府(靈府)líng fǔ
(1).指心。《庄子·德充符》:“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灵府。” 成玄英 疏:“灵府者,精神之宅,所谓心也。”《淮南子·俶真训》:“是故圣人託其神於灵府而归於万物之初。” 唐 元稹 《去杭州》诗:“与君言语见君性,灵府坦荡消尘烦。”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降及种人失力,而文事亦共零夷,至大之声,渐不生于彼国民之灵府。”
(2).上古神话中 苍帝 之庙。《史记·五帝本纪》“正月上日, 舜 受终於 文祖 。”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帝命验》:“五府,五帝之庙。 苍 曰 灵府 , 赤 曰 文祖 。”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注曰:“ 灵府 者, 苍帝灵威仰 之府,名曰 灵府 。”
(3).指神灵仙道的住所。《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既捨伊腯,致精灵府。”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唐 裴铏 《传奇·封陟》:“仙山灵府,任意追游。”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我有一个希望,戴着诗意的花圈,美丽又庄朴,在灵府的首座。”
(4).住宅的美称。 宋 陆游 《寄邓公寿》诗:“高标瑶树与琼林,灵府清寒出苦吟。海内十年求识面,江边一见即论心。” 清 金农 《秋雨小止杂书遣怀简陈学士》诗之三:“縹緲 王屋 西,昨秋踵灵府。” ——《漢語大詞典》
(2).上古神话中 苍帝 之庙。《史记·五帝本纪》“正月上日, 舜 受终於 文祖 。” 司马贞 索隐引《尚书帝命验》:“五府,五帝之庙。 苍 曰 灵府 , 赤 曰 文祖 。” 张守节 正义引《尚书帝命验》注曰:“ 灵府 者, 苍帝灵威仰 之府,名曰 灵府 。”
(3).指神灵仙道的住所。《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既捨伊腯,致精灵府。”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唐 裴铏 《传奇·封陟》:“仙山灵府,任意追游。”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我有一个希望,戴着诗意的花圈,美丽又庄朴,在灵府的首座。”
(4).住宅的美称。 宋 陆游 《寄邓公寿》诗:“高标瑶树与琼林,灵府清寒出苦吟。海内十年求识面,江边一见即论心。” 清 金农 《秋雨小止杂书遣怀简陈学士》诗之三:“縹緲 王屋 西,昨秋踵灵府。” ——《漢語大詞典》
安平 ān píng
平安。《韩非子·六反》:“君上之於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汉 焦赣 《易林·旅之家人》:“土陷四维,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 宋 司马光 《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况所受祖宗光明盛大之基业,岂可不为之深思远虑,措之於安平坚固之地,以保万世无疆之休哉。” 明 方孝孺 《答郑仲辩书》:“閔夫人之陷溺,而欲拯之于安平之涂,诚不自知其过虑也。”丝弦剧《空印盒》第八场:“事到临危,常转安平,苍天不绝无路人。” ——《漢語大詞典》
四体(四體)sì tǐ
(1).四肢。《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 晋 陶潜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已疲,庶无异患干。”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乃厌四体勤,专想饱且燠。”
(2).指整个身体,身躯。 唐 顾况 《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 羡门 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
(3).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 杜预 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
(4).指 晋 卫恒 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字法昉自《四体》。”原注:“ 晋 卫恒 撰。”
(5).指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 清 马国翰 《〈四体书势〉序》:“ 恒 於四体,自作古、隶二势,篆述 蔡邕 ,草述 崔瑗 ,合而讽诵,如出一手。”
(6).今亦通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
(7).集句诗的别称。 宋 陈师道 《后山居士诗话》:“ 王荆公 莫年喜为集句, 唐 人号为‘四体’。” ——《漢語大詞典》
(2).指整个身体,身躯。 唐 顾况 《谢王郎中赠琴鹤》诗:“因想 羡门 辈,眇然四体轻。”《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儿今此行,若再饮酒,有违父命,四体不得回乡。”
(3).比喻君王的辅弼大臣。《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 杜预 注:“俱股肱也。”《后汉书·蔡邕传》:“夫宰相大臣,君之四体。”
(4).指 晋 卫恒 所撰《四体书势》。见《晋书·卫恒传》。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字法昉自《四体》。”原注:“ 晋 卫恒 撰。”
(5).指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 清 马国翰 《〈四体书势〉序》:“ 恒 於四体,自作古、隶二势,篆述 蔡邕 ,草述 崔瑗 ,合而讽诵,如出一手。”
(6).今亦通称真、草、隶、篆四种书体。
(7).集句诗的别称。 宋 陈师道 《后山居士诗话》:“ 王荆公 莫年喜为集句, 唐 人号为‘四体’。” ——《漢語大詞典》
和 hé/hè/huó/huò/hú《國語辭典》
和 [ hé ]
名-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 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和平、停戰。如:「講和」、「議和」。《孫子·行軍》:「無約而請和者,謀也。」《戰國策·趙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
- 日本的別名。如:「大和民族」。
- 姓。如漢代有和武、晉代有和嶠。
- 敦睦、調諧。如:「和好如初」。《左傳·隱公四年》:「臣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
- 連同。如:「和衣而眠」。
- 溫順的、安詳的。如:「和藹」、「心平氣和」、「和顏悅色」。南朝陳·徐陵〈晉陵太守王勵德政碑〉:「風神雅淡,識量寬和。」唐·張說〈岳陽早霽南樓〉詩:「心阻意徒馳,神和生自足。」
- 溫暖的。如:「和煦」、「風和日麗」。唐·白居易〈首夏病間〉詩:「清和好時節,微風吹裌衣。」
- 對、向。如:「你和尊長講話的態度要恭敬。」《紅樓夢·第八回》:「好幾處都有,都稱贊得了不得,還和我們尋呢!」
- 與、跟。如:「我和他是好朋友。」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和 [ hè ]
動- 聲音相應。如:「附和」、「唱和」。《資治通鑑·卷二三六·唐紀五十二·順宗永貞元年》:「絪等從而和之,議始定。」宋·蘇軾〈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 依原詩格律或內容作詩以酬答他人。唐·白居易〈和微之詩·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來,命僕繼和。」
和 [ huo ]
形- 溫暖的。如:「暖和」。
和 [ hàn ]
連- 之語音。
和 [ hú ]
動- 牌戲中牌張已湊齊成副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鳳梧自己買這樣,買那樣,應酬朋友,吃酒碰和,毛毛的也有一萬了。」
和 [ huò ]
動- 攪拌、混合。如:「攪和」、「和麵」。《文明小史·第三回》:「柳知府詫異道:『與他們甚麼相干?怎麼也和在裡頭。』」
经时(經時)jīng shí
历久。 汉 蔡邕 《述行赋》:“余有行于 京洛 兮,遘淫雨之经时。”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昼夜修习,废寝与食,经时学之,一日试之。” 唐 权德舆 《玉台体》之九:“莫作经时别,西邻是 宋 家。”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十七:“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漢語大詞典》
止酒 zhǐ jiǔ
戒酒。 晋 陶潜 《止酒》诗:“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宋 陆游 《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杜门復出叹习气,止酒还开惭定力。” ——《漢語大詞典》
颊 ( 頰 ) jiá
颊 [ jiá ]
- ◎ 脸的两侧:脸~。双~。~上添毫(喻文章精心润色,描写生动)。
常 cháng《國語辭典》
常 [ cháng ]
名- 伦理关系。如:「伦常」、「三纲五常」。
- 姓。如汉代有常惠。
- 普通的、一般的。如:「平常」、「常识」、「人之常情」。
- 固定不变的。如:「常规」。《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规律的、定期的。如:「常期」、「常会」。
- 长久不变的。如:「常设」、「知足常乐」。
- 时时、一次又一次,表示频繁的意思。如:「常常」、「时常」、「老生常谈」。唐˙韩愈〈杂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酡 tuó《國語辭典》
酡 [ tuó ]
动- 因饮酒而脸色泛红。《楚辞·宋玉·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宋·陆游〈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诗:「驿亭沃酒醉脸酡,长笛腰鼓杂巴歌。」
- 红润的、泛红的。《水浒传·第五三回》:「苍然古貌,鹤发酡颜。」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